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认为人寿保险是骗人的吗?

邢尊刚


现在大家对保险这一块的意识都有所加强,都希望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多一份保障,对保险都保证一种半信半疑的心态,但我觉得保险这一块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

从国外的人均保险占有率来对比国内的话,可以看到外国很多人几乎有着好几份保险,这跟他们国民保险意识这一块是离不开的,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保险的信任,而信任的来源自然就是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这一块了。

其实我们的顾虑无非来自两点。首先,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我们在买了保险之后,如果我们的代理人离职了该保险公司,那么我们的保单就会成为孤儿单,在需要理赔时,没有自己的代理人进行相关手续办理。其次就是很多保险公司在招收保险代理人时,门槛放的较低,很多代理人都是在相关的一些简单培训后就拿了工号上岗的,在相关的保险专业知识上有所缺乏,可能在给受理人介绍相关保险事项时存在出入,导致受理人买了保险,但是在相关理赔上,却发现无法理赔等。

保险本身没有什么,主要的是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选择一家好的保险公司和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并且在跟保险代理人咨询时,应该如实告知自己的情况,让代理人给你推荐合适你的险种,并为你做好计划书。


虹程客栈


都已经2020年了,请认真对待买保险这个事,因为他不仅不是骗人的,还能在有很多极端风险出现的时候帮助到你。

保险的起源,历史已经证明保险不是骗人的

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在一家咖啡馆创建了以“劳埃德”命名的保险公司,最初的业务是海运保险,后来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如今的劳埃德保险已经是行业中名气最大、信誉最好、资金雄厚的险企,成立至今已经超过300年。


再看国内的保险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成立于1949年10月。其后暂停业务20多年,于1980年复业重开。1985年3月3日,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开始指引国内保险业务的发展。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代替原暂行条例,我国开始有了第一步保险法,并经多次修正后,形成了现行的2015年版保险法,包含了保险合同管理;保险公司的成立、经营规则;保险代理人和保险中介;保险业监督管理等全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后,约定的利益能够得到履行。


不论国外的保险公司,就算是国内保险公司,有的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时间的放大镜下,任何不科学、骗人的事都足以被发现,被消灭。国家也更不会颁布保险法来规范保险行业的发展,也不会成立专业的监管部门来监督。


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看保险的可靠性

经常会在各大网站会看到新闻,特别是在自媒体盛行的当前的时代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某些拒赔的安全被渲染或隐去过多细节被展现在公众面前,很让人容易产生保险好买不好赔的错觉。但是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公布理赔年报,理报年报中会总结当年度的具体的理赔数据,包括理赔金额、受理速度以及本年度的10大理赔案例,有些公司统计的较细的甚至会公布获赔率。比如2019年的我看到的几分有获赔率报告的理赔年报里,获赔率都在97%以上,受理到支付时间都在2天以内,甚至是上千万的赔付也存在,所以说保险被拒赔的情况才是真正的少数,而且都在各种特殊的原因。

以下是平安人寿2019年理赔年报中部分理赔数据


下图是部分保险公司的获赔率和件均赔付时效


请认真对待买保险这件事,因为涉及你的利益

保险实际是一份合同,而且是一份附合合同,即由保险公司拟定出合同的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投保人只能做出是否参保的决定。如同签属任何合同一样,我们都应该在签属前了解合同内容,哪些保,哪些不保。这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一种态度。


同时,签属保险合同需要遵守最大诚信原则,每一份保险都是按标准体(即健康人群,职业类型不属于高危风险等)做为定价依据。当个体的实际情况与定价基础存在较大偏差时,会提高承保风险,因此保险公司是有权选择拒保、加费承保、除外承保、延后承保。但投保时对这些可能造成承保风险加大的事项做了隐瞒,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自然有权拒赔。


总结来说,保险并不难赔,因此在投保时做好把控,从源头截断拒赔风险,保险就能真正为你的家庭保驾护航。买保险是件严肃事,请认真对待!


汇知保


首先要强掉,保险本身不是骗人的。

我在大学时期辅修金融学,学的保险。这个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大家对未来的风险做一个保障。正因为这个风险只是一个小概率,保险公司拿大多数人的钱去保障少数发生保险需求的人群,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然而,在中国的大保险环境下,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家对保险业的不理解,不赞同,甚至抵触。

第一:上保险容易,理赔难。这一点主要是源于买保险的时候天花乱坠,其中不包括的内容没有解释清楚。而且,国内保险很多都没有提提交体检报告,但是被保险人在医院检查的记录事后是可以被查出来的。

第二:保险经纪人的水平参差不齐。保险公司现在主要采用人海战术,上岗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很多从业人员还没有系统培训就开始兜售保险,自己学艺不精,怎么能跟被保险人解释清楚呢?

第三:现在的保险主推消费型产品少,多是储蓄型产品,占用资金大。有保险公司和业务员都只推荐提成丰厚的产品,并不是真的为客户考虑,打造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导致客户买完保险,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本人生完孩子给孩子上了某保险公司的保险,每年存5000,目前就有上当的感觉,保险金额小,资金缩水严重。不过,我还在考察其他的保险品种。个人觉得,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阶层,压力山大,家庭保障还是必须要有的。只是这次我一定会慎重选择。


崔崔72058374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保险都是骗人的“?

