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前几天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女孩的妈妈是高度疑似病例,去医院经过抢救无效死亡。女孩穿着白色羽绒服跟在拉走妈妈的车旁,痛哭追车,一边喊着“妈妈,妈妈~”声声泣血!

还有很多孩子,在这次危机中失去了爸爸或妈妈,父母在走的时候无比眷恋、担心,留下的遗书中看似平淡的嘱咐,却饱含对儿女最深沉、最遗憾的爱。

我不知道,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多少这样的生离死别。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一个女孩的妈妈给她的遗言

我既是母亲,也是女儿,对于这样的生离死别,我甚至连想一下都会觉得呼吸困难。

死亡,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在疾病与灾难面前,生命是这么的渺小而脆弱。

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多,生命还很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陪父母变老,陪儿女长大。却不曾想,有一天,它会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戛然而止,徒留一腔无措、悲怨与遗憾。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无常,是人生的真相,死亡是生命之必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总是“言生讳死”,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

鲁迅曾在杂文《立论》中写过一个讨论生死的情景: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都很高兴。孩子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亲友看。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于是他得到主人的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得到了大家一顿围打。

尽管第二个人说的是大实话,但是因为被认为不吉利,所以不能说。在这样谈“死”色变的意识中,不仅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死亡认知,连成人也无法看透生死的本质。

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

生与死是无法分割的一对连体婴,有生即有死,有死才会向生。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变动与不确定,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死亡。

无论我们如何压制与逃避,恐惧和焦虑,都无法让死亡消失或者阻止它的到来。而直面死亡,接受死亡的存在,积极应对死亡带给我们的情绪压力,才能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可贵,尽最大的可能去找寻生命的意义。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中国古代哲人对生死有着超脱的认知。

有一则小故事:

庄子妻子去世时,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他像个簸箕一样坐在地上边敲盆边唱歌。

其友惠施质问他:好歹是你的妻子,你不哭就算了,竟然还敲盆唱歌,有没有人性啊!

庄子则回答:不是的,我的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是后来想想就不伤心了。因为我妻子的生命本就是从无到有,现在又从有到无,她只是回到了她最初来的地方。这样看来人的生死轮回就像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而我却在嚎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大自然中生命周而复始的规律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

在庄子的生死哲学观中,生命本就是自然的选择,是一场轮回,生与死都应顺其自然。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在儿童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对生命存在与消亡是这样描述的:

“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

"那么,这棵树也要死吗?”

"有一天它也要死。不过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死了到什么地方呢?"

"谁也说不准。这是一个大秘密!”

'‘我们会回到春天去吗? ”

"可能回不去,可是生命一定会回去。”

"这都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我们要飘落下去死掉,我们干吗生长在这里呢? ”

"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死亡教育,本质是在保护孩子

现在的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现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各种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资料、实践课程都日渐丰富,但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迟迟无法开展起来。

这里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家庭和学校的原因。我们的家长很少在孩子面前谈论死亡,特别是从来不带幼小的孩子进灵堂或墓地等“阴气”比较重的地方,怕孩子被吓着。

我们不敢过早的跟孩子谈论死亡,害怕因此而对孩子产生心理创伤。而事实上,国内外有关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均表明,3~4岁的儿童就开始理解悲痛与死亡了。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我记得我儿子大约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托着下巴坐在小板凳上一动也不动用。

我问他:你想什么呢,那么出神?

他说:我在想,我为什么是我?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到哪里去呢?

我愣了一下,说:你这小脑瓜一天天的想得净是些哲学问题啊!

他接着问我:妈妈,你会死吗?

我说:会啊!是人都会死啊!

他立马抱住我,就要哭:妈妈,你不能死,你要永远陪这我。

我哭笑不得:那妈妈不变成老妖精啦!放心吧,妈妈会陪你长大,等你长大了,自己独立了,就不需要妈妈陪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跟儿子关于死亡的第一次探讨啊!

