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明溪福西村——王族遺風漫書香

明溪福西村——王族遺風漫書香

福西村

明溪縣胡坊鎮福西村距鎮政府所在地約7.5公里,距縣城所在地約15公里。村子小,村尾可以隱約聽得見村頭的犬吠,村民百分之八十都姓王。村莊最鼎盛時期,住戶也不過百餘戶,人口四百人左右。現在村裡留守人口不超過七十人,三分之二的村民已年過古稀。這裡的重教興學之風盛行,村民都以讀書為榮,即使家境貧寒,也會傾其所有供子女上學讀書,讀書成了他們改變命運、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

明溪福西村——王族遺風漫書香

家譜記載著一個氏族的歷史

淵源悠久書香綿長

福西村地處偏僻,四面環山,清溪似帶,如此閉塞的一個小山村,為何重教興學尤顯突出?這有什麼樣的淵源呢?追古溯源,打開《王氏家譜》,在那一頁頁發黃的扉頁、一個個繁雜的文字、一排排陌生的名字裡,在王家先祖那些塵封的往事裡尋找答案。

福西村的歷史要追溯到南唐時期。約公元939年,八閩始祖閩太宗王審知的孫子閩康宗王繼鵬在位年間,王子王孫們遭到了一場血腥殘殺,閩康宗王次子(昌公,字承信)為了保存王族血脈,微服西潛邵武潘漈溝,其長子夷公(王氏第九十四世祖)遷移到了清流邱山(當時隸屬清流版圖,後隸屬歸化),也就是現在的胡坊鄉福西村。從此,他們辛勤耕耘,置產業,讀詩書,過著自給自足的歸隱生活。

元朝年間,支祖九三公(公元1228-1299,王氏第一百世祖,王審知第十世孫),名諱仕寧,居於福西洋曲坑垇,性仁孝廉,好佈施,以鄉賢推孝廉,後舉文林郎,時任元朝連城縣令(王氏家譜多處記載,連城縣誌卻無法考證)。此公廣施德政,倡導孝行知事,讀詩書守禮儀,深得連城人民的愛戴,後因政事多變,歸隱山林。九三育六子,除長子甲一居守福西洋外,其他兄弟分別遷居三明巖前、莘口等地,系明溪、莘口、荊東、荊西、巖前王氏始祖,後裔分佈三明、漳州、廣東、臺灣等地。

九三公死後與妻合葬於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陵園設計奇特,規模宏大,佔地約兩萬平方米。冢依宋制,磚砌數重,墳前砌階百級,俗稱“百階冢”,是福建省迄今發現的宋元之際規模最大的古陵園。2009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氏子孫為了紀念他,在福西建了一座“九三公祠”,佔地約一千平方米,祠堂高柱飛簷,斗拱廊柱、大氣宏偉、華麗典雅。七百年的風吹雨打加上20世紀七十年代“破四舊”,全部被毀壞,八十年代在原址重建了簡易的王家祠堂。祠堂邊那棵倖存的古樹,枝丫交錯,藤蔓纏繞,見證著它的變遷。祠堂祭壇上僅留一鼎古老的香爐,爐壁四周刻痕已風化得有些模糊,“九三公祠”四個字卻清晰可辨。

清朝年間,成彩公(公元1740-1816,王氏第一百一十七世祖)對讀書尤為重視。家譜清晰記載:“生平酷愛讀書人士,見文人學士輒肅然起敬,當為子弟迎師,教育稍長,令其負笈從遊,故弟子率皆端方俊拔,為鄉間翹楚,今長公郎修鱗養翮,行將驤首,以赴風雲矣”。這段話詳細生動記載了王氏先祖成彩公如何尊師重教。

福西村之名由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地名記載“清流邱山”,多次版圖規劃後隸屬歸化,也就是明溪縣。查閱了民國《明溪縣誌》《胡坊區志》,發現明溪建縣時(公元1470年),已名“福西”。也曾查閱清流《嘉靖縣誌》,因歸上裡時已劃歸化,該志無相關記述。《明溪縣誌》記載“村位於西,開闊向陽,居人有福,故名福西”。關於“村位於西”的考證,推測是昌公父子當年避難,微服西潛,相對於閩王的居住地福州而言。王族後裔隱匿於此,倖免於一場血腥屠殺,繁衍子孫,福澤綿長,真可謂居人有福。在明溪方言裡,福西有一個別名“苦山洋”,仔細思量,也許就是所謂的“邱山洋”,在明溪方言裡“邱”和“苦”這兩個字諧音罷了。

王族遺風書香永存

王氏家族,從昌公、夷公、九三公、成彩公,到我輩(王氏第一百二十四世子孫),雖身處鄉野,物資匱乏,仍推崇教育,鼓勵讀書,一如既往遵循著“詩書傳禮”的家規。《王氏家譜》家規第八條:“獎讀書以傳詩禮:吾族世代詩禮傳家,而讀書之人則詩所由傳也,族中有游泮或登仕者,眾祭必使與分,胙必及之,以獎已能,以勉未能者也,各房產業豐者,也應自立,書田贍而之。”從古至今,王氏族人都在推崇教育,以各種獎勵形式激勵後人讀書。教育的形式從最早的自行跟師、負笈從游到私塾教育再到政府辦學;校址也經歷祠堂、菩薩廟、正式學校的變遷;房屋結構從土木結構到磚木結構的轉變;自始至終不變的是王氏子孫讀書育人的初衷。

據考,僅明清時期,福西村就出過舉人十一人。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9年計,小小的山村就有八十名大學生,二名博士,八名碩士。如今他們遍佈國內外,成了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村裡的第一個本科生王慶華先生,1983年代畢業於福建師大外語系,如今成為廈門雙十中學很有名望的高級英語教師,有“福建英語教學領軍之王”的美譽;村裡的第一個博士生王秀琳女士,現任集美大學教授;更令村民引以為豪的是王遠升六兄弟的大家庭中,就有十八名大學生,其中王懷宇先生北京大學博士後,現為中科院深圳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員,界內名氣斐然。

王氏先祖從繁華的亂世歸隱山林,耕讀傳家,詩書傳禮,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王氏子孫。漫步於福西村,展眼往日時光在古樹的縫隙裡拼接著,陽光透過枝葉,一路斑駁,遠久的故事,影子越拉越長。新修建的水泥路和古老的黃土公路在福西村部匯合,把古老和現代的文明融合在一起。家族文化的潛移默化,它會展現在你的眉眼和言行裡,深深融進血液中。一個沒落王族的後裔,家風永存,書香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