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夹在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波兰形成了怎样的民族文化?

薛学铭


世界上有很多仇恨俄罗斯的国家,比如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对俄罗斯可以说恨到了骨子里。但如果说一个“最”恨俄罗斯的国家,可能是波兰。

波兰对俄罗斯的恨,那是侵入灵魂的。波兰人曾经说过:波兰最大的悲哀,就是离上帝太远,离俄罗斯太近。在历史上,波兰曾经三次被灭国,次次都有俄罗斯(含沙俄、苏联)的参与。当然,波兰不会承认二战时,波兰因苏联而复国。也不会承认是苏联帮助波兰拿到了奥得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这里在二战时是德国的地盘。波兰会反过来质问:三次瓜分波兰时,俄罗斯抢走波兰的地盘还少吗?

波兰是个比较情绪化的国家,对俄罗斯是全面的否定,甚至把苏联控制时期与二战德国相提并论。同时,为了能减轻俄罗斯带给波兰的巨大威胁,波兰的办法是全面依赖美国。德国不想被美国敲诈,说如果美国愿意,可以把驻德国的武力全部搬到波兰去,号称欧洲裹脚布的“大波波”愿意为美军入驻出钱出力。

即使美军入驻波兰,波兰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当然是不行的。抛开人为上的因素,比如美国与俄罗斯的实力对比,美国在亚太的布局也会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实力分布。只说地理上的因素,波兰的地理情况,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众所周知,波兰有两个仇人,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就是德国。但让波兰无奈的是,波兰有两个主要邻国,东北部的俄罗斯,西部的德国。

苏联结束后,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这导致了原属苏联俄罗斯加盟国的加里宁格勒州,成了俄罗斯的飞地。这块飞地面积并不大,1.51万平方公里,但是,俄罗斯为了应对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布局,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很多大杀器。这是一柄悬在欧洲头上的利剑。让欧洲担心的,这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了下来,反正砸不到美国,只能砸到欧洲。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显示强大力量的重镇,偏偏就与波兰东北部接壤。

图-波兰华沙

另外,波兰正东部有个邻国是白俄罗斯(白罗斯)。白俄罗斯并非是俄罗斯的附庸,但地球人都知道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波兰不敢排除白俄罗斯有一天会让俄军进驻的可能性。一旦出现这个局面,波兰的东线根本无险可守。

波兰面积倒是不小,31.26万平方公里。但是,波兰的地形是南高北低。南部地势高,波兰以苏台德山脉与捷克为界,以西喀尔巴阡山脉与斯洛伐克为界。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是亲近西方的,和波兰算是一个阵营的,波兰不用防范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最害怕的是俄罗斯与德国,可偏偏波兰的东部和西部以平原地区为主。

波兰东北部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飞地接壤的地方是海拔非常低的平原,无山无河。如果俄罗斯的力量从这里向波兰内部突破,波兰是很难防守的(暂时排除美国因素)。东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地区,被称为波德拉谢低地,地势低平。虽然这里有几条大河,比如维斯瓦河,布格河、纳雷夫河。但是,如果俄罗斯的力量真要从这里向西平推,波兰只能束手。波兰有句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瘦死的马大,瘦死的马比瘦死的羊大。

图-波兰引以为傲的翼骑兵

更要命的是,波兰首都华沙,就位于东部,距离波兰与白俄罗斯的边界并不远。万一有敌军从东向西平推,华沙无险可守,只能撤出华沙。但能逃到哪里呢?往南?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以北地势不算特别高,除非逃入捷克或斯洛伐克。向西?这里同样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波兰能往,敌军亦能往西。再说了,向西的尽头就是德国。都说波兰恨透了德国,德国又何尝不恨透了波兰?

