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誰說三權分立是西方的產物?其實中國早就有了


誰說三權分立是西方的產物?其實中國早就有了


在成功地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圍繞著“如何讓天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個問題,動起了腦筋。

法家的政治理論是皇帝一定要做到大權在握,強幹弱枝,從制度上防止大臣們架空皇帝,威脅皇權,防止各地百姓造反,推翻皇帝。因此圍繞這個核心,秦始皇進行了非常周密的規劃。

首先,大秦帝國是一個單純的郡縣制國家,分全國為36郡,1000多個縣,各地的所有地方官皇帝都可以隨時替換,因此地方上不可能分裂,不會出現諸侯爭霸的情況。

其次,秦始皇很注意搞三權分立。秦代的中央政府就是三權分立的,秦始皇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公,分別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讓他們相互制約,相互牽制。

地方上也是三權分立的。我們說秦代中央下面是郡,郡的長官叫郡守,主要管理郡裡的文官,此外還有兩個長官:郡尉和郡監。郡尉管郡裡的軍事,他直接聽中央的命令,不聽郡守的指揮;郡監管監察和紀檢,也是聽中央的。因此,地方上這三個職務並不相互隸屬、相互牽制。

所以中國的三權分立很早就出現了。有人說,三權分立是西方的產物,其實中國早就有了,而且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不過中國的三權分立和西方的出發點不同,西方的三權分立是為了制約最高權力,而中國不是。


誰說三權分立是西方的產物?其實中國早就有了


秦代在郡之下,還設立了一層層的機構,郡下面是縣,縣下面是鄉,鄉下面是亭,亭下面是裡。裡是最基層的,裡以下,10家為一什,5家為一伍。

這樣,秦代的政治制度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垂直系統,皇帝的權力一竿子插到底,每一個老百姓都被官僚體系控制起來。全國每一個角落,都處在可控狀 態。

接下來,秦始皇突然宣佈,沒收民間一切兵器,什麼刀槍劍戟,都得上交,統一運到咸陽,幹嗎呢?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金人”,金屬塑像。民間因此沒有了武器。

接著,秦始皇又進行了一項大手筆的建設:他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修高速公路,當然在當時不叫高速公路,叫“馳道”,就是馬可以在上面疾馳的大道。當時的高速公路網以首都咸陽為核心,從咸陽出發,向東一直抵達河北和山東,向南一直抵達江蘇、浙江和湖南、湖北。馳道寬50步,即今天的六十多米,建築質量很高,不牢固的地段甚至要用銅樁加固基礎。之所以建設這樣一個高速公路網,當時不是為了發展經濟,秦始皇那時候還沒這個概念,他修馳道主要是出於軍事目的——一旦天下哪個地方有人造反,中央派出的軍隊就可以迅速抵達。

配合“修馳道”工程,秦始皇還有一個“去險阻”工程。什麼叫“去險阻”工程?就是把原來六國修建的軍事要塞全都拆除,目的是防止各地憑著這些要塞險阻來抵抗中央。

當然,在拆險阻的同時,秦始皇又修了一個新的險阻,那就是偉大的萬里長城,他修了一道長長的圍牆,把匈奴擋在北邊。

至此,秦始皇把帝國的“硬件”設施都構建完備了。

接下來,他還要構建“軟件”。因為天下雖然統一了,但人心卻沒有一 統。

為了統一天下人思想,秦始皇決定燒燬天下所有藏書。書讀多了,人的想法就複雜了,不好控制了,所以除了秦國的國史以及一些工具書之外,所有的書都必須在30天之內燒光,30天之後如果誰的家裡查出有書,就會被抓去判刑;敢公開談論詩書的,斬首;敢以古非今、否定今天成就的,滅族。這就是所謂的“焚書坑儒”[1]。


誰說三權分立是西方的產物?其實中國早就有了


因此,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場文化浩劫。周代傳下來的大部分詩書都被毀掉了,只有秦朝官方保留了一個小型圖書館,收藏了一些秦代的歷史書。可惜7年之後,項羽攻入咸陽,又放了一把火,秦帝國的官方圖書館也化為灰燼。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積累了幾千年的寶貴文化遺產,被永遠毀滅了。我們今天還能讀到的先秦古籍,都是倖存下來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部分被永遠消滅了。

做完這一切,秦始皇這才放下心來。現在,大秦帝國的硬件和軟件都更新升級了,已經固若金湯,看不到任何威脅了。他的帝國,傳之萬世,沒有任何問題。

然而秦始皇萬萬不會想到,他死後不過3年,這個帝國就滅亡了。也就是說,大秦帝國從出現到滅亡,不過15年。

這個結果秦始皇絕對想不到,更不知道為什麼。


[1]“焚書坑儒”實際是漢代才出現的一個固定詞組。事實上,秦始皇所坑的大部分都是術士,而且焚書和“坑儒”這兩件事並不是同一年發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