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西游外传3:谁能破解花果山的“石头记”?

西游外传3:谁能破解花果山的“石头记”?

《西游外传2:孙悟空沐猴而冠穿越了“四大名著”?》中提到,“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的花果山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于是,便演绎出了沐猴而冠的美猴王。再到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一块未用顽石后来“通灵化玉”,又演绎出了红尘滚滚亦真亦幻的《红楼梦》。当然,还有《水浒传》的“梁山风云”,更有《三国演义》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纵观这些“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天地过客,舞文弄墨的读书人为何总是要拿石头说事呢?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因为被山石遮挡了自己的视野。陨石飞落天花乱坠,分明就是在提醒人们,九霄云外还有高山。人心如顽石,又怎能知道石中有乾坤?只有看破才能看空,一旦看开便是石破天惊。置身度外自我觉悟很难,先知先觉又能普度众生共同觉悟则更是难乎其难。人生一世,同样是赤条条归来去兮,而差别只是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觉悟境界。

望山观石,且看吴承恩怎么说。《西游记》第一回,从宇宙世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直讲到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的“天地人三才定位”。接着,又从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才引出了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猴”的横空出世。对于这个“石破惊天”的大事件,玉皇大帝却淡定地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那么,包括玉皇大帝在内的“上界之物”,又是不是“天地精华所生”呢?或者说,“下方之物”与“上界之物”,原本就是“天地精华”有无相生?

到了《西游记》第七回,当佛祖赶来为玉皇大帝救驾时,他一边怒斥孙悟空,一边道出了玉皇大帝的身世:“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在这里,佛祖骂孙悟空是“初世为人的畜生”,并且给他抛出了一道算术题。

如果按照“天地之数”计算,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又分为十二会。那么,这位玉皇大帝究竟是经历了“几元几会几世几劫”的“玉皇上帝”呢?我们可以不去猜这个谜底,只是能够完全确认,佛祖的修道层级肯定是在玉皇大帝之下。“如来闻诏”即来救驾,便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明证。因此,佛祖“普度众生”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就是忠心维护这位玉皇大帝的“安天大会”等级礼法体系。佛祖与美猴王的斗术斗法,则原本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春秋无义战”。

此前,孙悟空对自己是身世和奋斗初心,也是和盘托出毫不遮掩:“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而且,还直接挑战玉皇大帝的天威:“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由此可见,“强者为尊该让我”的弱肉强食胜王败寇丛林法则,就是美猴王“英雄只此敢争先”的封闭僵化惯性思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美猴王“学人礼学人话”的“旁门左道”和“大闹天宫”的初心动机。那么,这个猴精为何会走上“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邪道?他的世界观人生核心价值观又是怎样炼成的?

再来看《西游记》第一回片段,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我们从这里就能发现,“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和“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就是这个猴精“强者为尊该让我”的野蛮成长过程。此所谓“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然就是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兽性本能。

君不见,食肉恐龙与食草恐龙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就曾经有过胜王败寇的“霸王龙”。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丛林法则食物链系统升级,也曾经有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老虎称霸王”。因此,即便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也同样是“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的“不足为异”。

我们再来看《西游记》片段,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

如果说,这就是一场赌时博运的豪赌。那么,我们对这样零和博弈的赌局是否有些似曾相识?

还是回放一下《西游记》片段,在佛祖与孙悟空斗术斗法时,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显而易见,同样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胜王败寇,但这两场“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赌局,输赢结果却截然相反。

恰正是: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又恰似: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如果真能从头再来,我们就不能错过《西游记》里的这个片段: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但见那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看官注意,从花果山“仙石胞含日月精”的石猴,再到“有缘居此地”的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直到石房中间一块石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天造地设的家当都是源于一个“石”字。仔细再看,“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如此这般的“浑然象个人家”,就会让我们想到石器时代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上古传说。

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再到“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和“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就曾经演绎出了道法自然法则“天之道”的“始制有名”。那时,人们虽然只能制造和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但却能够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化大生产均衡发展。后来,有了青铜器和铁器的科技创新,人类世界反而堕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此便是“英雄只此敢争先”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亦便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当然,隐藏在这座石房里的“天地之数”和人文历史信息,“借卵化猴完大道”的猴精根本不可能读懂。那么,从“华胥氏教民结绳织衣”和“女娲氏教民炼石补天”,直到“伏羲氏教民演易八卦通天道”和“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为何就会发生“强者为尊该让我”的“黄帝战蚩尤”?又为何会形成“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这个“英雄只此敢争先”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至今依旧是“外合明知作有形”的“内观不识因无相”。

于是,便有了这一段: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由此可见,““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的“道心开发”,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学一个不老长生”的““英雄只此敢争先”。

恰正是,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诞蛤、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掞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看官注意,且不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是这猢狲“沐猴而冠”的衣服,却原来是“弄个把戏妆个掞虎”抢来的,然后“也学人穿在身上”。他自此开始“学人礼学人话”,才终于知道了“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

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向菩提祖师拜师学艺时,就有了这样的见礼情形: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到了《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那么,从“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再到“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菩提祖师给他“传道受业解惑”究竟传的什么“道”?这个猢狲通过拜师问道的修炼,真能实现“人兽之变”吗?这个花果山的“石头记”,就需要我们继续来探索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