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评价王亚樵?

梦想一枕


1931年6月,蒋介石正在庐山牯岭太乙村的别墅避暑。这天,蒋介石正在卫兵的保护下欣赏风景。突然一刺客冲出,走在蒋介石前面的一个卫士被当场打死。正在刺客再次扣动扳机之际,蒋的卫兵已一齐开火,刺客应声倒地。卫兵搜索刺客尸体,并未发现其他物品。蒋介石伪装镇定,告诉卫兵,“把他埋了,不要声张。”过后,蒋介石急召戴笠前来,命他查明背后凶手。此事还未消停,又一起刺杀事件发生了,蒋介石的财政部长兼妻舅宋子文在上海车站遭到伏击。但因刺客不识宋子文,误将其秘书唐腴胪击毙,宋子文才幸免一死。作为蒋介石的钱袋子,宋子文若被刺杀无疑于斩断蒋介石的财源。不久,戴笠终于查明此事指使者与6月刺杀案同出一人——王亚樵。

王亚樵,1898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喜读经史,好行侠仗义,常戴一架黑框水晶眼镜,看上去很是斯文秀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举众响应,失败后潜逃南京。在南京,王亚樵结识了社会党人江亢虎,对他提出的“锄强扶弱、铲富济贫,使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的口号很欣赏。不久,长于演讲的王亚樵发动合肥、怀宁、芜湖、滁州等20余县成立社会党支部,一时间会众多达20万人。从此,王亚樵驰名安徽。1913年,王亚樵被北洋政府列入通缉名单,王亚樵无处容身,遂逃亡上海。其时,正值孙中山驻沪,王亚樵遂往拜会,自此一心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斗争。

1921年,王亚樵来到上海,组织了“安徽旅沪劳动工会”,数万贫苦皖籍劳工纷纷报名。一时间,王亚樵所得会费甚巨,但他不入自己腰包,而是拿出来供给生活贫困的会员。同时,王亚樵留心会员生活,一旦听说会员有被欺凌,便立即率人上门理论。当年的上海滩成分复杂,土著居民哪里容得下外籍人在上海大张旗鼓,殴打皖籍劳工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王亚樵一气之下,命人打造了百余把利斧,并挑选身强体壮的门徒组成“斧头队”,专门替受欺凌的门徒以及会员出气。1923年王亚樵成功暗杀了上海滩的警察厅长,一时间名震上海。王亚樵在上海滩博出了名声,旋即成为了上海劳工总会的领袖,会员一度达到10余万人。黄金荣、杜月笙活为求财,不愿招惹王亚樵。他们纷纷告诫门徒:“王亚樵的斧头党是一伙亡命之徒,千万不要与之争斗”。

面对如此庞大的队伍和复杂的外部环境,王亚樵依然能如臂使指,这体现了他非凡的组织能力。不久,王亚樵和来沪避难的陈铭枢相识,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莫逆之交。在陈铭枢的影响下,王亚樵开始倾向反蒋抗日。1926年,王亚樵响应国民政府北伐,召集了千余人攻打合肥,却被安徽军阀陈调元包围,王亚樵所部折损惨重,仅余王亚樵逃生。其时,蒋介石已经叛变革命。王亚樵不齿蒋介石反革命的做派,暗地联络石友三和方振武奇袭南京。事情败露,王亚樵再度潜逃。就此,王亚樵成了蒋介石的对头之一。1931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支持胡汉民的国民党愤恨之余,遂集资20万游说王亚樵刺杀蒋介石。于是,开头的两幕便连环出现了。

