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始终都是雍正最为重要的政敌与对手。特别是在《雍正王朝》中,胤禩与雍正堪称是“一生之敌”,颇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九子夺嫡”期间,八阿哥胤禩在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康熙皇子与诸多朝臣的支持下,表现甚是活跃,而胤禩本人一直以来都是夺位的热门人选。可就是由于其过高的“人气”,引得了康熙皇帝的巨大不满与厌恶,特别是朝中大部分的官员主动选择站在了胤禩一边并对其予以了坚定的支持,这对于康熙皇帝的皇权威严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皇帝非但没有选择八阿哥胤禩继承皇位,反而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压制,以限制胤禩势力的继续扩张。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图片来源与网络)

反观雍正,尽管康熙皇帝对其非常的信任与器重,但是康熙给雍正的要求是希望其成为一介“孤臣”,进而使得雍正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尧、李卫、田文镜等人,再无其他“嫡系”力量,雍正在朝堂上显得形单影只。

​于是,雍正在登基之后,自己可用人才的匮乏以及大多数朝臣都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了其所要面临着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尽管雍正也在想尽办法革新吏治、培养人才队伍,可一直不服气、不满意雍正登基的八阿哥胤禩必然是不会让雍正所如愿的,他依然对雍正进行着阻碍和掣肘,方式方法除了他一贯的以“假仁假义”来邀买人心外,还有便是对于雍正形象的抹黑。

而这在“百官跪迎年羹尧”以及“跪拜孙嘉诚”的两段剧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一句“百官跪迎”,胤禩让雍正“伤敌八百,自损三千”。

“百官跪迎年羹尧”,究竟是谁下得指令,是胤禩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能够在如此重大场合,要求百官如此行事的,有且只有雍正了。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别人真的没有这个胆量,这其中也包括了八阿哥胤禩。

试想下,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如果所行之事违背了制度和礼节,可以说是完全将自己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任何的遮掩,也没有任何可以隐藏自己的地方,进而会为雍正很快的勘破。况且,此时的八阿哥胤禩无疑是雍正的“眼中钉、肉中刺”,雍正做梦都在寻找着胤禩等人的把柄,好有理由将其进行惩治,这一点胤禩不可能不清楚,也就更加不可能是他来擅自发布如此的政令。

于是乎,让百官“跪迎”得胜还朝的年羹尧,只可能是雍正发出了指令,胤禩只是遵照执行而已。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而实际上,雍正此举的目的既是一种炫耀,同时也是对于八阿哥胤禩集团的一种打压与示威。

在此之前,对于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八阿哥胤禩等人可谓是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特别是年羹尧率兵平叛期间进展缓慢,使得国库日益空虚,他们更是等着看雍正的笑话,从而发起“反击”。

可如今,年羹尧从西北得胜回来,不仅仅是帮助雍正稳定了边疆局势,提升了皇权威严,是雍正的皇位愈发稳固,更使得雍正在八阿哥胤禩等人面前彻彻底底的“扬眉吐气”了一把。

一来,年羹尧的成功更多的还是雍正知人善任的结果,在此前雍正错误的任用诺敏和张廷璐让其颜面尽失,而年羹尧的成功无疑是让雍正正面击溃了外界对他用人不当的质疑,为雍正彻底扭转了名声。

二来,此前由于年羹尧迟迟没有平定叛乱,胤禩等人也在等着机会让十四阿哥胤禵重新复出掌兵,进而狠狠的“打脸”雍正,只不过年羹尧的胜利让十四阿哥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也向世人证明少了“八爷党”,雍正一样能够打胜仗。

三来,尽管此时的朝堂上“八爷党”人仍然实力强大,人数众多,可年羹尧的立下如此功勋也让雍正向朝中官员们证明自己培养的“奴才”,能力是更加的突出与卓越,则无疑也整体抬高了雍正这面自己人的地位。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要官员们在午门外“跪迎”年羹尧,并且是要八阿哥胤禩亲自指挥。一方面,这是雍正在昭显自己的知人善任,同时显示的是他自己阵营中的人的功勋与能力;另一方面,让八阿哥胤禩带领着他的“八爷党”,拜倒在年羹尧面前,胤禩颜面会尽失,并且这也是从内心上和精神上,对于“八爷党”官员的一种打击,进而动摇整个“八爷党”的军心。

由此可见,雍正也是希望籍此实现“一箭双雕”的政治目的。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然而,八阿哥胤禩却来了一招“借力打力”,反而让雍正损失更多。

当然这也与雍正过分的“自以为是”密切相关,因为此时的雍正产生了两个巨大的疏漏。

其一,他错误的估计了朝臣的看法,并且是非常单纯的认为,朝臣们会同自己一样,将年羹尧视为朝廷的功臣以及“恩人”一般加以礼遇。殊不知朝臣们对于年羹尧的铺张浪费、过度消耗以及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做法早已经是极度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年羹尧施以如此大礼,必然会为众多内心怀有正义之感的朝臣,特别是诸如孙嘉诚等在内的清流所抵制的。

