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隨著社會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大城市裡生活,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生活壓力大,父母們不得不外出工作賺錢,子女的照顧問題自然就落到了老人身上。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姥姥幫忙照顧,千千萬萬的姥姥紛紛來到子女的大城市,給女兒看孩子。

下面就是一位孩子的姥姥,在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來到了女兒所在的地方,開啟了姥姥外娃之路。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中國式姥姥帶娃的一天

早上不到六點,和往常一樣,孩子的哭鬧就是姥姥的鬧鐘,姥姥急忙起床,收拾一下,照例每天到離家最近的一個早市,選購一天的食材。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買完食材,又急急忙忙地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香皂給寶寶的小手徹底地清潔一遍,大手握著小手,滿滿的愛意在流傳。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姥姥在早市上給寶寶買的草莓,做成了果泥,給孩子當輔食,這是女兒說的科學餵養

姥姥在養娃方面很是聽取女兒的想法,給孩子補充維生素。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女兒在給寶寶剪手指甲,姥姥幫忙把住外孫,這也算上休息一會兒吧。姥姥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對於一個老人來說,辛苦了一個早上,卻是身體感到些疲憊。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上午天氣好,姥姥會帶著孩子下樓玩耍,一直都是託著孩子的小屁股,雖然孩子也會下來走,但也要時刻牽住,害怕摔到、磕到,也是很累人的。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從樓下回家,孩子照例睡了一覺,本來孩子已經醒了,但枕著姥姥的胳膊又睡了過去,姥姥就一直維持這個姿勢,生怕驚醒了孩子。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中午,姥姥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等著女兒女婿回家來吃,焦急地站在窗口觀望。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吃完飯,孩子也睡著了,女婿也休息一會兒,姥姥有了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拿起手機看一會兒。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晚飯後,姥姥拿著小畫書逗孩子開心,為了不讓孩子纏著媽媽,也讓上了一天班的女兒趁機歇一歇。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晚上八點多,姥姥給孩子洗好澡,把孩子拎出浴盆,擦掉身上的水。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孩子被媽媽帶去睡覺了,姥姥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縫補著買菜用的購物袋,一天就這樣安靜而又忙碌地過去了。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這是一個姥姥的一天,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姥姥的一天。老人們放棄了晚年的安逸生活,跑到大城市為奔波的兒女幫忙帶孩子,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

雖然每天都很勞累,但看到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老人心裡比誰都高興。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對於老人幫忙帶娃,子女要心懷感恩,而不是吐槽

老人幫忙帶孩子,按道理年輕人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但身邊無數的事實卻反應,老人帶娃不但得不到感恩,反而激化了家庭矛盾

(1)育兒觀念不同;

年輕人總是以信奉育兒家、育兒書來進行科學育兒,而老人卻按照自己老一代人的想法和做法來帶孩子。

甚至在面對年輕人的指正時,反而覺得自己有經驗,很固執地表示不接受,這樣必然會引起婆媳之間的不滿。

這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只會抹殺掉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只會讓兒女覺得他們帶孩子問題太多。

鏡頭下姥姥帶娃的普通一天,從早忙到晚,忙碌卻又平凡

(2)生活習慣不同;

年輕人和老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甚至有些地域性差異,就更容易激化矛盾。一輩子的生活習慣不是說改就改的,一旦遇到性格直爽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總的來說,老人帶娃不是天經地義,幫忙的話值得感恩,不幫的話也是老人的自由,兒女也沒有權利要求老人必須帶孩子。

但既然選擇了老人帶孩子,就要互相忍讓,好好相處。如果實在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無法融合,那還是自己帶孩子來得舒心些。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