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心神不至 作品乏味

心神不至 作品乏味

宋凤洲

2015.11.27

一副书画作品创作的好不好,或说一副作品发挥的怎么样?作者心里最清楚。而最能影响作品质量的因素,要属作者的心情!因为艺术创作,是心灵的结果(书法是心画)。无论谁,大师也好,名家也好,老师也罢,学生也罢,要想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艺技水平,都离不开临场时愉悦舒畅的心神状态。

相反,若是心神不至,硬要去写,便创作不出满意的佳作。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应急之作难免失意

由于临时任务邀写,即限定了时间,限制了内容,限制了尺寸大小,甚至还规定了字体。这就容易造成作者心情紧张和压抑,从而心手不便,捉襟见肘。

除了心情不能从容外,也有工具不备的情况。如身临生地,文房用品不熟悉,不顺手,所要书写的内容生疏,若再有场地不适和人员干扰,结果造成心神难定,效果欠佳。

二、应酬不免凑数

由于打点关系或无礼索要,作者不很用心或并不情愿;或因讨价还价过分,作者心不耐烦;或因长者、领导、经纪人的指令和加码,作者无奈,势必出现心力劳累只得应酬。

即便收藏者已经投资,由于不断催促或贪心多要作品,都会导致作品仓促、欠佳或滥竽充数。

三、五乖无法得意

五乖(guai),是指五种不合时宜的情况。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书谱序》里指出:"心遽(ju)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他是说,有五种影响书写的不利条件,不能作书。写也写不好,称之为乖。

按照他说的顺序,一是心存惊慌,身体倦懒;二是意不情愿,迫于压力;三是气候不佳,风雨暑寒;四是器具不善,纸墨不佳;五是心神不至,随手妄动。

孙过庭的五乖,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告诫人们和帮助书写者认识和排除这些影响书法创作和临场发挥的不利因素,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失误和失败。

那么,何时作书才适宜呢?孙过庭紧接着又提出了"五和"理论。他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的确是这样,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舒畅和工作之余的闲暇里;当感恩报答有功于己和馈赠挚友知己之时;当天清气爽,风和日丽环境下;当笔墨纸砚和文词顺手满意时;当激情所至,偶然想写字的情况下,都是适合作书的时机。这时写出来的字,就会顺情达意,心花注墨,神采落纸,天趣纵贯,奇妙横生。无意于佳而佳,似有神助!

对此,笔者也有切身体会。每当遇到心闲神逸,下笔也觉轻快;每当赶上书写的词语美妙,落墨也觉酐畅;每当字奉有恩之长,书赠前来资助之,还与慷慨投资收藏者之时,往往更能超长发挥。这或许是感激之情,无愧于心,争脸之气的奋勉。相反,遇到务忙心累,强逼而书,就不顺手;遇到无理索要,无情多求,便心生厌倦,怎么也调动不出积极性来。

总之,书法创作不仅需要才情,更需要心情。心神不至难出佳作,难得作品韵味和神采!


心神不至 作品乏味


心神不至 作品乏味


心神不至 作品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