1931年初,上海日军蓄意挑起事端,我驻沪之19军奋起反击,“一二八事变”爆发。王亚樵听闻,再次凭借卓越的组织才能动员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勇军配合19军作战,而他则又组织了一支名为“铁血锄奸团”的小分队专门锄杀日军军官以及汉奸,并一度迫使日军虹口司令部转移到出云舰。后来,王亚樵再次动员敢死队欲炸沉出云舰。可惜鱼雷爆炸力有限,加之出云舰底部布满钢网,这枚500磅的鱼雷并未给出云舰造成实际性地损伤。虽然上海市民踊跃支持抗战,但一二八抗战最终以国民政府妥协结束。战后,兴高采烈的日军竟要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庆祝大会,一则庆祝天皇诞辰,二则庆祝战争胜利。王亚樵听说后义愤填膺:侵略中国的土地,竟还要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祝捷大会,真乃国耻也!王亚樵开始联络义士,准备一举干掉日本司令白川。

鉴于日军规定大会只许日本人和朝鲜人参加,王亚樵便邀请了有亡国之恨的朝鲜人安昌浩。4月29日,安昌浩派遣的尹奉吉成功潜入会场引爆炸弹,二十余日军高级将领被炸,包括伤重不治的白川、瘸着一条腿于1945年在美军密苏里签订日本投降协议的重光葵。随着王亚樵声望日高,蒋介石开始试图笼络王亚樵,开出归顺条件:反戈一击,向盟友陈铭枢等西南反蒋派打一枪,以示诚意。王亚樵直接拒绝。收买无效,加上王亚樵此前秘图刺杀国联代表李顿让蒋知悉,蒋遂下定捕杀王亚樵的决心。他开出的价码很高,悬赏一百万。靠着门徒的帮助,王亚樵躲过多次暗杀,并成功逃到香港。此时,王亚樵的好友陈铭枢已经联络各路反蒋人士准备成立福建人民政府。

1933年,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兴师北伐讨蒋。但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坐观成败,广东陈济棠亦迟疑不前,福建人民政府依仗的19路军顿显势单力薄。40天后,福建人民政府宣告失败,王亚樵再度潜逃回香港。见明打不行,李济深、陈铭枢、王亚樵遂决定趁国民党召开六中全会时直接刺杀蒋介石。事不凑巧,蒋介石当日并未出席,王亚樵派遣的刺客孙凤鸣只好枪击了汪精卫。当时汪精卫和蒋介石为争夺最高权力已经龌龊数年,汪精卫遇刺,舆论一时指向蒋介石,蒋介石有口难辩,将怒火泼向戴笠,并命他三天破案,不然要他脑袋。戴笠惊恐万分,连忙亲率党羽奔赴香港,但王亚樵已经离开。(戴笠曾投奔过王亚樵,故而了解王亚樵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规律)

经过多番查访,戴笠终于从王亚樵的得力助手余立奎之妻余婉君的口中得知他藏在梧州。戴笠用重金收买了余婉君,并承诺事成后立即释放她的丈夫。鉴于王亚樵身手敏捷,做事机警,国民党的特务们采用了突袭的方式。9月20日深夜,王亚樵受邀来到余婉君家中谈话,刚一迈进大门,埋伏在门侧的特务用一把石灰迷住了王亚樵的双眼,随后他们枪击刀刺,使王亚樵当场死亡。为向戴笠表示刺杀成功,他们残忍地剥去了王亚樵的面皮。为防泄密,特务们临走前又杀掉了余婉君。从此,与拥兵百万的蒋介石周旋14年,一度令上海大亨杜月笙、黄金荣惧怕不已的暗杀大王就此消失。


大福读史


我是夜孤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王亚樵,人称民国第一杀手,暗杀大王,斧头帮帮主,抗日志士。虽然是冷血杀手,但王亚樵恩怨分明,心存正义。民族大义面前绝不含糊。

早期随孙中山革命,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王亚樵仗义执言痛斥蒋介石:国家尚未太平,各地军阀混乱不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总理的北伐大业未成,为何残害数万学生、工人?蒋派人杀王亚樵未成两人由此结怨。

王亚樵一生可谓传奇,在上海滩靠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闯出了名头。曾和戴笠、胡宗南拜把子,后因政见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最后拔刀相向。王亚樵主要有几件事情最能说明他的性格。

