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古代人为什么把结婚的日子,称为入洞房呢?这不是在山洞里结婚?

咱人这一辈子,有四大喜,这洞房花烛夜可就是其中之一啊,小弟弟,小妹妹们忙乎了二十多年,等的可就是这一天啊。

搁过去,但凡过了这一天,这就算是成人了,立了门户,自己个这就成了家里边的顶梁柱,人类的生息繁衍打这起可就开始了。其实人长大了有啥好的,这累不说,操心的事还一大摞,孩子上学等等。

哎!人这辈子就是想办法折腾自己。

这事大家伙都明白,可还是都上杆子想要结婚,组个家庭,这其实也是咱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你不成家的话,不仅你自己心里不踏实,赚的再多,这心里边都空落落的,老爹老妈的心里也跟着不踏实,就感觉这少点什么,心心念念的想抱大孙子,好了,咱拉回话头接着聊

最开始的洞房

古代人为什么把结婚的日子,称为入洞房呢?这不是在山洞里结婚?

那么洞房这词,大家伙都知道,这其实指的是俩人结婚用的新房。那么这地为嘛叫洞房呢?

您要是翻开历史书去瞅,最开始的时候,这洞房其实指的并不是新房,人家指的是幽深豪华的居室。

当年汉武帝那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花费百金从文学大家司马相如手里边够得的《长门赋》里边就提到过洞房,这洞房就不是新房。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这不后来,这洞房到了唐初的时候,还代指过男女之间的那种场所。让小伙伴们更加想不到的是,这洞房居然还指大和尚们的山房。

就这山房还有诗为证,这是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里边的诗: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时读到这的时候,俺着实惊讶了一番,洞房居然还有这种解释,妙哉!

那么这事,直到唐中期,洞房这词就慢慢的代表了婚房,到了宋代的时候,这洞房才慢慢的固定下来成为新房的专有名词。

那么这洞房俩字最初的来源是哪来的呢?

咱这里有一个传说,大家伙听听当着一乐呵。

传说

古代人为什么把结婚的日子,称为入洞房呢?这不是在山洞里结婚?

话说在黄帝时代,咱人还过着群居的生活,那会生产力及其低下,大家伙聚集在一起相互帮撑着过活,也没啥讲究的。

过着群婚的习惯,简单的说今天一对男女瞅对眼了,就搁一块了,过几天俩人又和别人瞅对眼了,这又拆了,就这么个意思。

那么黄帝就有心结束这种不符合礼仪的习惯,他就觉得男女之间,你一旦瞅对眼了,这就必须过一辈子。

那么黄帝为嘛会有这想法呢,因为这群婚制,造成一个结果,就是发生抢婚,这不仅有男抢女的,还有女抢男的,那会女的他也彪悍不是。

那么这事任其发展下去,这就会发生群殴,这就开始打架。

而黄帝那会的制度是部落制,您就想吧,这打的打的,这就能打出仇恨来,这就不利于团结。

古代人为什么把结婚的日子,称为入洞房呢?这不是在山洞里结婚?

那么解决这事也好办,就是让一男一女结成夫妻,可具体如何操作,这就一筹莫展了,大家伙也没个好一点的主意。

这不有一天,黄帝和大臣巡查部落联盟的治安状况。黄帝就发现有一户人家,住了三个洞穴,他们还用石头把这洞口做了处理,留了一个仅能一个人通过洞口,其他地方都用石头给堵死了,说是为了防止野兽的骚扰。

黄帝瞅着这洞穴,一拍大腿就来了主意。

他让瞅对眼的一男一女结婚,结婚的时候就让部落里边的居民来祝贺,其实就是让大家伙认识一下,这俩人今天结婚了。

为了加深印象,然后举行各种仪式,就和咱现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一样,这一通忙乎下来,来祝贺的居民该吃吃该喝喝闹腾,这俩人就算是结婚了。

然后就把这俩人送到一个预先准备好的洞穴,出入就留一个人通过的口子,那么吃饭喝水这都让家里边的人给送,这俩人就呆在里边不出来。

古代人为什么把结婚的日子,称为入洞房呢?这不是在山洞里结婚?

多长时间呢?长一点的三个月,短一点四十来天。干啥呢?

呦!这事可就多了,俩人一起培养感情,还要学会一起生活的基本技能,烧个火啦,做个饭啥的,这都学会了,得,这家里边就把这洞开了,就能出来了。

那么为了区分,让这结过婚的女的,把头发打个结,这意思是,这已经是名花有主了,你们就别打主意了,瞅别的吧,如果敢硬来,部落的规矩就等着你呢?

所以这结婚用的房子,就叫洞房,毕竟最开始这就是个洞不是。

这其实就是个传说,大家伙听着一个乐呵,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