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越南諒山市,位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以南,距離友誼關18公里,坐落在一個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的小盆地裡,這裡是諒山省府所在地,也是通往越南首都河內的北大門,是越南北部的戰略要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諒山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

諒山市處於群山環抱之中,有海拔800米以上的扣馬山、扣考山和扣派山等天然屏障,陸地交通發達,有公路北與同登,南與河內,西與高平、太原,東與祿平相連,河(內)友(誼關)鐵路從南向北縱貫市區,是越南北方最大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決定了諒山方向是越軍的主要戰略戰役方向。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為此,1979年戰前,越軍第一軍區在諒山地區部署主力部隊第3師(別稱金星師)結合武裝公安第12團等地方部隊設防,總兵力為1.2萬餘人(不含數量龐大但無法統計的民軍);作戰過程中又抽調第327師,以及第337師和北太省197團的部分兵力北上增援,從而使該地區的總兵力達到2.2萬餘人(依舊不含民軍),這是1979年越軍兵力最為雄厚的作戰方向。

而堅決奪取諒山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戰役第二階段的主要目標。2月25日晚上,廣州軍區前指第五次作戰會議在南寧指揮所召開,主要內容就是傳達軍委對作戰的指示和具體部署怎樣攻打諒山。前指的兩位首長都對堅決攻取諒山定下了最大的決心,許世友司令員斬釘截鐵地說:“27日拂曉攻擊開始,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沒有意見就立即回去執行。”向仲華政委也明確表示:“要認真組織火力,把諒山徹底打掉,狠狠地懲罰侵略者!”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擔負主攻諒山任務的廣州軍區第55軍,為了達成一個星期之內奪取諒山市和殲滅諒山地區越軍的目的,集中了強大的火力,將9個炮兵團合計31個炮兵營編成7個炮兵群,另有團營屬炮兵60個連,高炮101門。由此構成了我軍戰史上罕見的,於主要進攻方向上平均每公里正面,有8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30門的的配置密度。

3月1日上午,55軍炮兵指揮所集中19個炮兵營246門火炮,對諒山市的軍政設施、通信設施和交通樞紐等33個重要目標進行30分鐘的火力急襲,發射炮彈9919發,給予諒山市毀滅性的打擊,在炮兵的有力支援下,步兵於3月2日12時提前完成了攻佔北市區的作戰任務。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3月4日清晨,軍炮指又集中21個炮兵營276門火炮,對南市區及其以南5公里的防禦工事、主要制高點等37個目標進行10分鐘急襲射擊,發射炮彈5520發,步兵在猛烈火力支援下,一舉打過了奇窮河,按時完成了攻佔南市區及其附近各高地的作戰任務,從而在戰略上形成了威逼河內的態勢。上午10時許,55軍163師政治部新聞幹事李永安跟隨489團3營衝入南市區後,在諒山市委大樓前,拍下了著名的戰地攝影作品:《攻克諒山》。

軍事重鎮諒山的失守,標誌著河內門戶洞開,面對解放軍雷霆萬鈞的強大攻勢,萬般無奈的黎筍集團驚慌失措,只能宣佈全國總動員。3月5日,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主席長征主持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實施全國總動員。越南主席孫德勝根據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發佈主席令,“在全國總動員,以保衛祖國。”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頗具喜劇色彩的是,就在河內當局擺出一副破釜沉舟、拼死相搏架勢的前幾個小時,新華社就已經奉我國政府之命發佈聲明稱:“由於越南侵略者不斷對我國進行武裝挑釁和入侵,中國邊防部隊自2月17日起,被迫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中國政府宣佈,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

55軍在撤軍回國之前,為了嚴懲河內當局,打擊其囂張氣焰,破壞其戰爭潛力,進行了大規模的爆破作業。由工兵、步兵共同組成多個爆破隊(每隊1個排),對諒山、坂然、同登等城鎮和整個戰區內的軍事設施,政府機關,工礦企業,鐵路、公路、橋樑、涵洞、機場、通信、供電系統等進行了全面徹底的破壞,共炸燬各種目標2920個,使諒山等城鎮化為廢墟,交通癱瘓。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越南頭號人物黎筍在軍委副書記朱輝珉的陪同下,於3月底到諒山視察。諒山省書記黃長明、第一軍區司令譚光忠向黎筍彙報了之前諒山省的戰鬥情況和目前正在進行的旨在保證隨時能夠戰鬥、恢復生產、穩定生活的各項工作。黎筍在聽取彙報後作出指示:要時刻提高警惕,加強防禦,隨時準備進行戰鬥。黎筍強調,省級領導要有恢復和促進生產、尤其是農業生產的計劃。為了搞好經濟建設、鞏固國防,必須特別重視縣的建設。必須使每一個縣變成一個戰鬥的堡壘。

對越反擊戰,黎筍到諒山視察,聲稱“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戰鬥”

黎筍此行,主要是為了給諒山的黨政軍民打氣鼓勁,一路上自然少不了豪言壯語。可現實是無情的,他所到的地方,映入眼簾的盡是殘垣斷壁,處處滿目瘡痍的破敗景象,使得他更多的時候是臉色鐵青,沉默無語。畢竟幾個月之前,他還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中國武器比我們差,軍隊人數多,但是在我國領土上作戰,數量不會很多(我們有蘇越條約。)。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在我們的國土上粉碎中國軍隊。”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