1庐山刺蒋

蒋介石在庐山修养期间,王亚樵派人去暗杀,几乎得手,气的蒋大骂戴笠无能。

2车站刺宋

王亚樵获悉,宋子文要坐火车来上海,决定派人刺杀,于是二十多人埋伏在车站,宋子文的秘书和他长得有点像,身高体重都差不多,又穿了一样的衣服,他们把宋的秘书杀了。宋子文逃过一劫。

3警告张学良

张学良在东北一枪没放夹着尾巴跑到了上海,找到杜月笙,杜月笙说没问题,遇到问题我给你摆平,但你小心一个人,王亚樵,这小子虎啊,闹着玩竟下死手。果然,没几天,张学良家门口多了个炸弹(没有引信),王亚樵告诉张学良,给你三条路选,一是滚回东北抗日,二是自杀以谢国人,三是出钱资助东北抗日力量。张学良一看,我还是离这个瘟神远点吧,随即离开上海了。

4. 抗日救国

淞沪会战爆发,王亚樵组织人力配合19路军行动,组织敢死队,号召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参与刺杀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刺杀汪精卫,刺杀伪军汉奸头目。

王亚樵不分党派只要抗日,他就支持,以国为重,以民族为重,是条好汉。借用毛主席的评价“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历史夜孤城


上海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被称为“远东第一杀手”,“民国暗杀第一人”等,对于他的一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经评价道:“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算是对王亚樵比较中肯的一个评价。

纵观王亚樵一生,他除汉奸,杀鬼子是民族英雄,但是他的暗杀活动也并不是全都是为了正义,也有不少个人江湖恩怨在里面。

像这样的江湖人士一般大多出自草莽,但王亚樵不同,他自幼读书,聪颖过人,清末科举考试甲前十名。年少时候就看不惯官吏豪强压榨人民,时常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豪言挂在嘴边。还积极响应孙中山大兴民主革命。

后来,在上海成立斧头帮,不论封建余孽、反动党政要人、日本鬼子、流氓恶霸杀、汉奸特务,都是他的暗杀对象,就连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杜月笙都避其三分。

1931年,王亚樵更是组织刺客潜入庐山,暗杀蒋介石,虽然蒋介石侥幸逃脱,但是也吓得够呛。同年,又策划在上海北火车站刺杀宋子文,蒋介石曾悬赏100万大洋要杀王亚樵。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王亚樵宣布“全力以赴抗日”,成立淞沪抗日义勇军,同时组织成立以日军高级军官和铁杆汉奸为暗杀对象的“铁血锄奸团”,更是在淞沪停战后暗杀掉了日本原关东军总司令、上海侵华日军总指挥白川义则大将。

王亚樵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行事风格就像是古代侠客。“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是伟大毛主席的评价,而我个人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论其一生。


青梅煮史


王亚樵这个人,毛主席曾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可见他在抗日事业上,是有功的,站在民族大义之上。

他是安徽人,出身贫苦,世代为农,也曾参加过清末的科举。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政府衰落,列强入侵的时候,对于他的成长造成一定影响,为人又豪爽,结交了一批朋友。

又赶上革命的大火在中国大地上燃烧。

他曾响应孙中山号召,与友人一起组织安徽军政府独立,但是他们代表的是劳苦大众,最后被地主阶级代表的军政府打败,他个人流亡南京。曾在南京加入中国社会党,回到安徽建立支部,一度形成声势,却被冠以乱党之名,失败后逃到上海。

在上海期间,受到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这对于他后来行事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王变成了一个极左人士,他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对于破坏民主,破坏革命的人,一致以暗杀对待,放到现代,有点类似恐怖组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毕竟还是站在正义的立场。

曾针对蒋介石,张学良组织暗杀,抗日时期组织锄奸会,暗杀汉奸和日本高级将领。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下,王可以说是一个正义的民族斗士,可惜最后被暗杀。


大神曹84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出山!

