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再见金鱼巷

它已经完成改造一年多了

不见残垣破瓦

崭新的红砖墙让老巷焕发新生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 270米别具匠心的设计 ··

■■■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以前走在熙熙囔囔的中山路上,一股菜头酸味钻入鼻孔,心里大概就知道金鱼巷到了。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现今走在中山路上,眼角瞥到地面上的金鱼地雕,抬眼便是焕然一新的巷子,熟悉中又有些陌生。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随处可见的金鱼元素、古香古色的红砖、平整干净的石板路...许久不见,老巷一改从前破旧模样。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的改造,给金鱼巷注入了无限活力。与此同时,那些该保留的元素也都还在。

这棵缠绕的破壁绿榕,被设计师用铁框巧妙地框成了一幅“自然壁画”。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而曾让金鱼巷热闹非凡的人民影院,门口则立起了一排海报栏,上面贴着与泉州有关的民俗介绍。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海报栏对面便是泉州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海丝金凤汤圆和东来菜头酸,想当年多少闲逸时光,都是从这条巷子开始的。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金鱼巷改造后,一度成为泉州的“热点”,许多小店入驻,给老巷带来新的生机。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皮革店、咖啡店、文创店...没有张扬的招牌和高调的色彩,每家小店都以统一的风格立于老巷中,舒服之余尽显和谐。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 温暖如旧的老巷生活··

■■■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邻里间的寒暄声,家长里短的闲聊话,让人觉得老巷虽变,却温暖如常。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鹤发童颜的奶奶,有时候口袋里会装上糖果,唤上几个小孩来到跟前,一人一颗糖,糖果还没吃进嘴里,心里已经填满蜜意。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以前喜欢养花养鸟的老爷爷把玩起了新玩具,拿着单反和脚架,在老巷里逛拍逛拍,实在是潮得很。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曾经天真的孩童已长成稳重的行者,他们在这条巷道上披星戴月地奔波着,书写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 金鱼巷依然保有沧桑的模样··

■■■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除去改造了的270米老巷,从鸡腿怣到新华北路的这段金鱼巷,还是杂乱逼仄的模样。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红得发亮的砖墙,让人难以辨别出建筑的年龄,而破裂的墙壁、长草的石缝,则让人觉察出,它已饱经风霜。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一条金鱼巷,前半段是崭新的模样,后半段却依然老旧,隔在中间的濠沟墘,作为中点,仿佛连接着两个不同的时代。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到金鱼巷,倘若只逛了前半段,那等于白来。因为2座天桥和2位名人的故居都在这后半段。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和人来人往的前半段相比,后半段的金鱼巷像是一座静静的碑,任城市飞速发展,独守着一份泉州人的宁静致远。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一条古街老巷,保留了两种时代下的面貌,任浮世繁弦急管,小巷自然过滤所有风尘,闯进巷中的路人,不自觉放慢匆匆步履,感受当下这份宁静~

270米!改造1年后的金鱼巷,藏着泉州人不曾见过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