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在卫生健康系统,女同志占多半边天的局面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于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岗位,涌现了一个个英勇无畏、英姿飒爽的“女汉子”。但她们和所有的女人一样,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在抗疫一线演绎着别样的美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向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天使致敬!


隔离病区的“大家长”

赵艳芳是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区医院成为区域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赵艳芳临危受命成为隔离病房护士长。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隔离病房的90后小护士很多,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害怕,赵艳芳就常常鼓励她们,成为大家眼中的大姐姐、好妈妈和“大家长”。她还郑重地向院领导做了保证:“请领导放心!我会把所有人安全带出来!”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她带着大家配置消毒液,挨个调整消毒桶的背带,生怕大家背着不舒服;每一班护士进到确诊患者病房前,她都亲手给护士们穿防护服、系带子、穿鞋套,看看这儿,摸摸那儿,只怕不严密,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大家看到护士长从容淡定,又细致入微的样子,都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工作起来更加有条不紊。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疫情发生以来,赵艳芳一直忙碌在一线,身兼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责无旁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迅速打响的疫情防控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连续奋战至今,没有休息一天,用实际行动完美演绎了疫情阻击战中的“花木兰”,展现出了“京西白衣娘子铁军”的责任担当。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的院感科主任陈雪飞,年前本打算利用春节不值班的机会陪老父亲一起过年,但突发的疫情打乱了计划。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院感防控一线。开展培训与演练、各类应急预案流程报表、医务人员防护……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凡事爱“较真”的医务部主任王鸿雁,第一时间组建了诊疗专家团队、合理安排发热门诊医生、及时组织诊疗方案培训。每当发热门诊有留观待查患者时,她都要等到结果出来的最后一刻才离开,即使是凌晨两三点。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护理部主任任全艳,本来准备在工作29年来第一个没有班次的春节,迎接在英国留学归国的女儿,期盼了两年的全家团聚被疫情打乱。她第一时间调配全院护理力量,同时作为高年资高职称的护理骨干,她还积极报名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救治工作。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副院长韩云带领办公室人员,一直值守各个收文系统,不分昼夜的上传下达、各方协调,及时通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中的千头万绪都要经过她们一一妥善安排,她们如同陀螺一般地不停旋转。


疾控一线的女兵女将

刘海涛,门头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副高级检验师、医学硕士,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带领微检科全体人员奋战在一线。自2020年1月20日我区第一例疑似病例的筛查开始,微生物检验科每天都会陆续接到几批样本,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凌晨半夜,刘海涛都会第一个出现在科里。人工提取核酸、配制体系、上机检测、实验结果判读,实验环节一环扣一环,而“人工提取核酸”是最危险的一步,为降低机器提取对样本造成的污染,只能由实验人员徒手操作,此时与样本接触的最为直接,最为频繁,被感染风险也是最大。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但即使这样,刘海涛依然每次都能从容淡定地走进核酸提取实验室,仿佛她永远都是义不容辞,仿佛她从未怕过。

张博文,疾控中心参加工作五年的检验师,同时也是一位六个月宝宝的母亲。看着科里忙成一团,几次三番地请求允许她进实验室。终于得到进实验室机会的她,一刻也不闲着。熟悉检测流程,学习防控方案,与同事一同探讨实验细节。新冠病毒的检测,虽采用生物安全三级防护,但作为与样本的直接接触者,实验人员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作为一名哺乳期妈妈,张博文害怕会把病毒带给孩子,所以她取消了白天喂奶和看孩子,只有在晚上下班回家才能看到刚刚半岁的孩子。

在疾控中心信息统计组,有五名“巾帼战士”,为保证抗“疫”战斗取得胜利,24小时不间断的收集、汇总、更新着与疫情相关的各类数据和信息。王丽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她深知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对于每一次数据都反复核查,确保万无一失。而停休以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家中年迈的父母;理化检验科

李玮半年前刚做完脚踝韧带修复手术,她克服伤痛坚守岗位,疼了就贴块膏药继续工作。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刘缘最关注留观、发热、疑似、密接的动态信息,即使夜色降临也丝毫挡不住她核对数据的一丝不苟;组里的史文静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组长聂晶,每天早上都要安排好一天工作计划,和市疾控中心、其他区疾控中心、区卫健委、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复沟通核对大量信息,确保各类数据准确无误,因为每一组数据的上报都代表着一份责任。