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聊过很多次。四五岁的时候,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真相,现在(9岁)的他,已经可以理解死亡代表着一个生命永远的消失以及这个过程的不可逆性。

当孩子问起“人会不会死”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家长会选择编造一个故事来蒙混过关:例如死亡的人只是睡着了或者他变成小天使飞走了,其实这给孩子对死亡的认知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害怕睡觉,自己不敢睡,也不敢让亲人睡,害怕自己或亲人死去。

心理顾问塔米·路易斯·威尔伯恩表示,“用委婉的方式解释死亡,会令孩子更加困扰和沮丧。”她解释道,“当人们说‘爸爸在天上’或‘爸爸只是睡着了’时,一个年幼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父亲去世这个事实的永久性,甚至可能一直在寻找他,或者期待父亲在某个时候醒来。”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荷兰人对待死亡和哀痛的态度, 是“直接面对, 彻底承受”, 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 。荷兰一位妈妈在孩子爸爸车祸去世时,将事实直接告诉了4岁的儿子,“今天爸爸开车出了事故,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从今天起, 只有妈妈和你了。 明天我们要面对很多很多事情, 比如你爸爸的葬礼, 你要去给爸爸道别。” 孩子或许还不明白死亡的真正意义,但是在妈妈的一再重申下,他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不再对“爸爸可能会回来”抱有期待。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当一个人无法对死亡有一个正确认知时,如果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亲人的死亡,他所面临的只有手足无措和难以面对的巨大的精神创伤。

如果我们一直缺失的“死亡教育”这一课,需要在巨大的创伤中被迫补上的话,对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未免太过惨烈!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他们了解死亡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在面对突发性生命安全事件时,他们才不会手足无措、陷入崩溃。

“死亡教育”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幸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们曾经获得的这些“死亡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从容的面对。

而如何从容面对、“向死而生”,便是“死亡教育”要教给我们的内容。

人只有预先步入死的境界,才能把人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的自我显示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理论。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所谓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由生观死、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并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卢锦珍

死亡认知

孩子对于死亡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此,心理学家们做出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以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对死亡现象理解的认知以及对死亡原因的认知等为前提,提出了儿童的死亡认知阶段论。

最早对儿童死亡认知进行研究的是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最初以4-10岁的儿童为被试对象,提出了儿童对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论。后来的学者以此为框架,根据不同的前提和要素,提出了不同的儿童死亡认知阶段论。

有研究者发现,0 到 1 岁的儿童虽然还不知道死亡,但知道消失,并且会伴随着“消失”产生焦虑和悲痛,对此Faulkner 提出了儿童死亡认知的四阶段论,增加了 0-3 岁,是一个年龄上比较完整的理论模式 :

分离阶段 :约 0 ~ 3 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有强烈的“分离焦虑”。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逐渐形成对“物体永恒性”的认知,是一个从“物体在他面前消失,就是不存在了”到明白“即使看不到某件物体,依然能够感知到物体存在”的一个过程。所以,对于“物体永恒性”认知还不够明确的孩子来说,分离即是消失,他们会因此而感到悲伤和焦虑。

结构性阶段 :约 3 ~ 6 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理解的死亡是 :躺着不动,不说话,不呼吸。他们会在游戏中装死,但是不能理解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暂时的,以为“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所以他们会认为一天当中可以多次体验死的感觉。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功能性阶段 :约 6 ~12 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理解到死亡的部分原因。他们已经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知道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会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比较遥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抽象思考阶段 :12 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思考和判断能力,对死亡可以作出推测与分析。他们知道死是人和其他生命都不可避免的事,在每一个生命体上都会发生,明白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是看成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如何开展对孩子的死亡教育?

虽然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死亡认知”的阶段性划分的比较细致,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把这些分类简化一下,分为学龄前、小学生和中学生,根据各个年龄段所能接受的程度,通过合适的方式,将“死亡教育”穿插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去。

对于学龄前(0~6岁)的孩子来说读绘本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了,可以绘本加影视动画片的形式进行。

中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观看,比如观看电影,学习国学文化、阅读经典名作等,家长对他们能做的是引导和探讨。

家长还可以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对有理解能力的幼儿和孩子进行“事实”教育和引导。

现在,死亡教育在社会上依然进展缓慢,作为能够改变态度,不再避谈“死亡”的家长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面对孩子的好奇,我们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呢?