当西方评述民国时而称谓后清!确实有它的道理,充而表现出历史的完整延续性!尤其混乱特殊年代,各路枭雄纷争,出现各种类型人物杀手,可以说多如牛毛。

唯有王亚樵这种杀手就是个特例:他就是个非常奇特的人物!黑白两道上通吃,尤其憎恨日本人。从而,混沌时代造就王亚樵!我们不妨听听曾被暗杀的汪精卫怎么说:此人是魔鬼!让上帝去惩罚他!蒋介石听到此人大名,假牙落地!

然而,一位伟人对王亚樵的评价:杀敌无罪,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如此评价!真是人木三分!


大奇兄


在很多人心中“斧头帮”是一群由地痞无赖组成的欺软怕硬的黑社会帮派组织,可是王亚樵的“斧头帮”却是替工人出头和资本家对抗的组织。

王亚樵身上有多个标签比如,斧头帮帮主、戴笠的结义兄弟、远东第一杀手等等,可以说王亚樵是专门为那个时代所生,也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造就了他。

下面我们用简单的篇幅介绍一下王亚樵

王亚樵出生在安徽,虽然家境清贫但是王亚樵自幼聪颖,其父靠行医和务农的收入供他读书,王亚樵曾参加清末科举考试也取得过一些成绩。

在那个社会大动荡的年代王亚樵亲眼目睹了清朝的衰落和软弱,亲身体会了各种恃强凌弱,王亚樵开始秘密参加一些革命团体,在其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1911年辛亥革命席卷中华大地,王亚樵等人率先在合肥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但是因与同盟会人孙品骖意见不合遭到排挤无奈先后流亡南京上海等地,在此过程中王亚樵的政治理念开始变得非常激进。

虽然致力于革命也追随过很多人,但是王亚樵的政治抱负始终无法实现,直到王亚樵在上海一战成名。

1921年王亚樵在上海组织安徽籍劳工对抗资本家,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凭借手中“斧头"为劳工出头,这种做法让王亚樵声名鹊起,"斧头帮"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连青帮大亨青帮大亨黄金荣、杜月笙等都不愿和王亚樵打交道。

1923年10月5日曹锟通过收买议员当选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此举令王亚樵非常愤慨,他开始在军队中四处活动,在此期间王亚樵认识到了暗杀的力量,并且还和胡宗南、戴笠等人义结金兰。

暗杀是王亚樵最惯用的手段,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很多人都曾是王亚樵的暗杀目标,包括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为此王亚樵也树敌无数。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王亚樵组织了”铁血锄奸团“依靠暗杀来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并震慑了那些投靠日本的汉奸。

正如前文所说王亚樵的暗杀举动树敌无数,王亚樵的人头甚至被悬赏百万大洋,最终王亚樵死于”兄弟“戴笠之手。

可以说王亚樵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又个性极其鲜明的人,他是一代枭雄,更是上海滩的传奇。


