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农资行业路还有多长?

作物害虫


农资行业路还很长,这不是我臆断的,而是行业性质决定的。农资不仅仅包括农药、化肥、种子,还包括农机具及其它农业生产用品,是农民农业生产必须的用品总称。只要是农业生产存在,农资用品就会有机会,农资这个行业也一定会存在,只不过是存在的形式不同罢了。

一、农资行业历程

农资行业迄今为止经历了几个过程,一是供销社体制;二是生产资料专营体制;三是生产资料放开市场化体制。

解放以后,我国基本以供销社为主体,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当时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比较缺乏,而且农民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处于观望期,不是太了解。到上世纪7、80年代基本上形成农业生产资料专营体制,通过农业三站和基层供销社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分配和供应。当市场化进程推进的时候,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省、市、县三级网络逐步被个体所撼动,私营农资变成了主力军。直到现在除省级农资公司还有储备功能外,其它市、县级农资公司及农业三站基本失去了供应的意义。

我们现在看到的农资经营百花齐放的局面正是适应现代农资经营的产物。而就是这样的经营方式,还是被快速发展的农业格局卷着在改进。所以,在改革中出现的阵痛就会一点点体现出来。一部分农资经销商退出了历史舞台,一部分人加入进了销售行列。

二、农资行业发展前景

近些年,我国农业变化相当快。从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逐步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又通过退耕还林等措施,使一部分农民解放出来,搞了城镇化建设。现在又做农民合作社,搞土地流转和种植托管,更加解放了生产力。再又提出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一些农业生产资料的渠道变得更透明化了,一些老农资经销商分析不到市场变化得这么快,还用老模式做销售,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个人感觉,农资行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只不过不再进行过多的渠道销售了,而是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进行资源的有序整合,不再需要更多的传统销售了,一部分农资人自然会分流,这是趋势。

而农资销售渠道会变得更人性化,比如化肥、农药、种子会结合起来进行配送,农机具、地膜等产品会随着国家的政策进行补贴式销售,也许国力强盛后,还会大批地进行政策性的统一配送,这都有可能。

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会使得农资产品更加精细化,分工自然会靠近网络人才的付出。而且有可能的话,还会将农资产品和国家补贴结合在一起,起到利民的作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三、农资行业如何变化

不管农业如何发展,只要有农业,必定有农资,这是不会变的。有人认为,现在国家提倡化肥、农药零增长,以后还会提出化肥、农药负增长,买卖不好干了,就认为农资行业是不是会消失,这是主观的臆想,是不可能消失的。

需要我们认识的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营销水平,做好农业服务,新技术的推广,农资才会做得更有味道,更有意义。

社会在发展,农业大发展,农资也会大发展,需要我们做的,也许就是紧跟形式,不闭关自守,肯创新,有发展思维,懂互联网经济和经营,农资行业的市场会越来越大的。


农资人实录


近年来,农资行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由其是在乡镇上的个体农资店,销售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有些生意做不下去了,所以有人就会问到农资行业路还有多长?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农资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情况。


首先,近几年农田由种田大户承包种植,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户越来越少,种田大户种植几十或几百亩田地,须要的农资量非常大,因为量大,所以采购农资的时候会压低价格。一般小的农资店就没有利润了,导致很多种田大户直接找农资生产厂家直接购买。压低了乡镇农资店的生存空间。


其次,种田大户采购量大,没有那么多资金,购买农资产品时会采取赊账,并且还款周期长,很多种田大户收成不好,农资款迟迟还不上,乡镇农资店一般也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种田大户的生意能做的就很少了。

以上两点会直接导致一部分乡镇农资店利润减少或者倒闭。但从农业的整体来看,农资行业的须求量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农资行业的经营环节变少了,利润减少了,这就必然会淘汰一部分农资行业的经营者。

客观的说,只要有农业存在,农资行业的路就一直存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想要不被淘汰,就要顺应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做好农资服务。


时间年华


近此年来农业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沙质化,严重影响经济作物的生长。

现在做农资:一,要保证农作物能有收成。二,要有种植技术指导。三,使用好的农资要让农作物能增产增收。

最后总结:农民赚不到钱做农资就容易被拖垮。




居野山夫


说起农资行业,不得不说,这个行业非常稳定,有固定的客源,收入也非常可观。

这个行业的路会很长,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生一世,一辈子,甚至可以影响下一代。

现在国家鼓励农民搞种植,像我所在的省河南省耕地面积还是很大的,到农忙的时候农资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忙,农民用化肥,施肥,杀虫,盖地膜,种子等等都需要到农资店购买,而且现在农民都种植经济作物比较多,需要的农资更多了,农资行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豫乡土豫乡情


农业早就集约化了,引入科技创新模式,然后固定合作社加互联网经营,通俗点讲和合作社捆绑发展,还有从消费端入手,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不一定对,个人见解


金陵御龙


作为一名新型农资零售商(自封的,呵呵),我进入农资行业时间比较晚,可以说我是在很多传统农资零售商的抱怨中加入这个行列的。在踏入这行之前,我去考察了很多的乡镇农资店,给我的感觉就是家庭作坊式,产品单一,赊销严重,没有专业的农技服务。而且抱怨现在农资越来越难做,竞争压力大,尤其是在种田大户面前更是显得弱势,风险也变得不可控制,有时候因为个别事件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

但是,我觉得农资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抱怨多,说明这个行业没有走上良性的运行轨道,这就是机会。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作为一个新人踏入这个行业,第一步就是改变赊销,我直接坐农资直营店,现款现货不赊销,把价格优势体现出来,羊毛出在羊身上,让农户看到直接付现金能节省多少钱(其实很多农户不是没有现金付,只是想占便宜,喜欢把钱放在自己口袋,可最终这个钱还是要支付的)。

第二步,示范田,我在我的直营店附近有100亩田,自己种,用自己搭配的药剂和科学的管理,水稻长势和产量是明显高于周边稻田的,后来很多人很自然找上门问我你这田里水稻怎么长的这么好啊,有什么窍门?好的药剂和正确施药方法,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要想水稻长的好,你自然会来找我的。

第三步,我想说这一步可能就是未来农资销售的主要方向——因田配药,精准营销!

我们现在很多农民朋友在种田的时候有种惯性思维,我以前怎么种现在还是这么种,遵循老套路。社会在进步,你不进则退,种田也是一样,很多种田的农户对自己年复一年耕耘的土地和作物没有充分的了解,你不知道你的土地缺少哪种元素,不知道你的土地富余哪种元素,你不知道你种植的作物会遇到什么病虫害,你不知道你种植的作物是否有先天不足等等。要想对这些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实际经验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有专业知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农民所缺乏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农资人去引导农民去因田施肥,因作物施药。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我们就少加什么,根据去年经验加上今年的天气和雨水等因素预计判断今年作物什么病情可能发生我们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换言之我们就像是作物的保健医生,我们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如何施药给你一个药方,按照方子去执行,做到提前一步介入治疗,而不是等到你田里作物发生了病害,长势不好才去想办法挽救。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必然大于亡羊补牢,不仅降低药剂成本也减少人力资源。


小秦来帮忙


有人说农资行业是“万年行业”。只要人类不毁灭,就要吃饭,就离不开农业,就离不开农资。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农资行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总之,为农服务的农资行业,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而调整营销模式。同时,农资行业也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它在不断造就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同时,也不断的将一部分人边缘化,甚至“逐”出农资行业。所以,你问前景如何,我说——光明、值得奋力一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