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史记· 李子柒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刘备我祖 / 文

冯错 / 书


墨池出品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一)


李子柒,蜀郡女子,绵阳人也,庚午岁生(1990年),幼失依怙,亦失爱养母,其祖父母悯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


柒孤弱,躬亲抚之,故子柒于祖父母,情甚长。


子柒纤秀,形容细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

弱,然心存刚韧,有志焉。

常随祖父为绳墨斗斧,故长于手技;又从祖母采集山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四)

林,汲泉园圃,故多识稼穑,及草木鸟兽之名。

十四岁,不得学,乃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五)

往城市,历八载,多坎壈。尝露宿园囿,受风霜之犯;或苦咽糟糠,蒙饥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六)

寒之虞。然好学,且勤敏,虽天不厚待,故不肯低头草莽。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七)

某日,营作坊间,有乡人见之,曰:“子柒,尔祖母病矣,思尔矣”。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八)

子柒太息曰:“吾久在城市,忘故园山林矣,屋前榆柳,清浅池塘,园中菜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九)

蔬,山中竹笋,皆待我归,吾胡不归,且吾青春尚富,祖母在日将短,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

此时不奉,他日必悔。”

一夕,子柒弃城去,夜归,其夜月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一)

如水,云如淡,如子柒之心。

归去来兮,载喜载奔,悦祖母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二)

犹在,乐山林青郁,叹园中碧翠,惊不改当年。竹篱木槿,白沙浅溪,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三)

有桂子三秋,有菡萏花开。

子柒曰:此自足之国也,吾何复外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四)

求,以纤秀之身,逐无穷之欲,非吾所乐也。吾所乐者,采蔬而食,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五)

煮酒自醉。为女中陶潜,可矣。

遂隐绵阳乡里,遁迹林泉,耕作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六)

南亩,无复他意。

或逢暮春,落花满径,嫩笋尖拔,子柒奋袖低昂,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七)

逡巡竹林,掘笋满筐。


或在端午,粽叶殷绿,白米如玉,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八)

柒剥叶捆粟,俄而烟袅,清香溢远。

或执竿入林野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十九)

之深,剥剥打桃,桃之落兮如雨。

或赤足行荷塘之中,采采挖藕,藕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

肥兮如鱼。

有时隆冬,雪漫山野,天寒白屋,饮一杯无?子柒乃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一)

燃薪庭前,悬铛火上,置菜汤中,移时,肉香浸菜,氤氲弥漫,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二)


有土犬彷徨,有飘雪融汤,此时品酒,火前设肴,人生大佳,忘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三)


彼城市何方。

有时清明,琵琶垂垂,满树满园,采撷满阶,酿而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四)


为酒,酒冽人醉。

子柒又好古造纸法,古印刷法,得古人之籍,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五)


仿而行之,居然可成,其着青衫,面目温婉,远视之,若汉宋女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六)

置身今日,造纸印字,宛然古风,亦一趣也。

子柒所为,种种皆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七)

在稼穑之间,南亩之际,无非耕桑,不过采渔,寻常农女所为,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八)


然天下所好,不可预也,朝夕间,忽成名。

或曰:蜀中有女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二十九)

名曰李子柒,身自稼穑,手有匠巧,悠悠乎隐士之风,陶陶然乐土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


之趣。

于是众生慕之,一时间居然千万为计,若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一)

论田园之乐,必曰子柒之事。

又顷之,海外之人见子柒,惊曰: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二)

中华之乐,田园之美,居然如斯,吾辈神往。海外之慕,又百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三)


万计。

名既闻,则利至,或曰,年盈数千万计,众生又艳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四)

羡。

子柒所示,虽看似天然,然亦为之不易,稼穑本勤,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五)


营作须敏,田园之事,岂曰悠然,或为一瞬之巧,乃历半年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六)


苦,人前陶然自乐,人后手茧累累。

田园之乐,或意中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七)


之乐也,或娱心之乐也,身若为之,非易事。

中华田园之美,为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八)

海外所慕,乃佳事也,子柒于斯,居功至大。

太史刘曰: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三十九)

田园之乐,当先历汗滴下土之勤,先知厨禾当午之苦,勤苦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四十)


而后乐,则真乐也。

愿众生慕子柒者,非唯功利,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四十一)

乃在真趣,若徒慕子柒之闻名得利,则田园之乐不得,功名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书(四十二)

利难至,则心累而矣。


养眼!米芾最精彩书法都在这了!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他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又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而如此妙境,则在米芾手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临沂使君帖》纵31.4厘米,横25.1厘米


释文: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 如何?芾顿首。临沂使君麾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伯充帖》纵27.8厘米,横39.8厘米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清和帖》纵28.3厘米,横38.5厘米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趋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爱。米一斛,将微 意,轻鲜悚仄。馀惟 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彦和帖》纵30.1厘米,横42.6厘米


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值雨帖》纵25.6厘米,横38.6厘米


释文: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竹前槐后帖》纵29.5厘米,横31.5厘米


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箧中帖》纵28.4厘米,横39.5厘米


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盛制帖》纵27.4厘米,横32.4厘米


释文: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长至帖》纵33.3厘米,横42厘米


释文: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瞻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论草书帖》纵24.7厘米,横37厘米


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辩光尤可憎恶也。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向乱帖》 纵27.3厘米,横30.3厘米


释文: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承。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丹阳帖》纵23.5厘米,横22.8厘米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惠柑帖》纵22.7厘米,横33.2厘米


释文: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试之。余卜面谢,不具。芾顿首。司谏台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晋纸帖》纵23.7厘米,横39.1厘米


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芾顿首。二曾常见之,甚安。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戏成诗帖》纵23.9厘米,横34.6厘米


释文:戏成呈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出湔—里,赤目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夜转筋着艾燃。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紫金研帖》纵28.2厘米,横39.7厘米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焚香帖》 纵25.2厘米,横25.2厘米


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法华台诗帖》纵29.8厘米,横42厘米


释文:法华台。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河事帖》 纵29.4厘米,横33.8厘米


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 举榆柳局在杞者。傥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 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砂步诗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淡墨秋山诗帖》29.1X3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烝徒帖》 纵29.9厘米,横31.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 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 一功夫。想闻 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知府帖》纸本 行书 纵29.8厘米 横49.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贺铸帖》 纵23.4厘米,横36.8厘米


释文: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 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 委者。同去人付子敬 二帖来授,玉格却付 一轴去,足示俗目。贺 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 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 一决无惑。芾再拜。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韩马帖》 纸本,纵33.3厘米,横3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苏太简参政帖》行书19.6厘米*6.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芾记。


冯错 | 史记· 李子柒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

行书;纵29.4厘米 横2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