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經歷最波折的皇帝:幼年為帝,少年為臣,青年為僧,老年入獄

在中國歷史上,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許多皇帝之間的經歷也有眾多相似,比如,開國之君通常出身草莽,身經百戰建立了一個王朝。亡國之君,往往無力迴天,最終有的成為歷史的罪人。

但今天這位皇帝,經歷實在有些特殊。幼年成為了皇帝,之後被俘虜,成為了臣子,青年又成為了和尚,老年被關進了大牢。

這位皇帝就是宋恭帝趙顯。

年幼被擁立為皇帝

公元1274年,南宋皇帝宋度宗因為沉溺酒色而死。

此時,正是元朝軍隊大舉進攻之時,這個時候不管誰都皇帝,都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經歷最波折的皇帝:幼年為帝,少年為臣,青年為僧,老年入獄

歷史上的趙顯

歷史選擇了4歲的趙顯,趙顯在謝太后和宰相賈似道的扶持下登上皇位,世稱宋恭帝。皇帝的位置,哪怕是太平盛世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太過沉重。

原因很簡單,4歲正是童年的好時光,應該有大把的時間來玩。而一個小孩兒,卻要被人擺佈,參與無聊甚至他聽不懂的政事。正因為年幼,儘管趙顯是皇帝,但還得由他的母親和祖母垂簾聽政,實際上軍國大權依然在賈似道的手中。

此時的南宋朝廷風雨飄搖,公元1275年,元朝的大軍已經完全奪得中國北方,賈似道率領的三萬大軍又在蕪湖中被元軍打敗。不久迫於全國人民的壓力,謝太后不得不殺死賈似道。

即使這樣,似乎無法改變南宋的敗局。但是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宋朝走向壽終正寢的局面。

公元1276年元軍主帥伯顏率領的元軍兵臨臨安。南宋朝廷求和,因為南宋王朝曾經不止一次地扣留或截殺過元王朝的和平使者,因而元方主帥伯顏對南宋恨之入骨,見南宋恭帝趙顯的求和文書,伯顏冷酷地對宋使說:“汝國戮我行人,故我興師。錢氏納土,李氏出降,皆汝國之法。汝國得天下於小兒,亦失天下於小兒,天道如此,何必多言!”

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軍投降,謝道清太后抱著5歲的小皇帝南宋恭帝出城向元軍投降。南宋亡以後,南宋恭帝趙顯與母親全太后一起被元軍押離臨安,到達元大都。

亡國之君

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通常都很慘。不是被殺,就是自殺,很少能壽終正寢的。趙顯也不例外。

一開始,元朝統治都為了籠絡人心。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授意下,南宋恭帝趙顯被降封為瀛國公,後又被封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皆系虛銜)。


經歷最波折的皇帝:幼年為帝,少年為臣,青年為僧,老年入獄

忽必烈

在外界看來,忽必烈對趙顯確實很仁慈,不僅沒有殺他,還給他安排了官職,這比太多的亡國之君要好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被押北上途中,與南宋恭帝趙顯朝夕相處的安康朱夫人、安定陳才人及兩個宮女不堪忍受元兵的凌辱,自縊而死。死前,留有“不免辱國,倖免辱身”的遺書,這件事對南宋恭帝趙顯的刺激較大。

本以為,趙顯可以這樣安穩度過一生。但公元1288年12月的一天,上早朝時,元世祖忽必烈忽然傳下旨意:令瀛國公趙顯自盡。

這令趙顯感覺十分害怕,畢竟他一向謹小慎微,從未敢有任何不滿情緒。

事實上,忽必烈的理由也很牽強:頭天晚上,元世祖忽必烈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元世祖忽必烈夢見有一條小金龍,張牙舞爪纏住了忽必烈的金鑾寶殿的支柱,而且越纏越緊,看看要將玉柱弄斷。夢可能是無意識的,但做夢的人卻留了心。

第二天,時已為元臣,受封為瀛國公的趙顯隨文武群臣早朝,恰好站在元世祖忽必烈夢中所見盤龍的龍柱下。“前朝天子”、“金龍”、“盤龍柱”這幾樣東西這般巧合,使一向相信因果報應的元世祖忽必烈感到十分忌諱。《周易》中“潛龍匆用”一語又浮現心頭,是以有了前文所述的一幕。

為活命選擇出家

為了求生,趙顯“乞從釋,號合尊大師,往西天受佛法”。

公元1288年12月,在元世祖忽必烈派人“保護”下,趙顯離開元大都,前往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吐蕃,習學佛法。

南宋恭帝趙顯長途跋涉以後,來到目的地薩迦大寺。出家後南宋恭帝趙顯更名為合尊法師,又號木波講師,開始了漫長的僧侶生活。

當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西藏一代高僧,為佛教界做出了許多貢獻,翻譯了不少佛教經文。


經歷最波折的皇帝:幼年為帝,少年為臣,青年為僧,老年入獄

影視劇中的趙顯

後人有詩嘆曰:“斟破紅塵景不長,黃袍已改舊時裝。可憐昔時天之子,獨臥青燈古佛旁。”

到至治三年(1323)四月,他平靜地死了,享年54歲。算下來,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間再也沒有踏入魂牽夢繞的江南故鄉!

後來趙顯因為一首寫梅花的詩,皇帝發現,認為他有對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這觸犯了當時的文字獄。提到文字獄都會想到最厲害的是清代,其實在元朝也有著文字獄的典型案件,趙顯就是其中一個,他因此詩鋃鐺入獄,最後慘遭賜死,從而結束了他這個“傳奇”的一生,享年5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