一点点历史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灯红酒绿,莺歌燕舞,是所谓的上流人士的聚集地,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各种势力的驻扎地,除了当时的政府机构,和一些外来的侵略者,还有一大部分就是能控制当地的所谓黑帮。我们在一些抗战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个地方常常会有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在当地享有很大的盛名,为当地创造了不少的经济收入,老百姓们也很服他,在日本人进来后,为了能够尽快的收服民心,他们常常会找当时的当家的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但当时的上海不同,因为最先有外部的势力进来,发展最早,所以这里不像内陆的许多地方单纯,只有一个大家族,一个势力,而是有许多势力混杂,并且在乱世,也给了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往上爬的机会,只要你有胆魄,杜月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都说那时候的上海滩有三亨,我们都知道,加上后来的杜月笙,都是一派,行为做法也都大同小异,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人,叫王亚樵,这个人连上海滩的大佬们都得给面子。名震江湖的斧头帮就是他创建的,我们提起斧头帮的印象就是他们虽然是江湖上的黑帮,但确实做了很多救国的好事。而事实也是如此,在王亚樵的带领下,他们杀叛徒,杀日本人,只要是做了愧对中国人良心的事,都会遭到他们的暗杀,还曾经被人们称为暗杀大王。他们虽然也是江湖上的组织,但与黑帮明显不同的是,他们不搜刮老百姓,不做伤天害理之事,是真正替老百姓撑腰的,王亚樵主张的就是打倒一切强权。 王亚樵原来因为一次暗杀行动,在社会上的影响过大,当时是杀了一个警察厅长,不得已投到卢永祥麾下,因为这个机缘,还与戴笠结成了拜把子的兄弟,但后来兄弟两人成了仇人,是因为蒋介石的关系,他看不惯蒋介石的做法。 其实,他与上海滩的大佬们也有过交集,有一次是因为征船的事情,与杜月笙扯上了关系,然而在斧头帮手拿斧头对峙时,杜月笙也搞不定,最后还请了黄金荣出面才解决,在屡次的交锋中都是以王亚樵胜利结束。 所以说,王亚樵才是真正的老大,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也很是正面,说他抗日有功,虽然在一些小事的处理上有明显的江湖习气,但在大事上能拎得清。


顺哥6的一匹


国民党军统沈醉说过一句话:“人人都害怕魔鬼,但魔鬼害怕王亚樵”。

王亚樵出生于1889年,安徽人,在清朝的环境中长大,参加过科举考试,所以算是文人出身,后来成为黑社会组织的老大,斧头帮的扛把子,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不过从王亚樵的经历来看,似乎骨子里文人气质并不浓厚,江湖义气才是他纵横天下的性格。

辛亥革命的爆发给了王亚樵机会,当时他在合肥集结了一帮老乡,成立合肥革命军,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但孙中山似乎并不信任了,派了一个叫孙品骖(念can)的同盟会会员来接管安徽。两拨人虽都革命,但理念不同而发生了矛盾,孙品骖派部队袭击了王亚樵部队,王亚樵外出躲过一劫,但合肥革命军被孙品骖消灭,王亚樵经安庆到南京,最后逃到上海。

当时的上海鱼龙混杂,什么阶层的人都能在这远东第一城市找到安身立命,生死富贫的机会。在上海王亚樵又是靠着一帮老乡打天下,当时在上海的安徽人组织了一个同乡会(就是一个家乡互助的组织,当时各个省在上海都有类似的组织)。王亚樵给组织配备的武器就是斧头,为维护家乡人在上海的权利,王亚樵带领安徽人拿着斧头跟欺负安徽人的资本家,黑社会等拼斗。“斧头帮”由此而成名。

王亚樵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在他的观念里,管你什么政党,军阀,看不惯就要弄你,看不惯清政府就要造反闹独立,看不惯北洋军阀就想弄死段祺瑞,鄙视张学良也想杀了解气。他以一种黑社会独有的方式暗杀他想杀掉的任何人,跟派别、势力,政权没什么关系。他看不惯就要杀死。

当时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都不愿得罪他,黄金荣警告门徒不许惹王亚樵,杜月笙一直对王亚樵敬而远之,只不过在保护张学良的时候跟王亚樵提过醒,但王亚樵对张学良提了几个条件:1、回东北跟日本人干;2、不回东北的话就自杀以谢天下;3、自己不干又不自杀的话,就把所有身家捐出来抗日。张学良任何一点都做不到,杜月笙自己也没完全把握一定就能保住张学良,所以最后还是劝张学良出国考察完事。至于张啸林,差点被王亚樵炸死,之后也是一直避着他。

当时上海滩黑社会林立,为什么王亚樵就闯出一片天下,主要是跟两件事有关:

1、暗杀:王亚樵当时暗杀的都是一些有身份的显赫之人,当时的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由于和浙江督军卢永祥不和,其子卢小嘉(揍黄金荣的那位公子哥)联系王亚樵在一个浴室门口暗杀了徐国梁;后来王亚樵暗杀了全国建设委员会兼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轮船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

