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大礼议之争”是爆发于明嘉靖年间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名分之争,实则却是一场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博弈,是一场激烈的政治冲突。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嘉靖皇帝

接下来,文史不假为您努力还原“大礼议之争”的那段事件真相和历史影响。

一、发生背景

1521年4月,历史上争议极大的明武宗朱厚照突然过世,甚至就连任何的子嗣也没有留下。为了延续朱明王朝的传承,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商议,决心拥立与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叔叔朱祐杬之子朱厚熜为新帝。随后,以明武宗的口吻颁布遗诏:

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这样,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就成为了继任之君,史称嘉靖皇帝。

朱厚熜作为藩王后裔,其父朱祐杬过世后刚刚继承了兴献王的爵位,本以为自己会在湖北安安稳稳的做一位太平王爷。可是,随着一道旨意的降临,自己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十四岁的小朱只得收拾行囊来到北京任职,而他的职务就是大明皇帝。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大礼议之争

刚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朱厚熜,还没来得及熟悉皇宫大院呢,很快就遭遇到了杨廷和、毛澄等人的挑战。自此,正式拉开了“大礼议之争”的序幕。

二、鸣罗开战

因为朱厚熜并非正统继位,而是以小宗继大宗。所以,他必然会面临“管谁叫爹”这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好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有数起,并非只此一家特例。

例如,西汉末年的汉哀帝刘欣,就是以侄子的身份继承了伯父汉成帝的皇位。刘欣即位后,索性将伯父汉成帝刘骜和亲生父亲定陶恭王刘康两人都追尊为帝,相当于就是认了俩爹。

依照此例,嘉靖皇帝完全可以在不抛弃亲生父亲兴献王的同时,再把伯父明孝宗也追尊为父亲。但是,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却坚持要求嘉靖帝过继给孝宗一脉,抛弃原来的父亲兴献王一脉。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要求朱厚熜

管伯父明孝宗改叫父亲,管父亲兴献王改叫叔叔。

正德十六年四月,就在朱厚熜登基后不久,甚至连“嘉靖”的年号还没正式使用,礼部尚书毛澄就秉承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命令,率先向小朱皇帝上疏。据《明史》记载,毛澄在奏折中提到:

今陛下入承大统,宜称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

朱厚熜看完奏折,当时就懵了,自己叫了十几年的父亲,突然之间就变成叔叔了。他虽然年仅十四岁,但是却聪慧异常,而且少年老成,敏锐地看透了这件事背后蕴藏的玄机。

于是,小朱皇帝将礼部的奏折搁置不理,同时还向当事人毛澄以及他背后的杨廷和许以高官厚禄。可惜,颇有文人骨气的毛澄根本不为所动,想想也是,这位毛尚书连正统的明武宗朱厚照都敢于死杠,何况是一个半路称帝的朱厚熜。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杨廷和

至于说杨廷和那就更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杨首辅已经历经宪宗、孝宗武宗三朝。而且,在朱厚照过世后,在朱厚熜赴京前,杨廷和总揽朝政整整三十七天,期间国无主君,大小事务皆由首辅拍板。

监国期间,杨首辅也没有浪费这段真空期,先后除掉钱宁和江彬等权臣,顺带还将明武宗时期的一系列乱政都统统废除。这样,杨廷和的声望达到了历史的鼎盛,丝毫不怵这位新帝。

这场争斗就这样陷入了僵局,礼部要求尊孝宗为皇考的奏疏被小朱皇帝“留中”;而朱皇帝要求追封兴献王为帝的旨意也被内阁“封驳”。

三、告一段落

嘉靖元年,大礼议之争终于发生了重大转机。已经年近五荀之年才考中进士的张璁,按常理只得老老实实的排大队等升迁,本来在“大礼议之争”中没有他的话语权。

但是,经过仔细揣度时局,张璁认为只有铤而走险才能实现人生的逆袭。而此时风险最大受益也最大的方式,莫过于特立独行和旗帜鲜明的支持陷入困境中的嘉靖皇帝。据《明清史料汇编》记载,张璁在上疏中明确提出:

继统不继嗣。

啥意思?张璁认为,依据《皇明祖训》的规定,的确应该优先进行“父死子承”,但并非是绝对的,“兄终弟及”的传承也是被明太祖所允许的。

张璁明确支持嘉靖继续称兴献王为生父并追尊为“明睿宗”,他主张朱厚熜不是以明孝宗侄子或嗣子的身份继承大统,而是以明武宗弟弟的身份承继皇位。

张璁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公然反对杨廷和“继嗣”之说,继而又提出了“继统”之说,甚至还颁出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

看到朝臣中间出现了分裂,被孤立的嘉靖皇帝很高兴,立即召见张璁并委以了重任,鼓励他坚持己见,继续对抗杨廷和。

恰巧在此期间,嘉靖帝的生母蒋氏千里迢迢来京探望当了皇帝的儿子。突然就接到禀报说朱厚熜虽然当了皇帝,但已经由自己的儿子变成了侄子。这下,蒋婶子坚决不答应,哭着掉头就要回湖北老家,到兴献王的坟前哭诉。

嘉靖帝也不能再继续沉默了,借此机会,他找到张太后提出辞职,说自己实在干不了皇帝的工作,还是陪着老妈一起回老家去当藩王吧。

情势的发展大出预料,之前一直支持首辅杨廷和的张太后当时就慌了,这老朱家的皇帝岂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辞的。于是,她极力安抚朱厚熜并将杨廷和痛骂一顿,无奈之下的杨首辅只得妥协让步。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杨廷和耍了个小心眼,只同意尊嘉靖的生父朱祐杬为

“兴献帝”而不是“兴献皇帝”

