12.28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我们知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行书的典范之作,但是也有人说他的这幅书法歪歪扭扭、涂涂抹抹,让很多人看不懂。之前也有很多人解析过此幅书法的精湛之处,让后人领略到了颜真卿的书法魅力。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祭文侄稿》上的题跋你们注意到了吗?

其中有两个人的楷书写出了另一番境界,我们看到前人的楷书往往是一幅精心力作,但是这幅书法上的题跋丝毫不逊色于一些名家手笔。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那么古人是如何把书法写到这么高的境界呢?就连题跋上的楷书都让人钦佩不已。

很多人以为古人拿毛笔的时间多,当代却用硬笔书写,所以在练习书法上和古人相比,有着一定的局限。但是也并不是完全因为这个原因。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首先古人读书多,尤其一些文人雅士,他在练习书法的时候注重文学修养,认为读书是让书法升华的一种方式。

启功、吴玉如、林散之等当代大家都曾说过读书和书法的关系,要想学好书法,必须要多读书,读书能让书法脱离俗气之感。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其次,古人的心态平和。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书法家在水中写书法,翻着跟头写书法,还有喷墨针管书法等等,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创新很重要,但是有一些创新偏离了书法的传统意义和审美。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而古人并没有书法家这个定义,书法只是他们文学修养的一个必备条件而已。很多文人雅士把书法写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他们并不是以书法为生。对待书法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就像吴玉如先生所说,文人会写几个字没有什么了不起。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第三,古人练习书法用功很深。我们所熟知的怀素芭蕉叶练字,文征文征明九十岁还在练习小楷,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对书法的用功至深。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练习书法浅尝辄止,那么永远也得不到书法的精髓,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向古人学习。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书法虽然是一瞬间的艺术,但是它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积累,有很多人学习了一辈子的书法,却还是寂寂无名,但是他的书法始终是进步的,虽然不能与古人一争高下,但在同时期的书法家当中仍不逊色。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当我们再次欣赏古人书法的时候,书法之中的文雅之气跃然纸上。仿佛一个人的说话,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也正是因为古人所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他们的书法才写到了一定的境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当只看到古人书法的表面形式,书法深处的精神也应该加以揣摩。每一位书法家都有自己的审美,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号内经常举办免费网络评选活动等各种活动,福利多多,欢迎关注!

《祭侄文稿》上的题跋,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范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