如果说这些人你们不太熟悉的话,那再说几个你们熟悉的,王亚樵在趁蒋介石在庐山开会期间,派人暗杀蒋介石,但因杀手慌乱而未成;派人在火车站暗杀宋子文,但安排得杀手也不认得宋子文,把宋子文的秘书杀了;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结束时,王亚樵安排记者孙凤鸣暗杀蒋介石,但合影时蒋介石没出席,所以对着汪精卫开了三枪;还有就是著名的虹口暗杀,日本人在淞沪会战胜利后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庆祝大会,王亚樵安排朝鲜爱国青年尹奉吉引爆会场炸弹,炸死淞沪会战日军总指挥白川义则大将,日本外相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这些随便一条,都能让王亚樵显迹天下。

2、戴笠:王亚樵的命最终结束在戴笠手中,早期,王亚樵在建立自己队伍的时候与戴笠深交,并拜把子结为兄弟。王亚樵纵横上海,暗杀成名时,戴笠并未有杀他之意,但是王亚樵因与蒋介石反目而暗杀蒋宋,并结交中共反抗国民党,终于让蒋介石忍受不了,开始重金悬赏王亚樵,当时缉拿中共最高层领导的奖金加在一起都没王亚樵的奖金高,但还是抓不住他。最后蒋介石命令戴笠不惜一切代价抓王亚樵,并对戴笠下死命令,两人虽为结拜兄弟,但只能活一个,于是戴笠设圈套,以王亚樵对兄弟重义气的特点,利用王亚樵手下兄弟的妻子生活艰难需要帮助为由,引出王亚樵并当即杀害,王亚樵身中数枪数刀而毙命。

当时王亚樵是准备归顺中共的,在最要紧关头被人出卖而命丧戴笠之手。暗杀成名也最终殁于暗杀,走完传奇一生。纵观王亚樵一生,习惯独来独往,但懂得民族大义。江湖中人却也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特立独行,不受任何约束,虽暗杀无数,但不是滥杀无辜,皆是祸国殃民之人。黑社会组织老大决定了他一生也有不少污点之处,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一些都会被爱国之心,爱国之行所掩盖,瑕不遮瑜,王亚樵是个英雄,是个爱国者!





断眉CC


旧上海滩历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哪一个都是“吼一吼,上海抖三抖”的人物。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告诫手下小混混“见了九爷,绕着走”。军统特务头子沈醉曾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却怕王亚樵。蒋介石曾悬赏100万取王亚樵的人头,当时林彪的人头赏金是10万!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别名王九光,民族英雄。职业:斧头帮帮主、铁血锄奸团团长、民国第一杀手。出生于1889年2月14日。情人节出生本应多点浪漫与柔情,但其一生除了刀光就是剑影。谁给中国制造苦难,他就给谁制造苦难!

一、抗日无罪

1932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王亚樵成立淞沪抗日义勇军,自任司令,配合19路军浴血奋战。淞沪停战后,日本外相重光葵在虹口公园召开“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王亚樵联合朝鲜抗日志士,炸死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炸伤重光葵,庆祝大会变成丧葬大会。

二、杀敌有功

王亚樵率手下斧头帮成员,从安徽杀到上海,从上海杀遍中国,所杀之人皆为独夫民贼,汉奸国贼。1923年11月10日,刺杀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疑犯王亚樵。1928年8月18日,刺杀安徽省建设厅长张秋白,疑犯王亚樵。1930年7月24日,刺杀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疑犯王亚樵。1931年6月14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庐山遭枪击,疑犯王亚樵。1931年7月23日,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疑犯王亚樵。1932年11月10日,国际调查团团长李顿伯爵在上海华懋饭店遇刺,疑犯王亚樵。1935年11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身中三枪,疑犯王亚樵。1935年12月25日,刺杀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疑犯王亚樵。

三、大事不糊涂

王亚樵一生,始终主张拥孙、反蒋、抗日,一开始是同盟会成员,继而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再向共产党靠拢,他希望通过暗杀震动社会、促使变革。王亚樵兼深沉的政治头脑和精湛的军事常识,同时还保留着江湖豪侠的风范,他想凭一已之力,用炸弹和匕首来改变社会的游戏规则。在其生前,积极与延安联系,但壮志未酬身先死!

