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大家都会好起来”,毛琳感染新冠肺炎后,18天时间里,她的心态慢慢的从担心恐惧变为信心十足。

毛琳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名医生,从医已35年。见证过无数人的生死与病痛,但在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那刻,她恐惧了。1月23日确诊,1月26日住院治疗,病情最严重时,毛琳曾绝望地认为自己会因此丧命:“太难了,呼吸困难,一动就喘,喘的感觉就像要窒息了一样。"

但死亡并没有如期而至,毛琳只是鬼门关的过客——她最终康复出院了。回顾和病毒对抗的大半个月,毛琳笑道:“我发现,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抵抗疾病,是大家都在帮我加油。”

因此,她也想鼓励无论是否被感染的人们,同时记录下自己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向大家传达她战胜病毒的决心,希望大家一起坚定信心、积极乐观、共克时艰。

以下为她的自述:

(特别提示:本文涉及所有药品和医药处方,仅限于讲述者本人的治疗,非经医生或专业人员指导均不可用于其他人防护、治疗任何疾病。)

染病——从担心、无助到恐惧

我是一个超声医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了新冠肺炎。从确诊到昨天核酸检测转阴,15天的时间,我从担心恐惧到完全康复,经历了一段生死之期。

我把这段经历说给广大人民,是想要告诉大家: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

说之前,我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中西医结合战胜新冠肺炎的典型案例,说明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很有效果的。

回过头来想一想,刚开始的时候,我仅仅就只有点咳嗽,但是我也怕我感染了,如果感染了的话,会传给别人,于是我19号去拍CT片,查血。

CT呢,是正常的;血呢,是中性有点高;然后呢,就是淋巴比值是1.33,应该是在正常范围内。

当时查到血和片子正常的时候,我很高兴。我跟我的同事说我没有被感染,我是正常的,只是有点炎症。

我在家里吃了一点奥司他韦加上阿奇霉素、阿比多尔和莲花清瘟,感觉效果也不是很好,过了一个星期,差不多五天的时候,我感觉病情加重了。

我决定在23号的时候再去做一个CT。结果发现,双肺就像那个玻璃一样,就像新冠肺炎感染的一样。

CT室的医生就说你肯定中招了。

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沉下来了,很恐惧!病毒是什么时候找上我的呢?我因为是个超声医生,戴个眼镜,口罩就总戴不好,估计一方面是工作上的接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社会上的传染,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对这个病毒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武汉大多数人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戴口罩。

我知道我染上病毒了,四处联系住院治疗。我一个从医35年的医生,在医界也有很多朋友,可是打听遍了,也没能找到一张病床!

我真的很无助很恐慌,我觉得我一个医务人员病了都束手无策,普通老百姓染上病岂不是更绝望啊,我觉得很无奈很伤心很悲观。

悲观的心情,真的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我不甘心,又去查了个血,还是中性,有点偏高,淋巴比值也还好。

因为当时没有呼吸困难的这个表现,只有咳嗽和低烧,胃口不是很好。

辗转打听,求告无果,我的医生朋友同事一大堆,这时候一点招都没有。他们都说,现在就是自己病了也要排队进医院。

找不到病床,还是找不到病床!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拿了药,在门诊打了四天针,用了四天的激素,是拜复乐,抗病毒的,还打了三天的丙种球蛋白。

这个时候我真是万念俱灰,就觉得我可能熬不过去了。

住院——给力的医疗团队

26号的白天,我们医院的邱书记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医院已经定为了隔离病房,这样我们本院的医生就可以住进来了,但是病房现在正在进行隔离抢修,要等到晚上才可以入住。

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敏勇,詹少锋,陈伟焘、何靖、夏欣田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刘秋江,王同汉组成了一个医疗队支援我们医院,负责人是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我们医院负责隔离病房的是由孙跃玲主任率领的医疗团队。他们就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二十四小时候诊。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孙跃玲主任率领的医疗团队

26号晚上,我还没到医院,呼吸就开始有点困难,有点胸闷。当时我真的很害怕,也许一下子气喘不过来就完了。

我今年57岁,但我的基础疾病有点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癌还做了手术,身体不是很好。

感染了新冠肺炎后属于高危病人,所以我很担心这个病,担心我会死于并发症。当时我呼吸困难,家里又没有氧气,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也许就这样过去了,我心里很恐惧。书记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雪中送炭。

会诊——中西医合作

我在26号晚上九点半住进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四病区。给我们治疗的医生都非常敬业,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应该说是一个中西医团队。

他们每天查房,互相沟通,然后进行会诊,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更改方案,添加方法,更改病方。

我的主治医生中医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秋江医生,西医是我们医院的孙跃玲主任。中医主要负责调理。

他们每天由温主任带领查房,根据病人的情况更改治疗方案,对症下药,很有效果。

刘秋江医生在给毛琳做检查,西医就是每天打针,由我们医院的医生主要负责。给我用的药是抗病毒药以及抗生素拜复乐,我的肝功能不好,用了一些护肝的药。

就这样打了将近十天。一开始我呼吸很困难,护士就让吸氧,慢慢的我就稍微好一点了。我特别怕上厕所,一上厕所,我的喘声就很大。

像这样喘持续了三到四天,然后我就吃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和定喘的药。打了五天的丙种球蛋白,再加上中药调理,慢慢的病情就开始稳定下来。