1、正确描述死亡,并让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

当孩子问到有关死亡的问题时,我们不需要“善意的谎言”,只需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死亡。例如:关于生命体征:心跳停止、呼吸消失、没有温度、失去反应等,关于精神活动 :感情消失、不会思考、没有爱等。

对于儿童所感受到的“他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样”,要明确告诉孩子,不是睡着了,是永远离开了。

对于亲人的“离去”,如果不能正面告知孩子,会让孩子陷入漫长的等待或者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白岩松的一篇文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七岁时,外婆意外中风去世。去世前三天,我被带到她病床前。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外婆已经生命垂危,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被匆匆带去,又被匆匆带走。直到外婆下葬后一个月,我才知道她死了。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我们剥离了孩子体验痛苦的感觉,事实上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我们以为是对他好,但是,不能与亲人告别,是孩子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和伤害。

这样更不利于孩子走出伤痛,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而像荷兰妈妈那样的做法,小男孩知道爸爸去世的真相,没有错过跟爸爸告别,可以跟妈妈一起怀念爸爸,最终小男孩很快接受这个事实,并学会了回忆与纪念爸爸。

2、不回避死亡,耐心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疑问

在孩子第一次提出关于“死亡”的疑问时,很多家长本能的回避或搪塞了,这反而触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认为死亡是一件神秘的、不能谈论的事情。

而对于某件事物而言,孩子越是未知越是恐惧,越是神秘越想去探索。在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对死亡的错误认知。

“由于接触到某些隐藏的、禁忌性的东西,意识、心灵就会受到某种特别的恐惧的影响,这种恐惧指的是对未知事物和神秘世界的恐惧。”——[美]埃里希·弗洛姆《被遗忘的语言》

所以,家长首先要耐心的回答孩子的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恰当的词汇明确表达。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在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小鱼儿就曾在台上突然向胡可发问:“人老了的话,会不会死?”,面对小鱼儿这个意外的发问,胡可选择直面回答,“人都会死的,没关系。”

这个话题引得小鱼儿和安吉抱头痛哭,胡可和沙溢则在事后暖心安慰说:“爸爸妈妈会努力慢点儿变老。”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论死亡》中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比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3、辅助手段

(1)绘本中的死亡认知

绘本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通过绘本中温暖而有趣的故事来给孩子做“死亡教育”的启蒙,再恰当不过了。经典的绘本,不仅对孩子有启发意义,还能弥补成年人小时候的教育缺失

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中,就通过季节的更替,温和地带入了关于一片叶子的生死的讨论,最后赋予了一片叶子最具美好的意义:“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又比如在《獾的礼物》中,当年老的獾离去时,他的朋友通过“回忆”的方式谈论起去世的獾。鼹鼠回忆了“獾教他怎样用一张折纸,剪出一长串鼹鼠的事”,青蛙“回想起他怎样在獾的帮助下,在冰上迈出打滑的第一步”等等,通过回忆,朋友们发现,獾给每个人都留下了离别礼物,他可以永远地活在这些美好的回忆里。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对去世的亲人或朋友进行回忆和怀念,用诉说的方式纪念他们,是面对死亡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只要我们还记得,去世的亲人就不算真正的“死去”。

经典绘本推荐,每一本都有相应的主题,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知死亡。

《外婆住在香水村》[中国台湾]方素珍/文[德]索尼娅·达诺夫斯基/图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美]汤米·狄波拉

《苏菲的杰作》[美]斯安内利/文、[美]戴尔/图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德]阿梅丽·弗里德/文、雅基·格莱亚/图.

《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

《再见了,艾玛奶奶》[日]Atsuko Otsuka/摄影/文.

《长大做个好爷爷》[澳]奈杰尔格雷/文、[英]瓦奈萨卡班/图.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法]克莱特·海林/文、阿利娜·巴文/图.

《猪外婆》玛格丽特·威尔德/文、罗恩布鲁克斯/图.

《麦先生的旅行》[英]吉利斯·蒂伯/文、拉克·瓦勒森/图. .

......