一、不知道买了些什么。很正常,人民群众基本没有保险概念和意识,只有听人胡说八道,大家都很忙,如果靠人情就能让你签单,干嘛要跟你做保险科普呢?当然,监管不到位,也是有的。

二、出险了不赔。实际上,拒赔是很正常的,因为保险都是有条件的,但是前面就说到了,投保人很多时候连条款都不看,也不知道到底保什么,不保什么,代理人也没讲清楚,加上国内有些保险的条款,确实有些不够人性化(但也在进步),所以,“买什么保险,买了又不赔!”就这么流行。我就见过用年金险保单来理赔意外险的人。这个问题,随着市场的成熟,慢慢会好的。

三、收益达不到预期。这也是保险公司、从业者和客户共同的锅,把保险当投资工具,想着赚钱,而不是保障,一般情况,买投资型保险,慎之又慎,当然,比起p2p,还是好一些的。

四、忽忽悠悠就买了。保险公司为了短期利益,有很多促销办法,比如银保,去银行存钱,跟你说有个收益更高的,其实就是万能险。接个电话,不忍拒绝,就买了电销产品。


小蜗牛保险理财


先把观点摆出来,那就是人寿保险不是骗人的,而且是合理必须的,但是如果把它卖给不合适的人,就会让投保人觉得没啥用。

第一个,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人寿保险

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简称寿险,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且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寿险又可以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第二个,人寿保险能干什么?

活着拿不到钱,死了把钱赔别给人,这样的保险合算么?

那要看你怎么来理解,如果你认为自己一生只跟自己有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去之后那管他大浪滔天,我觉得确实没有必要考虑寿险。

但是,对于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人来讲,家庭责任,特别是一旦提前离世造成的未尽责任,才是购买寿险(定期寿险)的主要驱动力,这个时候高杠杆的定期寿险赔付可以帮助家庭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终身寿险兼具保障、储蓄、养老、资产传承与分配,在家庭财务配置规划里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个,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购买

比如孩子,比如老人,或上述风险不存在的人。

保险只对需要的人有意义

第四个,保险合同的本质是法律合同,民事合同的前提是公平。

在签订合同之前,你有充分的权利决定签与不签,签完之后大家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


河南明亚经纪人刘校辉


人们都认为保险公司没骗人,这正是保险公司骗人高绝之处。让你看穿了就骗不了你们了。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当发现上当时永远都是保险业务的错,保险公司永远白纸黑字没骗你。为什么?因为它们在唱双簧戏!

告诉你,保险从业人员在入职时永远没有人教他学习保险条款,而是教学话术骗人买保险。只要一买就上当受骗,分红险永远比不上存银行,死后本金打官司才能要回,什么三代受益?全是鬼话!孙孑那代永远要不回钱!!!健康险不死不残不赔!就是死了也一样走法院打赢才行。这是个赔付过程!!!


朝1745292


保险咬文嚼字连律师都看不懂,何况是卖保险的,人寿保险存在一下不靠谱现象,

1 病种类的繁多保险合同一本书绝对是列不完的那么就会出现合同中没有的病症拒赔

2 保险的规定过于老化打个比方 保险对心脏病的赔偿仅限于老一代的治疗方案也就是开胸手术,现在介入手术也能更安全的治疗,可是这种手术不在理赔范围内,也就是说所的疾病在保险签合同里但是治疗方法也是拒赔理由之一

3 保险合同的局限性中途停缴所交费用无法退回,对强制储蓄型的保险是霸王条款,严重影响群众利益关系。


专修豪华车


这个命题不成立,或者说不够精确。保险本身并不会骗人,它的实物状态就是一本合同。不同的保险产品有不同的用途。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对了保险它还会骗人吗?问题真正在于我国保险业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却在服务上脱节了。具体表现就是从业者不够职业化和专业化(这跟行业风气有很大关系,重业务不重选材与素质培训!),心态和技能都不足以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售前、售中、售后)。保险业最基本的形态是线型模式(售前、售中、售后),可现实是很多情况下售前售中做不好(甚至有误导浮夸),售后直接缺失就像小卖部卖了一瓶水!从业者展业时代表的是自己公司,往大了说代表的是行业。所以有人会感觉保险是骗人的,保险本身并不会骗人,只有人骗人!当然,现在监管越来越趋于严厉,整个行业也在反思这一系列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保险更好的服务大众。为了责任的担当与幸福的延续,希望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保险这一风险转嫁工具,保险真的可以让生活更幸福。


恒生丁一


保险骗人不骗人不知道,反正他们让你买保险是为了他们赚钱,业务员说的好是为了多拉客户他提成多,没有一个业务员真正想着他让你入了保险是真的对你有个保障,因为也许你交了不久他就不干了的越干,更不用说到了你领取保障的时候他还能不能帮上你。

去年春天人寿保险还以抽奖得到金碗的名义,让你去领金碗,说是一个地区500名额,实际去了一看,就是一批忽悠500名额去还差不多,所谓的金晚就是镀了层金色的大碗而已,我连要也没有要。所以擦亮自己的眼镜,根据自己的状况,理性选择,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种赌的心里和依靠


农机配件


我简单讲三点,一人寿保险合同是非常严谨的合同,保险人和投保人一旦签立了合约,双方必须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二保险公司的运营及产品的发布都必须经过银保监会的监督监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经营人寿保险的公司除非合并或者分立不得擅自解散。所以购买了人寿保险的客户大可放心,您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只要符合合同中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就得必须承担,不存在骗人之说。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担心保险是骗人的呢,是由于部分业务员不专业或者不诚信,没有正确的帮助客户做合理的保障规划,并且以个人业绩为目标,过分夸大产品的保障责任,导致客户的权益受到损害。买保险一定要找专业诚信的业务员购买,不能因为是朋友或者亲戚关系就找他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