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20世紀40年代的“神藥”是青黴素。它是英國人弗萊明無意中發現的,1941年,兩位科學家弗洛裡和錢恩找到了提純的方法並很快用於臨床。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亞歷山大·弗萊明


大葉性肺炎、淋病、梅毒等當時無藥可治的病,青黴素卻可以做到藥到病除。時人稱之為“神藥”,並非誑言。因此,青黴素的價格高得驚人,甚至貴過黃金。

那時青黴素在中國叫“盤尼西林”,因為全靠進口,進價不菲,進口商再加價,一根金條能買到一盒盤尼西林,算是給你面子了。


這狠狠地刺痛了湯飛凡的心!當時,無論是抗戰前方還是後方,許多人都等著用青黴素救命,可僅靠進口,價格奇高,數量奇少,根本用不到普通人身上。


“中國人一定要自己生產出青黴素。”湯飛凡下了決心,讓朱既明和黃有為兩人負責來搞,發動全處人員都來找青黴素菌種。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湯飛凡


朱既明畢業於上海醫學院,本在搬到昆明的母校當助教,被湯飛凡挖了過來;黃有為是美國檀香山的華僑,是回國支援抗戰的。

青黴素之所以叫青黴素,是因為它是從青黴中提取的。青黴是一種菌,得了青黴病的柑橘上面長的那種毛茸茸的東西就是青黴。青黴常見於腐爛的水果、蔬菜、肉類以及衣、履等物之上,多呈灰綠色。

但是並非所有的青黴都能提取青黴素,青黴是一個大家族,有許多種,只有其中的點青黴和黃青黴等,才能提取出來,而且不同菌株的產量形同霄壤。所以,青黴好找,而點青黴和黃青黴難找,高產的菌株尤其難找。

找到不易,提取出青黴素更難。西方人雖然發表了不少這方面的論文,但從不涉足如何能找到、如何分離點青黴和黃青黴,對生產、提純的方法,更是守口如瓶。對此,美、英當作軍事秘密,各大藥企之間也是嚴加防範的,這不僅是科技機密,更是商業機密。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朱既明


反覆試驗摸索,發現青黴看似普通,室內室外到處發黴,其實卻非常“嬌氣”,要伺候它不容易。


第一,它對溫度有特殊要求,適合它生長的溫度為攝氏24度,低了高了都不行,所以必須專門為它建一個24度的恆溫室;

第二,它對通氣有特殊要求,需要有足夠的氧氣供它呼吸,只能生長在液體的表面,所以只好用扁玻璃瓶和大底三角瓶來培育;

第三,它對營養有特殊要求,僅用一般的培養基還不夠,必須給它加營養,幾經調配,最後確定加玉米汁和雲南的棕色蔗糖。


這三關過了,合格青黴素終於被培育出來,只是濃度還不夠理想。這是1942年的事,比西方才晚了一年多。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1943年,美、英對青黴素菌株的管制有所放鬆。湯飛凡去印度訪問,帶回了10株青黴素菌株。中華血站的樊慶笙從美國回來,也帶回一對菌株,並且加入朱既明領導的青黴素室工作。湯飛凡讓他們對所有這些菌株做對比研究,選出一個最好的來用於生產。

朱既明和樊慶笙摸清了青黴素對酸鹼的化學特徵,用化學的方法使之純化和濃縮,達到了每毫升2萬至5萬牛津單位,與美國的同類產品不相上下。

接下來的問題是產品的保管和儲存。說青黴素“嬌氣”,還因為它在液體中很不穩定,容易揮發,要使它真正成為產品,必須把它變成固體。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液體變固體,烘烤是最簡便的辦法,但對青黴素而言,烘烤等於加速其揮發。國外的辦法是用化學乾燥機,而在要啥沒啥的昆明,到哪兒去找這寶貝機器?


彆著急,黃有為有辦法。他要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出一臺化學乾燥機來。“不可能!”面對疑惑的目光,他全不理會,只管埋頭苦幹。

總裝調試階段,他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忙在機房,吃飯都是由妻子送來。最後把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事辦成了!每毫克200—300單位,每瓶裝2萬單位的國產青黴素試製成功,可以正式投產了!湯飛凡自然非常高興,但對大家只說了六個字:“有志者,事竟成。”

當年防疫處困難重重,缺錢缺物,製造出青黴素後,可算抱了一個大金娃娃。湯飛凡卻沒有藉機發財,而以一元一支的價格供應急需的軍民。有些因尋花問柳而感染梅毒的富人提出用一根金條買一盒青黴素,被湯飛凡斷然拒絕。而對需要救命的窮人,往往減價甚至無償提供。

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本文內容摘自人民出版社1月30日出版的新書《中國疫苗百年紀實》,標題略有改動。該書電子版內容,已在“學習強國”、“人民讀書”、“咪咕閱讀”、“亞馬遜”、“掌閱”等多個APP上線,開放讀者免費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