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來!

不要思考快速回答:

你生病的時候有沒有上網查過?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隔著 2 個手機屏幕我都感受到大家在頻頻點頭。

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每次生病,你的第一反應,不是去醫院,而是上網查。但查完你就後悔,感覺自己得了絕症。

網上一查全是病,再問網友“墳”已定!

當你覺得不舒服,上網開始搜:

“眼睛幹癢發紅嚴重嗎?”

“吃完飯一直打嗝是什麼原因”

“腹部疼痛怎麼治?”

“感冒流鼻涕一週了無發燒需不需要吃藥?”

通常網頁會跳出一些令人膽戰心驚的描述:

“不排除青光眼/白內障/流感/腫瘤/癌症的可能。”

這個時候,你開始慌了,懷疑自己得了“絕症”。

看下網友怎麼說。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之前還有媒體報道,四川瀘州一男子到醫院就診稱自己雙手突然發黑,上網查說是血栓。醫生讓他用肥皂洗了2次手後,皮膚恢復正常。原來,是男子的褲子掉色了!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大家有沒有從這些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網絡雖好,但不是用來查病的!


01 判斷不對,延誤病情

互聯網越來越發達,“自診族”也越來越多,她們習慣藉助網絡強大的搜索功能來給自己看病。不過,上網學習醫學常識是好事,但“自診”存在很多風險。

互聯網信息魚龍混雜,各種小廣告、謠言更是在網上大肆傳播。如果沒有強大的辨別能力,不僅容易上當受騙,還有可能延誤病情。


02 影響心情,不利恢復

很多醫生常說這樣一句話:“有些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

網上查病,一個症狀可能會跳出好多種疾病,輕重不一,這時往往會引起人情緒上的波動。

“我這個症狀到底是哪種病呢?”“不會這麼倒黴,就得了最嚴重的病吧?”“我還有很多沒完成的心願,怎麼辦?”“我還這麼年輕,怎麼辦?”

人的心理狀態跟免疫力有關,焦慮不安的情緒勢必會影響免疫力,不利於各種疾病的康復。


03 先入為主,不信醫生

上網一查,查到自己的症狀符合某種疾病的描述,然後越查越像,便認定自己是這種病。之後到醫院看了醫生,醫生的描述可能和網上描述不一樣,你內心便對醫生產生懷疑了。

實際上,一種症狀的背後可能存在多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如何鑑別診斷,背後是龐大的醫學知識體系在支撐,這些知識不是上上網就能全面掌握的。

病和病不一樣,人和人也不一樣,只有醫生見到病人,才能作出確切診斷。比起有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的醫生,難道你更願意相信冷冰冰的搜索引擎嗎?

溫馨提示:

我們提倡大家從正規平臺學習基礎的醫學知識,

但生病了,特別是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

一定要儘快看醫生,

別自己亂查、瞎琢磨,

耽誤了病情!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轉發給你關心的朋友吧~



生病了不看醫生先上網查?你也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