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相比二戰,應該說一戰對歐洲格局的影響更大,這一點在歐洲版圖的變化中體現最為明顯。作為一戰的“始作俑者”,奧匈帝國在戰後被肢解得殘缺不全,曾經的帝國雙雄奧地利和匈牙利雙雙被打成內陸小國,北方獨立出捷克斯洛伐克,南方巴爾幹半島上則獨立出一眾小國。

在協約國“嚴懲主犯”原則下,德國的下場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其領土被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任意切割。1919年凡爾賽體系確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多達13%領土和12%人口被周邊鄰國割走。而其中,獲利最豐的恐怕就是剛剛復國的波蘭。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如上圖,割給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兩省曾在德法間幾度易手,屬於典型的歷史遺留問題。同樣,割給丹麥、比利時、立陶宛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基本上也是在歷史上存在糾紛的地區,況且這些領土面積都較小。

而波蘭就不同了,不僅拿走了西普魯士,還將部分東普魯士和上西里西亞領土收入囊中。尤為奇葩的是,為了讓波蘭擁有通往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協約國大佬竟然別出心裁劃出一條“但澤走廊”。

就這樣,在德國東、西普魯士之間,沿著維斯瓦河下流西岸,一條寬約40—80公里的“波蘭走廊”赫然出現在德國領土上,這塊歸波蘭的狹長領土將德國領土一分為二,“走廊”東側的東普魯士至此成為遠離德國本土的飛地。

凡爾賽條約規定:將維斯瓦河河口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劃為“但澤自由市”,名義上歸國際共管。但澤的居民大多是德國人,然而,大肆鼓吹“民族自決”的國聯卻不準當地舉行公投,這個“自由市”實際上被波蘭置於“保護”下。

“波蘭走廊”北部地區寬度雖僅有40公里,“兩個德國”卻可望不可及。尤其是作為德意志民族精神象徵的東普魯士,在此後的經濟發展中遭到嚴重阻礙。為彌補陸路交通缺陷,德國只得利用海路運輸服務兩地,其成本之高可以想見。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無容置疑,割讓“波蘭走廊”令德國人格外憤怒,德國對波蘭的厭惡程度甚至超過英法等國。對這一明顯不合理的邊界劃分,此後的歷屆德國政府都拒絕承認。1925年,德國簽署《洛迦諾公約》,確認了與法國和比利時接壤的西部邊界,同時宣佈拒絕用同樣方式確認東部邊界。

針對協約國對波蘭的偏袒和波蘭人的有恃無恐,當時的魏瑪共和國總理魏爾斯曾發表“波蘭必須受到懲罰”的言論,身為協約國成員的英國首相喬治·洛伊德也曾意味深長地說道:“波蘭被給予的太多,以後會有大麻煩。”而希特勒說的更直接:“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它與德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波蘭必須滅亡,而且一定會滅亡。”

希特勒上臺後,德國進入經濟大發展時期,與此同時,希特勒以極高效率重整軍備,短短几年時間就把德國打造成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期間的1934年,為穩住波蘭,兩國還在柏林簽訂了現在看來不可思議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從1935年起,德國開始洗涮凡爾賽條約帶來的恥辱。

當年,名義上歸國際共管實際被法國佔領的薩爾區舉行公投,當地民眾毅然選擇了迴歸德國,這場不費一槍一炮的勝利令希特勒信心倍增,在他看來,被凡爾賽條約分裂出去的600多萬德意志人都應儘快迴歸德國。

1936年3月,德國出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對這一公然對抗凡爾賽條約的舉動,英法竟然緘口不語。當年7月,德國強勢介入西班牙內戰,向佛朗哥叛軍提供大量軍事援助,不出所料,英法仍沒有大的反應,眼睜睜看著德國在西班牙實驗新式武器。

1938年,德奧完成合並,七百多萬奧地利人“迴歸”德國。當納粹黨人在維也納升起他們的旗幟時,剛晉升元帥的戈林也抑制不住興奮之情:“看吧,從波希米亞山一直到亞得里亞海的整個中南歐都燃燒起來了,從現在起,所有德意志人都將回歸第三帝國!

