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非应届生能进国企么?

Basin丶视频小达人


非常肯定的告诉你,能。

我原单位就是国企,除了每年固定的校招外,其他人才补给都是通过社会招聘,进来的人里,有不少就是从私营企业过来的。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招聘的形式上来说,不外乎校招和社招两部分。国企自然也不例外。当然,某种特殊情况下,部分企业会在某些时段停掉社会招聘。比如我现在在的国企,因为合并后人员总体饱和,社招就暂停了。但也只是暂停,未来有需要时候会重新开启。

社会招聘相对于校园招聘来说,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时间上灵活,有需要时候可以随时发起招聘,不像校招时间上较为固定,错过了就只能等下一年;

二是招来的人员经验成熟,容易上手;

三是能满足企业各种层次人才的招聘需要。比如招聘中层高层管理人员,只能通过社招。

那么,问题也来了,凡是两面性,社会招聘对人员素质、经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在社会招聘中胜出,找到心仪的岗位,那就需要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经验。

有国企经验的人员,可能会在应聘中有点优势,比如更能适应国企文化和制度等等,但是,最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能力到位了,没有企业会将你拒之门外。


闻知


题主问,非应届生可以进国企么?

作为答主,我的回答是通过社招这一途径是可以进去的。

国有企业大范围招人,有两块途径。第1块就是校招;第2块就是社招。说到国有企业,大家肯定会谈福利待遇,肯定会谈带中字头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排名靠前的国有企业。这些带中字头的央企待遇比其他国有企业的待遇都好。比如说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电网,中国烟草等等。

其主要工资的结构组成会有以下几部分:基本工资十绩效奖金十通话补贴十劳保用品十住房补贴十五险一金。定期还会有季度奖金和年终奖金等等。

所谓校招就是在毕业生在毕业的前夕,国有企业到学校招人。由学校派发派遣证,如果通过校招后。国有企业就会收走该毕业生的派遣证。此时该应届毕业生就无法再另外到其他企业就职。此时该国有企业会与毕业生签订一个实习培训和就业的劳动就业合同书。他的优点是,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单位可以就业。这也是毕业学校希望看到的,因为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关系。今后对母校的声誉和以后在招该专业学生时可以起到宣传和带动作用。

缺点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可能该企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有的企业表面上谈的跟你有编制的。谁知进去以后跟你谈第三方劳务合同。成为了派遣制员工。而此时你想参加其他国有企业的招聘工作,却无法实现。耽误了毕业生宝贵的时间。


题主可能已经出学校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了。或者说在已经在社会上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

非应届生与应届毕业生进国企,有以下二个不同特点:

1,国有企业对校招与社招的培养方式、培养模式不同。国有企业到毕业学校去招毕业生。目的是想选用那些资质条件比较好。专业对口。用工量和需求较大的岗位。因为是同一学校的学生,用工单位对这一块劳动者便于好培训和管理。通过实习和培训,可以发现哪些应届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很强,思维能力很强,工作能力很强。如果需要管理层的,可以在里面进行选任提拔。他是该公司后备储备干部的摇篮和选拔基地。

而社会招聘,企业对该任职岗位的求职者直接提出自己的用人需求。不希望对该劳动者身上产生过多的培训费用。上岗后可以直接发挥能量和热量的。

2、校招的应届毕业生,工资待遇靠逐步晋升和公司的完善的薪酬福利系统。因为校招都还是新人,没有与企业谈判的资质。只能被动接受企业薪酬和福利待遇。

社招福利系统,靠自己的谈判和议价来争取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对希望达到的薪酬数目和福利待遇要求,可以直接提出来并写进劳动合同书里面。

相同点是:都是给国有企业打工。当你进到国有企业,你会发现不管是通过校招还是通过社招,这都不是唯一的两种途径。甚至还有其他途径进入的,比如熟人介绍,和领导岗位亲戚带进来的。甚至于还有其他兄弟单位调入的。在国有企业,从技术岗位到最高层的管理岗位,你会发现都是在为该企业打工,为国家打工。即使是最高层的总经理,也是这种情况,但因为稳定和人脉相对固定。工资等福利待遇也不错。如果你不主动提出来辞职,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是炒掉你的。所以在国企里面工作,幸福感还是会有一点的!


袁虎法律写作


非应届生进入国企是相对比较困难的,我是应届生参加校招进去的,我们那一批大概了三十人左右,其中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只有几个往届生,并且全是关系户。

作为往届生进入国企,说实话真的很难,除非你特别有能力,有很出色的履历,那几率会大一点。

不管是国企还是其他公司,想进入内部,首先公司要有人员需求,也就是所谓的HC,人员编制。如果没有这个再有能力也是白搭。

其次,进去国企,事业单位,最好是里面的人员推荐进去胜算比较大,主要国企的文化,关系文化,除这方面外,一般公司招人也比较倾向于内部推荐,因为被推荐人相对比较稳定为人也靠谱。所以想进入国企如果有内部推荐是最好。

最后,不管哪家公司都希望你是能做事儿的,有能力胜任工作岗位的,这个是建立在无背景的基础上必须具备的能力。虽然关系也代表一种能力,但当你不具备时就应该比别人更努力。

进入国企是比较难,但也是有方式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


原子不加蛋


首先告诉你肯定的答案,非应届生可以进国企。我就是社招进入国企的。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调整,现在的国企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员工靠编制。目前国企都陆陆续续的进行了改革,遵从市场规律。

目前的国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是独立的盈利性组织,招聘人员主要看应聘人员的工作适应能力及招聘岗位需求数量,与是否应届没有直接的关系。跟一般职场一样,需要靠自己能力,而不是编制,铁饭碗的时代。