波兰仗着有美国做靠山,对德国成天鸡蛋里挑骨头,堪称盛气凌人。波兰居然向德国提出一个要求:德国在二战时给波兰造成巨大灾难,应该向波兰赔付9000亿美元的赔款。德国大怒,指责波兰说:你们占了多少德国的地盘,心里没点数吗?希腊也要求德国赔偿二战时被德国侵占时的损失。只是这些国家加入欧盟的时候,是绝对不敢向德国提这个要求的。

图-波兰传统服饰

波兰左右树敌,以邻为壑已成为俄罗斯、德国最讨厌的国家之一。在欧洲,波兰的形象也不怎么样。有个著名的比喻:波兰是欧洲的垫脚布,汉斯(德国人名,代指德国)出门踩一脚,伊万(俄罗斯人名,代指俄罗斯)出门踩一脚。现在,波兰不让德国和俄罗斯踩自己了,拉来万里之外的美国,乐呵呵地看见美国猛踩自己。然后,波兰趾高气扬地对德国和俄罗斯:看到没?我是有大哥的人!

当然,德国受历史因素限制(军事不强,有美国驻军),应该不会对波兰发起进攻。但由于波兰把波、德关系搞得一团漆黑,波兰真有难,德国是有很大可能见死不救的。再说,不用德国动手,只要俄罗斯被波兰逼急了,猛敲几锤子,就能把波兰砸扁。到时,对波兰见死不救的,有可能是美国。


地图帝


有句玩笑话叫“平独镇露大波波”,说出了波兰的历史和现状。

平独镇露的独和露来自日语,分别是德国和俄罗斯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调侃波兰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打败了“德国”(当时没现在的德国概念)和俄罗斯。波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波兰的基本历史走向。

波兰的概念是中世纪才形成的,有着深厚的封建传统。"勇敢者”博莱斯瓦夫一世是第一个波兰国王。封建传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是以封建义务来构建的,中文互联网介绍波兰总说“全国分裂为几个公国,波兰进入封建割据时期”之类的话,这是以我国的皇权集权思维来理解别人,谬之千里。封建社会下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有自己的地盘,这是天经地义的,何来“封建割据”的指责?波兰建立了世界最早的议会,对封建国家来说,议会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大家各有一块地盘和追随的人,封建义务之外的事可以不甩你,你想让他们做,那就坐下来谈。

大波波这种深厚的封建传统,一方面让他们不可能形成德国式的铁血,因为铁血需要集权。但另一方面涵养了深厚的波兰认同,这也是他们不论遭遇什么强敌,之后总能再恢复的原因。事实上,对于一个认同度非常高又有很强的基层组织性的族群,征服注定只能是暂时的,因为维持成本太高,时间长了后维持征服统治的成本会变的难以承受。

大波波和匈牙利在很长时间内一起以天主教之盾的面目出现,共同抵挡着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先是蒙古人,大波波和匈牙利人一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又有突厥人,在1683年维也纳城下的战争中,史上最拉风骑兵波兰翼骑兵大出风头。

再之后是苏联。在西方人的认知里,俄罗斯是和蒙古人、突厥人一样的异教入侵者,虽然他们信仰东正教,但一直被视为“东方蛮族”,虽然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一直试图西化,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东方印记依然很浓重。华沙战役,毕苏斯基领导的波兰军队击败了苏联的入侵,再一次扮演天主教之盾的角色。

在文化上,波兰是彻头彻尾的欧洲,和俄罗斯完全不一样。波兰人可能是世上对自己国家认同最强的族群之一,这种认同,帮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最终都会复兴。


区块链米达斯之手


波兰地理位置处在两个战争狂之间,必须得发展核武器,否则还有被侵略的一天,看着吧。


求实说


波兰,是东欧平原上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夹在俄罗斯与德国之间,多次亡国,饱受苦难。历史上的波兰本来是东欧平原上的一个封建制强国,通过和立陶宛的联合,一度成为欧洲第三领土大国,领土包括现今天的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大片土地。