巾帼姐妹花 抗疫齐上阵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防控一线,有这样一对坚守岗位的姐妹,姐姐胡亚娟是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妹妹胡秀娟是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在这场战“疫”中,她们虽是柔弱的女性,但在此紧要关头毅然决然投入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中发光发热,相互鼓励,共同抗疫。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2020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姐姐胡亚娟收到了防控疫情的紧急命令,立即取消了去外省看望90岁高龄病重姥爷的行程,专心部署全院防控工作、组织全员培训演练、筹备防控物资。大年三十凌晨两点,她接到需协助排查湖北返京人员的紧急电话,对于十年如一在单位过年的她,注定又是个终生难忘的除夕之夜!2月4日,妙峰山镇上报了第一例密切接触者,胡亚娟身先士卒,变身一线人员主动入户了解情况。她为密接人员及家庭送去了专业防护知识和暖心慰问,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更安心地在家进行医学观察,用心守护辖区百姓健康。而与此同时,在急诊科一线坚守的妹妹胡秀娟也只能将4岁多的孩子扔给家人。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在这场战“疫”中,她们是亲人也是战友,牢记无悔初心,不负芳华使命。致敬,抗疫一线的姐妹花!


疫情不退 我不退

斋堂医院医务部主任李德娟,今年55岁,因始终如一的认真负责,她是领导眼中的业务能手,年轻人敬仰的李主任,也是同事们口中的“徳娟姐”。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上完2月份的班,她就可以光荣退休了。退休后旅旅游、养养花、逛逛街、喝喝茶的美好憧憬,都因突然来袭的“新冠”戛然而止。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于是从春节前,与同事们一样开始了不回家的战斗模式。她每天组织医务人员、辖区乡医进行业务培训,开展院感检查,深入门急诊、病房巡视,反复叮嘱同事们做好个人防护,并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通知辖区乡医要积极发挥作用,做好村民自我防护的宣传动员,积极配合医院做到前沿防控,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每天的防控事务十分繁琐,但是她始终细致耐心地完成着每一项。每天晚上在职工宿舍里与女儿的视频通话,成为女儿提醒她吃药、母女互报平安的温馨一幕。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当领导劝她休息时,她这样说:“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禽流感,2015年H7N9禽流感,我始终坚守在一线,这次新冠肺炎还未击退,我不能中途撤退当逃兵。疫情不退,我不退休!”


雁翅女战士的别样节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自2020年春节假期开启后,雁翅中心除了担负着辖区百姓防控、筛查、宣传等工作,同时还担负起雁翅镇芹峪口检查站过往车辆人员筛查工作。雁翅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女战士们,在杨东梅的带领下,过了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节日。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1月24日(除夕)晚上9点,接到紧急值守任务的杨东梅来不及安排其他人员,自己打头阵,站好大年三十夜里的芹峪口筛查第一岗,头一个“领教”了半夜凌晨的刺骨寒风;1月26日(大年初二),紧急召开全院值守防控部署会,包括杨东梅、牛翠玲等5名女同志在内的值勤队伍迅速组建完成,分成四班倒,共同投入到24小时不间断的筛查工作。还有6位女同志身着防护服参与院内预检分诊,在院外帐篷里一站就是一整天。1月29日(大年初五),食堂的大姐用心地给大家提前准备好“破五”饺子,等外面值勤的医务人员一回来,就赶紧下锅现煮,只为了那口带着节日气氛的“热乎劲儿”,所有人都说那天的韭菜馅饺子特别美味。2月8日(元宵节),“过节好啊,辛苦了!”路过的司机探出头跟执勤的医务人员打了声招呼,医务人员互相看了看,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今天过的是什么节。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转眼到了3月,值守仍在继续,雁翅中心的女同志们知道过不了“女神节”,就想着疫情早点结束,身穿漂亮衣服,化着精致妆容,或带孩子春游,或陪老人逛园子,或陪爱人踏青,美美地度过每一天。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内容来源/健康门头沟

致敬门头沟抗疫一线的最美“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