小节欠检点

王亚樵一生传奇极具个性,早期与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有过工作关系,但王亚樵瞧不起张秋白的为人,曾警告张秋白要永远同他保持一里路的距离。一日,张秋白外出偶遇王亚樵,躲避不及,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王亚樵见之,破口大骂:“混账东西,竟敢跟我走在一条路上”,举起拐杖便打将过去,张秋白抱头鼠窜。

五、英雄不死

屡次逆蒋介石的龙鳞,蒋介石对戴笠下了必杀令:要么提着王亚樵的人头来见我,要么提着自己的人头来见我。戴笠屡次失手,最后想出了一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于是派出手下奶油小生勾搭上了王亚樵一名手下的老婆余婉君。据相关报道,余婉君长相俊俏,生性轻浮,与王亚樵有点瓜田李下。戴笠对余婉君先施以美男计,继而允诺事成后送余去美国留学。估计,余婉君也是胸大无脑类型,同意了刺王计划,从香港来到了王亚樵隐居的梧州,与王续上了前缘。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从李济深家大醉归来,瞒着夫人,不顾手下的阻拦,应余婉君之约来到了梧州水轻东街八号旅馆,躲藏在里面的特务迎面投来一包石灰,王亚樵心知不妙,拼命反抗,但双拳难敌四脚,特务一拥而上,王亚樵身中五枪,被刺四刀,一代豪杰,没有死于日本人之手,反死于国民党的暗算中。因王亚樵屡次逃脱暗算,国民党特务害怕再次中计,剥下王的面皮以便确认,回去向戴笠复命。


梦里歌飞108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江湖上的传说级人物,他的外号是“刺客之王”,“暗杀大王”。王亚樵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但是他从来不随波逐流,而是用他的生命抗衡当时日益衰败的国运。为此,他不惜抛弃一切荣华富贵,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暗杀,敢于向最高层面的势力发起冲锋。按照军统少将大特务沈醉的话说,“人人都害怕魔鬼,而魔鬼害怕王亚樵。”王亚樵就是一个视死如归,连魔鬼都为之胆颤的人物。

性格决定命运,王亚樵的性格就是“绝不妥协”,刚烈的脾气也注定了他的最终悲剧结局。虽然如此,他还是一位英雄,因为他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王亚樵一辈子有过很多身份:起义领袖,军队首脑,黑帮大哥,大商人……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但仇家也有一火车。王亚樵最大的仇家,就是老蒋。

“四一二”之后,很赏识王亚樵的老蒋,打算任命王亚樵为津浦铁路护路总司令,军衔少将,委任书都已经写好了。没想到,王亚樵在公开场合向工人演讲,说不要忘记了总理遗志,打倒军阀,停止内战。这下就得罪了老蒋。老蒋几次抓捕他,都被王亚樵逃脱。由于老蒋拖延抗日,王亚樵还派刺客三次暗杀他。1933年11月1日,王亚樵派遣部下,“晨光社”记者孙凤鸣,打算借着采访国民党开四届全会,同时干掉蒋和汪。由于蒋没有来,孙凤鸣掏出手枪向汪连续开了三枪。其中一枪打中汪的脊椎骨,子弹卡在里面,造成汪从此重疾缠身,并且因此在9年以后死于伤病。

蒋深感威胁,让戴笠想尽一起办法除掉王亚樵。王亚樵最终死于部下的妻子余婉君的出卖,被戴笠的特务暗杀,死于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走完了他快意恩仇而又绝不妥协的传奇人生。

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