其二,他错误的估计了年羹尧此时的心境,特别是年羹尧如此的居功自傲、飞扬跋扈,就连雍正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八阿哥胤禩开始了他的“表演”,一连两声“百官跪迎”,既是要激起群臣的不满,同时也是要将年羹尧心中的傲气再度予以抬升,进而使得其更加的为朝臣所不容。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当然,雍正也发现了问题,可既然是自己下达的命令,就是再难受,也要装着无所谓的样子把它继续下去。

好在年羹尧给了雍正足够的面子,没有让雍正下不来台,但是朝臣们对于年羹尧的不满则已经彻底被激发,就连隆科多这样的上书房大臣也对年羹尧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屑,而这其中,八阿哥胤禩可以说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跪拜孙嘉诚”,胤禩让自己与雍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嘉诚为年羹尧所杀,雍正用雷霆手段将年羹尧将为了杭州将军,之后更是一路将其不断贬谪,然而,朝中的御史大夫们貌似并不买账,依然对于年羹尧,甚至是对于雍正怀有极大的怨气。

实际上,雍正对于孙嘉诚的死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如果不是雍正错看了年羹尧,在明知孙嘉诚与年羹尧之间极度不和的情况下,依然安排孙嘉诚前往西北,那么孙嘉诚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但是,最让御史大夫们和朝中官员们寒心的还是雍正此时的态度与做法。

尽管雍正已经将年羹尧予以了贬谪,可是并未将其处死,以至于年羹尧还能“招摇”。而这样的态度也直接导致了朝中的多位重臣,特别是上书房的几位大臣,他们碍于雍正的情面,并且是捉摸不透雍正对于年羹尧的真实态度,故而不敢前往孙嘉诚府上进行吊唁。而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都是担心这样的做法会激怒雍正,或者影响雍正对于年羹尧的处置态度,于是才选择了“逃避”。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然而,胤禩的做法无疑是再一次的“打脸”雍正。

他不仅是一身素装前往孙嘉诚府上,并且是在孙嘉诚的灵位前进行了跪拜,这无疑是给了孙嘉诚极高的礼遇,与雍正的“麻木”以及上书房大臣们的“犹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胤禩或许心中有着对于孙嘉诚的尊敬与推崇,但是他此举更多的还是为了“邀买人心”。

在众多朝臣特别是上书房的众位大臣都碍于雍正的情面、甚至是带着对于年羹尧的一番畏惧情绪而没有前来吊唁的时候,胤禩果断前来,给人的印象便是他不畏强权、不畏强势、坚持公理,这本就与孙嘉诚的精神气节相吻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下,更容易与现场的御史大夫与清流官员们建立同理心,同时也更加容易赢得现场官员们的拥护与支持。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可以说胤禩的这一跪,就让御史们站到了自己的这一边,进一步的孤立了雍正,同时也让雍正处在了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之中,于是雍正在得知胤禩前往祭奠孙嘉诚后,马上松口,让上书房的大臣们前往吊唁。

首先,雍正希望采取如此“亡羊补牢”的措施,以挽回当前不利的舆论环境。

特别是雍正不希望胤禩继续通过这件事情,太高他自己在朝臣中的声望和地位,进而使得更多的官员站在他的身边。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其次,雍正也要打消上书房的这一众朝臣们的内心焦虑。

其实上书房的众位大臣不去吊唁除了碍于雍正的情面与态度,也有着各种的原因。隆科多尽管对于年羹尧有着诸多不满,但是此时已经在雍正的安排下,与年羹尧成为了“一家人”,所以不能表态;至于马齐,由于此前他有着支持胤禩的“前科”,也需要考虑雍正对于自己的看法;而十三阿哥胤祥和张廷玉则是有碍于他们与雍正的关系,担心成为百官“围攻”的对象,进而让自己夹在雍正与朝臣之间,处境便会非常尴尬。

于是,雍正先是打消掉了他们的顾虑,同时也是让他们带去的是自己的同情与哀悼,从而能够将朝臣们不满的情绪予以平息。

再次,雍正也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此之前,雍正对于年羹尧擅杀孙嘉诚一事的态度非常的晦暗,如今这一举动使得雍正的态度变得明朗化,同时他也是在籍此表明自己对于孙嘉诚的同情与惋惜,以及对于年羹尧的愤恨,进而安抚朝臣们的不满情绪。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尽管雍正做出了补救,但是依然没有能够阻碍八阿哥胤禩借此收买人心,以至于胤禩在后面的“科甲朋党案”中,骄傲的喊出:

“八爷党在哪儿,八爷党在天下人的心里。”

由此可见,八阿哥胤禩对于雍正的愤恨与报复,一直就没有停止,而在明面上无法与雍正进行权力抗争的时候,他选择了用这样一套近乎于“挖墙脚”的方式,在不断抹黑雍正,并且将雍正置于负面舆论漩涡的同时,树立自己积极、正面、高大的形象,进而继续将人心拉拢过来为己所用。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然而,在皇权高度集中下的绝对统治力面前,这些举动仅仅是“小聪明”而已,并不能真正撼动雍正的皇权统治根基,而胤禩却已然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他也小看并且是错看了雍正,最终导致了自己悲惨的结局。

雍正王朝:从百官跪迎到跪拜吊唁,原来胤禩一直在给雍正“挖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