至此,大礼议之争暂时得到了解决,双方也都偃旗息鼓。不过,风平浪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有到来。

四、又起烽烟

大礼议之争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因为清宁宫失火,杨廷和再次挑起战端。在他的怂恿下,礼部尚书毛澄上疏,说宫中失火是因为嘉靖帝不尊孝宗朱祐樘为皇考而引起了上天的警示。

嘉靖皇帝一看,这次居然连上天都搬出来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做出妥协,同意尊自己的伯父为“皇考”,而在亲生父亲后加上“本生父”以示二人尊卑的区别。

嘉靖帝知道自己吃亏了,反手就是一击,毛澄不是多次以辞职养老进行威胁么。好!现在我批准了,将杨廷和的左膀右臂毛澄就这样远远地撵走了。

嘉靖三年正月,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联同当年挑起继统和继嗣纷争的张璁,又一次就此时再度上疏。据《明史》

记载,桂萼的奏折提到:

今陛下奉祖训入继大统,未尝受孝宗诏为之子也,则陛下非为人后,而为入继之主也明甚。考兴献帝,母兴国太后,又何疑?

本来还在为亲爹亲妈遭受不公正待遇而郁闷的嘉靖皇帝,看到这份奏折后心潮澎湃,立即就将桂萼和张璁二人紧急召回北京,同时下旨进行廷议。

杨廷和自然心知肚明,立即安排众多言官们开始弹劾桂、张二人。当然,表面弹劾这二人的同时,实则是在对嘉靖皇帝施压,而且弹劾之声是铺天盖地而来。

要是在当年的即位之初,嘉靖帝一定傻眼了,必然还得妥协。可现在不同了,他登基三年已经皇位稳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始作俑者首辅杨廷和罢职归乡了。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明朝内阁

五、进入高潮

杨廷和离职后,内阁首辅一职由梁储接任。梁储的胆气和魄力都不及杨廷和,所以他对于已经白热化的“大礼议之争”束手无策。眼见朝廷中两派势力在坚决争斗,一派以大学士毛纪和礼部尚书汪俊为代表,坚持贯彻落实杨廷和的决策;另一派以张璁和桂萼为代表,坚决维护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旨意。

嘉靖皇帝眼见杨廷和已被赶走,自己又有了张璁和桂萼等后援团的支持,顿时就有了底气。朱厚熜决心绕过内阁,强令礼部追尊其生父为“皇考恭穆献皇帝”,追尊其生母为“圣母章圣皇太后”,并祭告天地祖宗。

这份旨意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悍然大波,朝臣们纷纷辞职以示抗议。一些顽固大臣甚至推出了劝谏的古法

“伏阕”,六部九卿的官员近三百人呼啦啦在左顺门跪倒一大片,誓死奏请嘉靖帝收回旨意。

嘉靖帝大怒,下令锦衣卫对其中的八名首倡者施以廷杖,以求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不料,此举使得局势更加的恶化,明朝文官的骨气被彻底激发了出来,非但没有退却,反而齐声痛哭以身赴死。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廷杖

嘉靖帝下令扩大廷杖的规模,当场就打死了十七名官员,重伤了四十余人,其余参加伏阕者全部下狱,史称“左顺门事件”

左顺门事件后,守礼派被悉数瓦解,嘉靖在朝中的异己也被全部铲除。朱厚熜跟大臣们打了三年的嘴仗,一直都处于守势之中。直到左顺门事件后,嘉靖帝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六、尘埃落定

凭借“左顺门事件”的胜利,明朝士大夫的脊梁被打折半截。朱厚熜在大礼议之争中利用板子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朝中再也无人敢公开反对嘉靖帝。

还不解气的嘉靖帝,下令修撰了《明伦大典》,专门收录“大礼议之争”中所有支持他的文章,并且将此书大量刊印。甚至,他还追削了杨廷和、蒋冕和毛澄等人的官职,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嘉靖皇帝剧照

到了嘉靖十五年,嘉靖帝朱厚熜的皇位早已稳若泰山,朝中大臣全都变得低眉顺目。

这样,朱厚熜又肆无忌惮地将亲生父亲的牌位移入到太庙之内,和里面供奉的所有朱皇帝们待遇完全一样。这还没完,嘉靖帝索性将当年篡权夺位的开山始祖永乐皇帝朱棣也大肆褒扬,将其庙号由

“明太宗”改为“明成祖”。

至此,前后延续了十多年的大礼议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七、历史影响

从朱元璋建立明朝起,明朝的君臣关系就始终处于血雨腥风之中,先后发生过“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事件,共计屠杀了十余万的官员及其家属。

永乐时期,朱棣对于士人阶层同样严苛少恩。别的不提,单就一起“方孝孺案”的惨烈,就足以令所有士人阶层心惊胆寒。

直到仁宣时期,君臣关系才出现了明显的缓和。结果,一次“大礼仪之争”,又成为明朝中后期君臣关系恶化的开端。

“大礼议之争”既无关国家的存亡,又无关民族的兴衰,但却成为明史中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桩重大事件。往好的方面讲,是明朝士大夫阶层为了捍卫儒家所倡导的礼制而进行的舍生取义之举。

但是,对“大礼议之争”的褒奖,也只能夸到这儿了。从另一方面讲,这次事件的意义并不大,甚至是毫无必要的内耗。无论是嘉靖帝,还是这些士大夫们,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不图实务,迂腐狭隘地咬文嚼字。说到底,这也是宋明理学畸形发展下的恶果。

后世经常提及,明实亡于万历。不过,文史不假个人却认为,从嘉靖朝开始,甚至从大礼议之争开始,明朝就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上演权力的游戏

说到底,大礼仪之争事前没有必要,事后没有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