接着吃了三天的抗艾滋的克力芝药,可反应很重,就把它停了。

前期不想吃饭,身体感到无力,舌苔也比较厚。后来也是刘医生他们针对我的病情,每天变换处方,给予中药调理。吃了中药以后这种状况就改善了,胃口也慢慢变好了。

这个病,还是要吃饭,吃了才有抵抗力。

不断调整的处方,我是在停了抗艾滋药的第二天,胃口变好了,精神也不错,每天都吃的很多。

我适当在病房里运动一下,每天早上起来打扫卫生,洗洗脸,然后吃早点。我觉得适当的运动对疾病的康复是很有好处的。

心理疏导——四两拨千斤

我要特别说一说给我们做心理疏导的护士长,她是广东医疗队一附院的,名字叫做刘燕燕。染病后我的心情是很悲观的。

我估计自己也扛不过去,太难了,呼吸困难,一动就喘,喘的感觉就像要窒息了一样。

在这之前,我们医院的一个医生就是因为这个病死于并发症。这个医生62岁,是刚刚退休不久的耳鼻喉科医生。

所以我心里很害怕,我觉得我可能也会突然的呼吸困难,一口气没上来就死掉了。

护士她不光是帮着打针看病,还帮着每天送饭,一天三餐要送到我们手上,有时候还帮我们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时时留意我们的状况,感觉什么都要关心到。

那天我正喘的有点厉害,就有一个病人去世了。我当时心情很不好,我和我的同房都吓哭了,都觉得自己快要扛不过去了!

加上我的基础疾病还是挺多的,比别人又多了一份危险。护士查房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的心情,安慰我们,让我们不要怕,要有信心。

晚上护士长和一个年轻的男护士一起过来了。

她说她们医院在当年非典的时候救治过很多病人,就是靠中西医结合来治疗SARS的,保持了零死亡率。她讲了很多病例给我们听,疏导我们,告诉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有信心就有希望。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她讲完,我感觉心情舒畅多了。她又耐心询问我们身体哪里不适,我们就跟她说了个人的状况。

我的问题是呕吐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她现场教我们怎么进行中医的点穴帮助胃肠的功能恢复,她细心地教我按合谷点穴,我睡眠不好,她又给我贴了耳针进行康复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点,我觉得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心理的疏导,这看起来是很小的一个环节,却起到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我们在最脆弱的时候坚强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我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一天比一天心情好,有时候做做运动,练习练习肺功能的恢复。打败这个病毒,你要有信心,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心。

好转——那些助我战胜病毒的人和事

截止到今天早上,我连续两次做了咽试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身体各方面指标都恢复正常,肺功能也很好,血氧饱和度100%,我已经基本痊愈了!

欢呼雀跃的同时,我想跟大家说,新冠肺炎不是不能治,是可以治的。而且是一定要配合医生做好的积极的治疗才有作用。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毛琳笑着给自己给病友加油

回顾一下这大半个月来和病毒对抗的经历,我发现,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抵抗疾病,是大家都在帮我加油。

得知我患病以后,我们的书记和院长打电话慰问,我的同事纷纷发来微信关心,医生悉心调治,护士鼎力相护,这些时时让我觉得,我不是孤军奋战,我背后有强有力的支撑。

这个疾病刚开始真的是很恐惧,特别是像我这个年龄,基础疾病也多,也许某一天一不小心死于并发症是很有可能的。

确诊最初的几天,因为担心害怕,再加上找不到病床,我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最终帮我战胜病毒的,是每一个温暖着我的人。

当时我在呼吸内科找张静医生和余贻汉主任看病的时候,听到病友们说余主任对工作非常负责任,很有耐心。

在当前这么大的压力下,耐心给患者解释,确实让病人感到很温暖。

还有刘秋江医生,他为了我们康复,真是费尽心力。病房里只要有他的声音响起,我们的心里就觉得很安慰,就觉得病可以治好,他是我们的定心丸。

刘秋江医生是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子,至于长什么样,我真的不知道。因为穿着防护服,大家都差不多的,都看不出来。

还有刘燕燕护士长,我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但她的声音那么好听,估计人应该很漂亮,和她的心灵一样美丽。

是她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们做心理疏导,让我们增强了信心、补充了能量,让我们鼓足了勇气和病毒抗争。

我们医院的孙跃玲医生是我们心内的一个主任,她负责整个新隔离病房收治的发热病人。

她和其他医护人员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大概有半个多月都没回家。她带领的团队都是不能回家的,24小时待命。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孙跃玲主任工作中

我是真的很感动!我觉得跟我刚患病时相比,现在好多了。国家也重视,让感染病毒的人都能够住院进行治疗。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来帮助,我们并不孤单和病毒抗争的路上,有源源不断的温暖着我们的人给我们输送力量。

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大家都会好起来!我们的武汉明天会更好!

(应受资助者要求,文中毛琳为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1月26日开始,字节跳动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成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全面启动。目前,捐赠金额已增至3.91亿元。

截至2020年3月1日,基金已经为三十五批共1467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资助。其中1450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人获资助10万元;17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殉职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个家庭获资助100万元。毛琳是第二十八批收到基金资助的医护人员之一。


申请方式

2.打开今日头条、抖音搜索“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

57岁医生感染后痊愈出院:我好了,你们也能好起来

基金介绍

往期资助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