當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首腦簽訂慕尼黑協定,共同決定了300萬捷克蘇臺德地區人民的命運。希特勒在與對手的博弈中再度獲勝,同時宣告了英法綏靖政策的破產。1939年3月,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歐洲一時間戰雲密佈,所有人都清楚,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了。

期間,波蘭也效仿德國出兵威脅他國,強迫立陶宛承認維爾諾屬波蘭領土。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德軍佔領之際,波蘭又趁機吞併了捷克的捷欣地區,如此侵略行徑令波蘭在歐洲形象惡化,國際地位陷入孤立。這也是一年後德國進攻波蘭,捷克軍隊跟隨打來的原因。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德國人步步為營,現在是時候對英法最偏愛的波蘭展開清算了。對德國來說,消滅波蘭不僅是為了解除日後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還需要利用這裡建立進攻蘇聯的前進基地,同時為德國補充軍事經濟資源。

大難臨頭了,波蘭人還渾然不覺,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當月,德國就向波蘭開出條件:將澤劃歸給德國,德國在“但澤走廊”地區建立一條高速公路連接兩處德國領土。令希特勒沒想到的是,波蘭對此斷然拒絕。

希特勒大為光火,隨即下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很快,德國最高統帥部頒佈了《關於武裝力量一致準備戰爭的訓令》。

捷克斯洛伐克的遭遇近在眼前,波蘭人不得不請示英法下一步如何行事。就在德國發出通牒的當日,為了聲援波蘭,英法宣佈正式結成軍事同盟,同時給予波蘭“安全保證”,波蘭人這才放心了。

4月,波蘭外長貝可勒爾前往倫敦簽署《英波安全保證條約》,5月,波蘭又與法國簽訂議定書,規定當波蘭受到攻擊時,法軍將攻擊德國;同樣,當法國受到德國攻擊時,波蘭也會進攻德國。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以波蘭接受英法保護為由,希特勒宣佈廢除還有5年才到期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同時令德軍做好進攻波蘭的準備。這一時期,自知大戰在即的蘇聯積極與英法接洽,斯大林希望結成共同防禦德國的聯盟。

然而,一心“禍水東引”的英法不斷敷衍蘇聯,談判不歡而散。斯大林隨即向德國拋出橄欖枝,見狀,希特勒於8月23日派外長裡賓特洛甫火速前往蘇聯,當天晚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隆重出爐。

這份有效時限為十年的條約震驚了國際社會,兩個意識形態完全對立的國家居然走到了一起。可伶的波蘭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被這兩個鄰居在歷史上第四次瓜分。

1939年8月30日,德國人開始戲弄波蘭人了。當天,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就但澤問題公佈了德國的16項條件,同時要求前來的波蘭全權代表“必須在一天內抵達柏林簽署協議”。

當波蘭人風塵僕僕趕到柏林時已是8月31日中午,波蘭大使求見裡賓特洛甫遭到拒絕,理由為“波蘭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達”。當天下午,希特勒發佈命令,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的進攻波蘭行動將在次日凌晨4時45分展開。

聲勢浩大的波蘭戰役僅進行了一個月,波蘭這個擁有近39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近3000萬人口的歐洲第六大國再度從歐洲地圖上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波蘭至二戰結束也未向德國投降,流亡政府輾轉羅馬尼亞、法國和英國半個世紀,直到蘇東劇變後才重回故土。

從德國身上割的“但澤走廊”,眼看不保,波蘭服軟能否避免二戰?

應該說,無論波蘭是否接受德國的條件,其被蘇德兩大帝國瓜分的結局都難以避免,二戰也遲早會爆發。如果當時選擇捷克斯洛伐克“曲線救國”的方式,波蘭可能會在軍事上避免遭受打擊,但下場也是亡國。如同在戰場上陷入絕境的一名戰士,是應該壯烈殉國還是繳械投降,這就見仁見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