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禮村村的“加減乘除”戰疫法

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密集的“叮叮咚咚”的消息提示音驚擾了正與年邁的老母親、孫兒共享天倫的陳國南。

一連串未讀信息……越往下翻,陳國南的神色越是凝重,“我要回去看看。”說完就撥通了禮村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家宇的電話,商量著疫情防控工作的計劃。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第二天一早,番禺區委派駐大石街禮村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陳國南出現在禮村村委會,開始了他的疫情防控戰鬥。轉眼已經過去40天,他與禮村村全體黨員幹部群眾,以硬的作風、實的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強組織、嚴要求,做好戰“疫”部署的加法

黨建+有效管理=順暢。大年初二一早,陳國南辦公室的燈已經亮了起來,他一口氣就打了十幾個電話,開門見山表明了意圖,“特殊情況,我們回來商量一下疫情防控對策”……十幾通電話下來,桌上本冒著熱氣的水杯早已涼了下來,但手中冰冷的電話卻熱了。很快,接到電話的村幹部都來到村委會,馬上開始了討論。結合實際,會議主要通過了三個問題,一是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二是減少出入口數量,由原本6個減少為3個;三是明確隔離對象工作措施。不到半天,禮村村防疫工作就已經順利地運作起來。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黨建+服務=力量。儘管在人員調配方面進行了科學的規劃,但是由於是假期,人手依然不足,站崗測體溫、入戶走訪、登記資料、落實宣傳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人員到位。“黨旗要高高飄揚在疫情一線,更要飄揚在心上!”這是陳國南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越是危急時刻,越要發揮作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擔當”,話語剛落,黨員微信群就已經開始了接龍報名服務。不到半天,這位雷厲風行的第一書記已經完成了黨員報名情況統計和值班安排。在他不斷地發動下,村民代表、回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紛紛加入防疫工作,尤其是回鄉醫學研究生入黨積極分子謝心欣開設微黨課等先進事蹟被廣泛肯定。

陳國南這種“黨建+管理+服務”的理念,實現了“1+1>2”的工作效能。目前,禮村村未有確診、疑似病例,亦未出現漏掉一人一車的情況。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早發現、早預防,做好戰“疫”風險的減法

降風險強防線做“減法”。“禮村村村民近2800人,來穗人員近2萬人,其中湖北籍1366人,武漢籍36人;工業園1個……”陳國南對數字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他堅持持續動態掌握基礎數據,因為守住了這些數字,就是守住了家園的平安,用“三清四審”做實疫情防控工作。

落實導向清、任務清、底數清“三清原則”是基本要求。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禮村村堅持聯防聯控無死角、群防群治全覆蓋,對轄區外來人員進行全面排查、跟蹤監測、網格化管控。嚴格執行居家隔離14天要求和掃描“穗康”數據錄入,收集掌握外來人員行動軌跡、接觸人群、身體狀況等關鍵信息,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切實構築嚴密防線,堅決有力隔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做好審身份證、審出行卡、審資料填報、審體溫“四審工作”是基本程序。“任何人出入,沒有通過四審,一律不得放行,這是大家的鐵令,更是群眾的責任。”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每一位站崗的工作人員,無論多累,但只要一看到人員進村,都會馬上精神振奮,絕不漏掉一人一環節。

截至目前,返回人員逐漸增加,工作量也相對加大,但禮村村依然穩穩守住防線,紮紮實實把“0”寫在了考卷上。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守初心、樹信心,做好戰“疫”保障的乘法

把工作的職責落到每一分每一秒,把村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障在每一點每一滴,這就是陳國南工作的基本準則也是他工作的特點,“陳書記是一個膽大心細、敢想肯拼的人”。

7×24=安心。2月5日8:00,距離陳國南休息才僅僅4個小時,他就和工作人員強制關停了禮村村市場邊上的多次勸告不果的小食店,“沒有什麼比廣大村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更重要,他們會理解的”,陳國南說。疫情工作碰頭會、隔離戶走訪、巡查崗位、上街宣傳……防疫工作以來,陳國南就用他的“7×24小時”提振精神、鼓舞士氣。

