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中医养生:一起来学习一些常用的经穴操作技术

针灸技术不止针和灸

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到,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或穴位,来防病治病的。可以说,经络和穴位是我们针灸疗法的主要作用对象。那么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调理我们的经络和穴位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常用的经穴操作技术。

这其中进针后"得气"的反应非常关键。那么什么是"得气"呢?得气古称"气至",现代呢也称为"针感"。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操作:提插捻转】,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灵枢经》有这样描述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也就是说,得气是获得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后是否得气,可以从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医者的手下感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对于医者来说:得气是一种手下沉紧、滞涩、针体颤动、如鱼吞钩饵的感觉;而对于患者来说:得气是一种针刺部位酸、麻、胀、重,或者循着经络传导、扩散的感觉。针刺法相对于其他的方法来说专业性更强一些,需要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才能操作。在针刺的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针刺异常情况。

中医养生:一起来学习一些常用的经穴操作技术

因此,不建议普通人使用针刺法,以免发生意外。其实,刺激经络与穴位,还有其他一些更简单易行的、同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艾灸法。艾灸法是以艾炷、艾条为主要施灸材料,借助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对穴位或者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古语有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总体来说,艾灸相对于针刺来说是一种温补的方法,能够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未病的时候施灸可以防病保健、益寿延年,并使人精力充沛、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意思就是说有些病证使用针刺治疗不一定会起效,可能使用艾灸法更为合适。这就说明了,艾灸法和针刺法同样重要,可以作为针刺法的有效替代。所以也有了"针灸"这个词。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术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调整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拔罐法具有开泄腠理,祛风散寒、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便安全、容易操作、适应证广泛。

刮痧法是以中医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应用光滑的刮痧器具或者手指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刮痧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消肿等功效。从现代医学来看,刮痧可以使局部产生热效应,扩张局部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修复、更新与功能的恢复。

中医养生:一起来学习一些常用的经穴操作技术

刮痧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保健,更重要的是刮痧非常容易学习。按摩是指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通过手法的作用,可以起到调整阴阳、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理筋整复的效果。

按摩可以消除身体的疲惫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更好的改善肌肉的弹性,促进慢性疾病的恢复,并且有利于女性的美容养颜。总而言之,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等方法都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穴位来激发相关经络,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实现经穴养生。除了针刺法,其他的几种方法都是很容易被掌握的。相信经过我们的讲解,大家都可以用来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