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在電視劇《天道》和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大家對葉曉明的屬性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葉曉明,人如其名,全身透露著一種職場上精明。書中這樣說:葉曉明30多歲,白淨的臉上戴著一副普通的近視眼鏡,眉宇之間既有商人的精明又不乏書生的儒雅。此時他正在修理一臺功放機,茶几上擺滿了萬用表、電焊、電子配件和常用工具之類的東西,屋裡有一股松香和焊錫的氣味。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由於經營不善以及對HiFi音響的執著,他的店鋪“雅風發燒音響”也要關門大吉。但是他的店裡面卻有著一行“誓為完美主義音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有代理過國內知名的音響品牌,見過世面,北京也有一定的人脈關係。

而他和丁元英的相識,是因為芮小丹要定製音響,才接觸到丁元英,通過丁元英的音響斷定丁是高人,這個高人的認知讓他不失時機的借了一張唱片,這樣就算有機會和丁在接觸的機會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葉曉明還是很有眼光的,畢竟以他的眼光來看丁元英的音響不是普通玩家可以玩的,他是被丁的音響撞呆了,他還從中判斷出芮小丹和丁元英的關係。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葉曉明把那張穆特小提琴唱片放到茶几上,十分肯定地說:“其實你跟這位丁先生不是朋友,只是熟人,你並不瞭解他。這人是個玩家,絕對不是一般人。”

芮小丹心想:難道我對人的觀察力還不如他?便問:“你怎麼知道?”

葉曉明說:“因為你不懂音響,不知道這裡的道道。都說文如其人,那玩音響的,就是聲如其人,文化、氣度、財力都在裡面了。”

芮小丹問:“怎麼講?”

葉曉明讓芮小丹看著一隻樂聖旗艦音箱解釋說:“他的音箱和這個音箱都是用5吋的喇叭,外觀尺寸相似,但這個音箱只有一個低音、一個高音和4個接線柱,而他的音箱卻有兩個低音、兩個高音和八個接線柱,這就是說,兩對常規的音箱才能做出他的一對音箱,所以他用2臺前級和4臺後級推動。據我所知,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廠家生產這種音箱,也許還沒有這種意識。”

芮小丹問:“這說明什麼?”

葉曉明拍著音箱說:“這麼給你講吧,推它的最高境界是一臺前級,兩臺後級。丁先生的音響表面上看是一套,其實是兩套最高境界的推法在同時工作。這已經不僅僅是音箱和機器增加了一倍的問題了,已經超出了音響技術的範疇,是境界,是氣度。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見微知著葉曉明還是很準確的判斷出丁元英之所以高明的理由,分析的也很準確,雖然他認定丁元英是高人,但是他們之間沒有信任的基礎,或者說沒有任何利益的捆綁,而且他對丁元英的認知基本上僅限於音響這一塊,而對於丁元英本身的學識,甚至私募基金這一塊基本上算是一無所知。這注定他在丁元英的佈局中是可有可無甚至隨時棄掉的可能。儘管他聰明,但是他的智慧和格局,可能還不到。才會有中途退股的事情發生。

而正如丁元英對芮小丹所說:到目前為止,只知道他是一個聰明人,但評價一個人用聰明還是不聰明是不夠的。

這句話完全可以表明,丁元英還沒有打算深入的去了解葉曉明這個人。以丁元英的思辨,當真要徹底瞭解葉曉明,評價他不可能只有“他是個聰明人這句話”!

且丁元英壓根就沒想去了解他,或者說丁也根本不相信葉曉明,如果相信的話,為什麼不把計劃和盤托出,這就是丁不厚道了。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我們來看看這場神話的股東組成,歐陽雪名義上出資100萬,歐陽雪的股份是51%實際出資50萬,葉曉明20%,劉冰13%,馮世傑16%。按這個計算,歐陽雪為葉曉明墊資18.4萬元實際出資7萬,為劉冰墊資13.51萬元實際出資3萬,馮世傑墊資3.32萬元實際出資17萬。歐陽雪是董事長,負責融資和決策,沒有具體管理的分工。葉曉明是總經理,負責全面管理工作。馮世傑和劉冰,具體工作根據不同階段由葉曉明分配。

這裡面實際上真金白銀拿出錢來做事情的只有葉曉明,馮世傑,劉冰。而歐陽雪只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這裡面本身就是在利用這三個人而已,如果沒有這三個人,丁的所謂扶貧,所謂神話,所謂給女人的禮物,也是根本不成立的。

這裡面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丁元英只不過是在利用這三個人在為他所謂的扶貧所謂的禮物而做事情,實際上在丁元英的眼裡,他們就是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人,是可以隨時掉下去的人,而且這和丁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如此的不信任狀態,才會讓丁元英每走一步棋只告訴你怎麼走,卻不告訴你原因,就像劉冰最後說的那樣,你們從來就沒有真誠過。

而葉曉明的退出,最大的原因,也是無法像歐陽雪那樣的相信丁元英,歐陽雪相信丁元英,首先是丁元英最初就已經和她說的很清楚。

丁元英搖搖頭,放下手裡的茶杯說:“用你一個空頭名字做控股股東,通過你取得合法程序的控制權,條件是盈利歸你、虧損歸我。我承諾不因公司的行為而給你帶來任何經濟損失,你承諾不假戲真做和協議保密。”

歐陽雪沒想到,所謂的幫忙原來僅僅是用她一個空頭名字。不出資、不擔風險,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坐收紅利。如果是換一個場合或者換一個對象,她一定不會相信。但她現在面對的是丁元英,是一個有著特殊背景的事件和一個有著特殊需要的人。

歐陽雪問:“這樣的好事,這人為什麼是我?直接用你的名字不行嗎?”

