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克思崇拜古希臘藝術,同時認為“留戀原始的豐富是幼稚可笑的”


馬克思崇拜古希臘藝術,同時認為“留戀原始的豐富是幼稚可笑的”

(卡爾•馬克思,1818年—1883年,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馬克思青年時期曾從事詩歌戲劇小說的寫作,雖然後來致力於哲學、經濟學的研究,但始終對文學藝術的理論和實踐保持濃厚的興趣。他說,人類童年時代所創造的古希臘藝術至今“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

馬克思分析說,古希臘社會里人與自然關係是樸素的、明朗的,大自然表現得單純、優美和和諧。但是單看這一點是不夠的,古希臘藝術也有崇高性、悲劇性的一面,這是馬克思更為欣賞的一面。古希“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是馬克思最喜歡的詩人,馬克思認為,埃斯庫羅斯筆下的普羅米修斯是“哲學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可見,馬克思也是一個古希臘藝術世界的虔誠崇拜者,但是他不主張向古希臘復歸,在這點上他與人本主義哲學家截然不同。在他看來,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所以藝術不可能在原地踏步不前。


馬克思崇拜古希臘藝術,同時認為“留戀原始的豐富是幼稚可笑的”


古希臘人儘管具有較健全的人性,創造了魅力永存的藝術,但古希臘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畢竟處於不發達階段,他們的活動範圍有限,眼界很狹小。古希臘藝術的廣度和深度不能不受到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它作為人類不成熟時代的產物,顯然還有些“稚氣”。

馬克思認為,人類藝術的發展目標不是向古希臘藝術復歸,而是在更高基礎上發展它,使它更加圓滿和成熟。他預言,人類藝術的真正繁榮不是在古希臘時代,也不是在處於全面異化的資本主義時代,而是在未來的共產主代。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物質財富極大的豐富,人的各種需要毫無例外的得到滿足,人的藝術潛能得到全面的發揮。只有在這個時候,人類才能創造出真正完美的藝術品。因此,他認為,“留戀原始的豐富是幼稚可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