基層×機關=高效。要有效預防,必須要有一套嚴密的工作計劃。為了使各項工作順利有效運轉,陳國南果斷把他原單位的行政管理方式用到了防疫工作上。落實帶班制度是陳國南最重要的做法之一,目的就是保證每一名在崗人員責任落實到位。他按照機關的做法,確定了每一個崗位每一班次的帶班人員、輪值人員名單,還把在崗人員名單公示出來,張貼在每一個崗亭,這既是提醒,也是監督。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任第一書記的兩年來,他就是用這種辦法,提升了禮村村的管理效果,大大地強化了幹部之間、幹部和黨員之間以及黨員之間的凝聚力。

礼村村的“加减乘除”战疫法

隔疫情、顯關懷,做好戰“疫”壓力的除法

打消顧慮做“除法”。疫情爆發以來,陳國南就像是“田螺姑娘”一樣,似乎有著“神奇”的力量,這些力量成了消除戰“疫”壓力的重要法寶:隔離工作,處處彰顯擔當;物資不夠,村委會就想辦法採購和發動捐來了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物資;人手不足,回鄉大學生、退伍軍人就活躍在一線崗位;暖心驅寒,就有了“龍媽”防疫後援隊……隔離疫情不隔愛,這就是陳國南“愛”的不同詮釋。“疫情防控不是某個人或者是某些人的事,必須全員動起來”,陳國南說。

“各位鄉親父老聽我講,春節年年都會有,今年唔好亂咁走……”每天的同一時間,總有一個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聲音穿過禮村村的大街小巷。儘管戴著口罩,但街坊鄰里都知道,他就是駐村第一書記陳國南。考慮到村裡防疫工作人手比較緊張,而自己每天都要巡查卡點、上門走訪,陳國南就自告奮勇當起了“行走的防疫宣傳站”。“這樣既能完成日常的工作,又緩解了人手緊張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其實,從大年初四開始,陳國南就意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禮村村在大石街也算是比較大的村,疫情防控也比較嚴峻,宣傳工作到位是保護村民群眾最基礎最重要的途徑”,陳國南說,“我們自發購買了宣傳大喇叭,每天定時滾動宣傳,確保宣傳全覆蓋、無死角”。

在加強宣傳的同時,越來越多人動起來了。40天的疫情防控時間裡,當大部分人都響應號召居家不外出的時候,有一群人始終不分日夜堅守在一線,前線吃緊,後方保障越要紮實。在陳國南的帶動鼓舞下,具有禮村特色的女子龍獅隊伍脫下英姿颯爽的龍獅服裝,化身後方主廚主動承擔起後勤飲食保障任務。一碗碗清潤的傳統廣式糖水、一杯杯暖和的薑茶,在每逢燥熱或是寒冷的日子裡,都會準時送到一線人員的手上,振奮精神。“看到陳書記每天奔走,看到一線人員不辭勞苦,我們也只是儘自己所能,盡力消除後顧之憂”,龍媽隊長說。

其實,這兩年來,陳國南用兩條腿走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一張嘴聊進了村民的每一顆心,一顆心打通了工作的每一個阻礙。

“用心做,沒什麼是做不好的。其實我很感激組織給了我這麼一個機會,很神奇,就像夢迴年少,一切又充滿激情。”這位滿懷激情的“中年少男”,用一個個細小的行動,喚起活躍在前線後方的各種力量。兩年過去了,禮村村面貌和村幹部的工作能力整體提升了,而陳國南陪伴老母親的時間間隔,漸漸從兩週一次,變成了三週一次,甚至更長時間……“現在唯一的念想,就是早日戰勝疫情,再把母親接回身邊盡表孝心”,說完,陳國南又背上大喇叭,化身“行走的防疫宣傳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李泳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