丁元英解釋說:“不行,那就變味兒了,不但吃大戶的心態會使這事很快垮掉,而且我這碗水也不好端了,端得再平也是不平。所以,我和小丹不能有任何經濟利益在裡面。找你幫忙,是因為你同時具備人文背景、出資能力和平等身份三個條件。”

歐陽雪自嘲地一笑說:“看,平等不平等的一動真格就都出來了,掖都掖不住。可這裡邊如果沒有小丹什麼事,你圖什麼?”

丁元英說:“這個問題很現實,相信以後還會有人問,但是我確實很難回答。如果我現實了,就不會有這件現實的事。有了這件現實的事,我就很難回答這個現實的問題。”

歐陽雪說:“這麼繞著多累,你說扶貧不就得了。”但是話音剛落,她自己也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繼而說:“那也不行,人家縣長、書記這些父母官都不著急,你這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扶的哪家子貧,誰信?”

丁元英說:“事物的緣起有很多因素,這個不去論它了。”

歐陽雪思忖著這件事,僅就幫忙而言,這麼簡單的事無須考慮,也無可拒絕,而且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她沉思了片刻說:“這不是壞事,往大里說還是個積德的事。這事與其說大哥讓我幫忙,不如說大哥給我個機會。我相信大哥,但是這種偷偷摸摸的錢我掙不來,要讓我幹就來真的。我不知道需要出多少錢,要是輸不起我就不往前湊了。”

丁元英說:“你的股票本利相加不會低於100萬,所以無論真假,你名下的出資都是100萬,這個必須要有根據。你的資金要到明年5月才能從股市退場,但是公司運作的資金不能等,所以無論真假,你都得先用股票和飯店抵押從北京融資,資金很快就到賬,我給你做擔保方。重要的是法律手續的真實,證明你是真實的投資人。”

歐陽雪說:“股票能掙多少錢我沒想,有多少算多少吧,本來就是外財。但50萬本金是實實在在的,其中有幾萬還是借的,這50萬是我賠得起的底線。我沒別的能耐,就會開飯館,這事成不成我都開我的飯館。我能不能問問,馮世傑他們出多少錢?”

丁元英回答:“他們可能會出一些,但可以忽略,本質上還是需要資本方給他們的股份墊資,如果他們不缺資金就不需要請你們吃棗了。公司運作到高峰期可能需要300萬的資金,那時候是以公司的名義融資,風險底線是公司破產,絕對風險是你名下的100萬和他們可能拿出來的投資,其中你給他們墊資的部分表示他們個人對你的負債。”

歐陽雪說:“賠到底就是股票連本帶利的100萬,還能承受。我說句實在話,這事沒真的假的,就是我實實在在投資,我請大哥給我幫忙還不行嗎?如果真賠了,白紙黑字我決不會有半句怨言。能請到大哥這樣的人幫我理財,我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

天道:葉曉明為什麼會退出?是他的所謂文化屬性決定的麼?

暫且不說沒有風險,就算有風險也就50萬,還是丁元英幫她賺來的,所以他才在葉曉明,劉冰馮世傑退股的時候,雖然生氣不解失望,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擔心,就算格律詩真的垮了,她也沒有任何經濟損失,因為這是她一開始就知道的,而且就算有損失,也就是50萬,而且還是有50萬是丁元英幫她賺的。而且就像他自己說的50萬是她陪得起的底線。

而這一切葉曉明,劉冰,馮世傑一無所知。而是真金白銀連帶負債的去幫丁圓扶貧的神話,這裡面本身的信息不對等,認知的不同,利益的牽絆。換作任何人沒有了互相信任的基礎,在那種時候,肯定都會考慮風險的轉移,趨避厲害是人的本能。和文化屬性真的有關係麼?我看未必。

而丁元英所做的一切佈局,都是以結果倒推招數。他的目的就是想和樂聖合作,至於中間的環節,都是留有變量存在的,包括葉曉明,劉冰,馮世傑退股,可以說丁在一開始就是在準備鑽法律的空白!雖然不能說丁的錯,但是他為了一己之私,只不過給女人的一個禮物,而去毀掉一個民族品牌,不能不說是對他的學識人品的一種侮辱,但是丁元英卻給這件事情披上了一件新文化運動,扶貧之道的外衣。而把最真實的目的掩蓋了起來。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但是一定是真是的麼?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背後的東西。才是我們今天所要做的。

但是縱觀丁元英的佈局思維,確實是相當的高明,把握人性,尋找規律,巧設計謀,心思之縝密,如果不是做這種為一己之私的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的做實事,才是真正讓人傾佩的,他這麼做,只能稱之為梟雄,而不能真正的成為高人。

-----------------------------------------

感謝關注,我是魚樂嗨世界,小人物的視野看世界,你有你的大世界,我有我的小視野。

私信發消息:【天道】,贈送新年禮包,即可免費獲贈本文所提到的《遙遠救世主》電子書!以及免費獲取一份本打開你思維的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