波兰族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历史上与法国、意大利均有密切的文化交往。1364年,创建克拉科夫大学,文化教育发达。曾涌现著名的科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文学家密茨凯维奇和音乐家肖邦,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之后的欧洲(1648年)

但是由于波兰自身的问题,17世纪中叶之后,波兰逐渐走向衰落。中央集权衰落,致使波兰政局混乱,造成国力衰弱。而周边的沙皇俄国,奥地利与普鲁士正在兴起,强敌环绕的波兰自然成为掠夺对象。18世纪中叶,俄罗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壮大,不断的通过对瑞典,波兰,土耳其的战争,吞并更多的土地。特别是波兰,平原辽阔,地广人稀,成为俄国最主要的入侵对象。而普鲁士也希望早日打通波兰走廊,将东西普鲁士连成一片。至于奥地利,也积极在东南欧扩张。日益衰落的波兰和土耳其是它的主要目标。

在俄罗斯的主导下,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积极配合下,从1772年开始,到1795年,波兰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三次遭到瓜分,彻底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才真正意义上的重获独立。

伴随着波兰的亡国,俄罗斯与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缓冲区域消失,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普鲁士通过瓜分波兰的过程,实力迅速增加,成为北德意志中的最强邦国,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奥地利的实力也大大加强,普鲁士与奥地利不分伯仲的国力也决定了日后两国不可能合二为一组成大德意志,必定会沿着相对独立的道路发展下去。而俄罗斯在吞并波兰之后,目标再次集中到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下的东南欧方向,与奥地利的争斗日益增强。

一战中,德国与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展开了长期的战争,虽然俄罗斯由于国内的革命提前退出了一战,并且签订了割地赔款的条约,把波兰以及大量的土让给了同盟国。但是同盟国最终还是战败,苏俄方面宣布废除了《布列斯特》合约,收复了大量的土地,而波兰则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复国。
复国之后波兰可以说是民族士气空间高涨,高涨的东南西北都有点找不到边了,在外交上作出了几个错误的选择。仗着有英法的支持,波兰对东边的世仇俄罗斯不依不饶,对确实也侵略过自己的德国也是咄咄逼人,一下子就把东西两个强国同时都得罪了。

而对于苏俄,波兰更是在重新建国之后马上就和俄罗斯开战,爆发了波苏战争,这场战争尽管双方都声称是对方侵略了自己,双方都声称最终获胜(波兰先挑起了战端,最后苏俄攻入波兰境内,以波兰惨胜告终),再次点燃了波兰与俄国人的仇恨。

没过多久,二战爆发后,苏德两国合兵一处,再次灭亡了波兰。波兰因为自己的外交失策,也因为盟友英法的无能,成为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有一个牺牲品。二战之后,苏联拒绝归还波兰占领区域,而将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大半个勃兰登堡切割给波兰,自己占据了哥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但是尽管如此,波兰还是损失了国土。同时,这种用德国人的领土来赔偿波兰的做法,也不可能不从心灵深处伤害德国人民。虽然战后70多年,德国并没有对此提出什么新的要求,但是就怕将来世界格局再次变化时,难保德国不旧账重提。

历史上的波兰素以东欧粮仓而著称,二战之后,波兰工业得到发展,进入70年代后,工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采矿业以煤为主,铜矿开采发展迅速。钢铁、机械、造船、化工和纺织工业均有相当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而战后的波兰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改善了与苏联和德国的关系,特别是东欧巨变之后,波兰更是改善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入了欧盟。今天的波兰,虽然整体水平和西方主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基本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发达国家了。2012年,波兰与乌克兰联合举办了欧洲足球锦标赛,很好的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自己的形象。


徽南城意


波兰在俄罗斯崛起后就面对着两线的压力,也形成了勇武而理想主义的特点,要维持自己的骄傲,不想低头,为了自己的理想宁愿牺牲,波兰的精英们宁可战死也不想遭受屈辱,这是被大国压迫下的小国能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