当然,毕竟国企都很大,历史遗留的痕迹可能并没有在体制改革中完全改变过来,仍然存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弊端,但我相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终究会被淘汰。

所以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国企招聘不分是否应届非应届。



老歪说


别多想,国企不是你想的那麽高大上。社招也是很容易进去的。但是看公司,因为有的公司编制有限,想招也没有办法招聘。根据我呆过的几个国企来看,社招基本上都是部门主任,主管,甚至一些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级别的多点,普通员工基本上校招,所以要求工作经验比较长,注意是与招聘方向一致的工作经验。本科起码10年,硕士5年。

国企不是大家想的那个国企了,也在改革,进来了你就想出去。


失落的俄罗斯电影


可以,但是机会比应届生小得多,而且身份不一样,应届生可以解决正式身份,往届生一般只能以社会化身份进去,甚至以劳务派遣身份。社会化身份也签劳动合同,在法律上和正式职工一样,做的好的国企也会给评职称,同工同酬,但是遇到事情,仍然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要求缩减用工人数时,社会化人员首当其冲被裁,而正式员工永远不会被裁。跟被裁相比,某些待遇上的差别那都是小事了。社会化用工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要等有名额时才行,数量不多。


分享平静的日子


毕业个1 ,2 年,公开招聘店那种基本没可能,但是会有个别岗位留给关系户,毕业个15 20 年的,也会有机会,现在国企改制,很多班子副职会招聘行业大佬。


持久弟


当然招了……只是应届比例比较大


cherish默


大家为什么把国有企业看得那么高大上,终归到底是不知道国企的定义,建议大家还是去百度一下国企的定义吧


单身ing1821731942


作为过来人,简单干脆回答这个问题吧。非应届生想进入较好的国企(特别是央企),门虽然是开着的,但门缝很窄,要么是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要么是社会化人才、要么是需要解决关系的“特殊人才”(反正要给你按一个人才的名头)。忠告,能校招一定校招进来,除非是你特殊人才,普通人员不太好进优质国企(偏远一线、工资待遇低的除外)。

第一,国企(特别是央企)招人非常谨慎,一般不愿意招往届生,主要是防范被群众骂“搞不正之风”。

有的领导为了避嫌,宁愿不招,也避免被人质疑“捞好处”,这是民间的思维定势。许多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国企(比如主要的一些央企),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嫌,早就关闭了社招入口,根本不开这个口子。所以,应届生要抓住校招的机会,不要拖到社招。

第二,国企(特别是央企)补充“新生力量”的主渠道,依然是以应届生为主渠道、社会化招聘为补充渠道。

程序是:各下级单位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上报需求计划,人力资源部统筹,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有的严谨的要经过党委会审议招生计划。然后发布招生公告,组织专业招聘人员到大学宣讲,组织笔试面试,按照1:3到1:6的比例,制定拟招生的方案,再次提交办公会审议,公示,签协议,报到,入职教育,分配岗位锻炼。

尤其是招聘环节,相对来说,比较公开透明,监督人员会全程监督,有的央企还要全程录像。目的,就是堵住大家猜忌的议论。当然了,暗箱运作现象是有的,真正的关系户,已经私下运行好了,就算录像也是找不到毛病的。

第三,国企(特别是央企)不愿意招往届生,还涉及落户等实际问题。

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还牵扯到落户的问题。应届生和海龟2年也算应届生,可以享受落户政策。人力资源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往届生,错过了落户政策,人力资源不愿意招,主要还是因为往届生没有户口,心理不平衡,工作不安定。反正应届生都是乌央乌央的求着来,何必招往届生这个麻烦呢?有的往届生都已经工作一两年了,社保关系迁移、档案转移,都是一堆头疼事,没人愿意招惹这个麻烦。

第四,国企也招往届生,严格意义上不叫往届生,而是叫社会化成熟人才。

所谓往届生,就是当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还有那种已经工作一两年的往届生,是最不受欢迎的。当初校招你不来,看不上我们,工作一两年才知道国企好,对不起,我们还不稀罕了呢。国企的社招,我们通常叫做招聘社会成熟人才,主要分为四类:

一类是:国企急需的专业人才,喜欢招那些有成熟经验和过硬技术的专业人才,注意,不是往届生的概念。

二类是:国企内部无法调剂的专业人才。比如,一些国企开始走出去,搞国际化合作,这类人才,国企内部以前没有储备,也没有相近的专业可以转型,只能从社会上招聘。

三类是:国企现在开始开拓市场,市场化的人才比较少。比如,某国企成立电商,开始做电商,内部没人懂市场化运作啊,只能从市场上高薪招聘。

四类是:国企的偏远一线、偏远工程,自己的子女也不愿意去,关系户更不愿意去,应届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干脆招社会化的往届生。因为往届生已经掉了身价,只能接受偏远岗位。

第五,往届生要加入国企,特别要注意三个大坑。

国企对待正式员工和其他用工形式是不一样待遇的。国企目前,依然实行工资总额和定员定岗定编管理。所以,许多社招,用人模式比较灵活。

一是要注意第三方派遣等形式。比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定向服务等用人模式。记住,你虽然在国企工作,其实,你的名单不在国企人员花名册里,你的档案关系、人事关系、社保关系、退休关系都在国企。

二是要注意合资公司派驻等用人形式。比如,国企没有编制,找一个合资工资招聘,然后以派驻形式到国企工作。你虽然在国企工作,但与国企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三是要注意业务外包等形式。比如,一些国企把市场化运作的部分,进行了外包。某国企成立跨境电商,这个领域不熟悉,也害怕担风险,往往把这个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打理。表面上是国企的项目,实际上用人不是国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