(2)影视作品中的死亡认知与教育

提到影视作品,就绕不过去2017年上映的《寻梦环游记》,这是老少皆宜的一部关于生死的动画电影。

电影呈现了一个跟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天堂,那里绚丽多彩、充满欢乐,像极了尘世间的生活,感觉比尘世还有意思。

只要有人还供奉着亡灵的照片,他们就可以在亡灵节,踩着花瓣回家与亲人团聚。这部电影同样也表达了,只要家人还记得逝去的亲人,他们就永远不会消失。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很多家长带孩子去看,却引发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思考。原来死亡教育并非是血淋漓的,而是可以这样温馨而欢乐的。

影视作品是我们获取死亡认知与教育的途径之一,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影片,跟孩子一起观看,并讨论,引导孩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

2016年,中国推出了一部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用镜头直接记录了人们面对疾病与生死时的情绪反应以及态度,引人深思。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关于生与死的影片推荐,篇幅有限,只列影片名称和上映时间:

《生命时速 紧急救护120》纪录片 [中] 2018

《入殓师》 [日] 2008

《告别之前》[中] 2017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英] 2015

《濒临边缘的人》[法] 2011

《遗愿清单》[美] 2004

《时光驻留》[法] 2005

《死期将至》[波兰] 2005

《爱 Amour》[法/德/奥地利] 2012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英] 2016

......

很多电影虽然不是直接讲生与死,但是关于生死的碰撞与思考,通常会贯穿于影片的故事发展中,影响着人物的抉择与人物命运的走向。

所以,关于死亡教育,是可以随时随地择机进行的。

(3)文学作品中的死亡认知与教育

关于中国人忌讳谈论生死,很多说法将此归因于圣人孔子的言论,例如:“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等等。因为有圣人之言在前,所以中国人不讨论生死。

但哲学讲究辩证思考,对事物的认知要严谨严肃。孔子也曾说过,“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教导子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从这个角度出发,“未知生,焉知死”的意义不是简单的避而不谈,而是,人们连生的意义都还没搞清楚,关于死亡这种我们只能讨论无法实际体验的事,我们又怎会知晓呢。这其实是一种对学术的严肃态度。

古代百姓对于死亡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知识,常常将死亡与鬼神联系在一起,而鬼神之说只是人的臆想,无法证实,对于无法证实的事,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是对“不知为不知”的践行。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论语》中对于死亡有相当通透的见解和表达,例如:

“自古皆有死。”表达了死亡的必然性。

“人皆有兄弟,而我独亡。”表达了生命是自然的选择,人无法选择出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表达了生命的无常,死生都是注定的。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表达了人们无法阻止死亡的脚步,生命就像流水一样,在不分昼夜的逝去。警示人们应当珍惜时间。

孔子在《礼记·祭义》也曾经坦言: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可见,圣人孔子并不是简单的不谈论死亡,而是不谈论不确定的死亡。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

西汉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杨雄,在《法言》一书中曾经说道: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明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李贽,在《焚书·伤逝》中直言: “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一死之不可复生,犹逝之不可复返也。”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中国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那时的诗人大多性格豪放、品行豁达,对于死亡也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歌:

“古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你道生时乐,吾道死时好。”

“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

聚尘。”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等等。

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死亡的讨论与见解: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死之流泉,使生的止水跳跃。死像大海的无限的歌声,日夜冲击着生命的光明岛的四周。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举足十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

关于生死的中外文学作品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那些知识,尚未进行的那些思考,都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来实现。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4、危机下的死亡教育与心理干预

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不说久远的,就说我记忆中经历过的大事:98年洪灾、03年非典、08年大地震、08年雪灾,还有今年的新冠。

我永远都记得温总理曾经在黑板上写下的一个词:“多难兴邦”。

中国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浴火重生,中国人民就是在这一样一次又一次的惨痛中,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投入新生活,让祖国换发新生。

而在这些灾难中失去至亲的人们,亟待死亡教育的介入和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对于正经历这些事情的孩子来说,也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危机中的沉沦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但通过死亡教育却能使人生豁然开朗或坦然面对死亡。——《论死亡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原则导向问题 》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死亡教育让人生更有意义


施太格缪勒说,死亡是作为把人引导至生命的最高峰并使生命第一次具有充分的意义而出现的。

我们通常将死亡视为生命的终点,而事实上,死亡是人生的起点,正因为有死亡的存在,生命是限时的,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无限的潜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死亡教育谈论的是死,向往的是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所以,我们才需要做好死亡的准备,去实现活着的精彩。

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达到那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

一夜之间痛失至亲,孩子最可怜!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我是@素人远兮,在职中医针灸医师,多平台原创作者,关注儿童教育,聚焦成长逻辑,理清家庭关系。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