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在中共情报保卫系统里,一向是高手辈出,不仅仅是在情报保卫这个范畴里,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在很多关键的国家建设中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如我们知道的李强院士、兵工业领导人刘鼎,改革开放的弄潮人袁庚等。还有一位,极少见诸人们的视野之中,他就是经济学家,三联书店的创始人之一,战争年代作为中共华东地区主要的情报领导人,原华中情报部副部长徐雪寒。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徐雪寒,原名徐汉臣,曾用名徐梅君,浙江慈溪人,中共党员。官方对其的定义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编辑出版家,资深的经济管理家、政策咨询家和外贸专家。

建国后,曾先后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原常务干事、中央对外贸易部原副部长等职。

他是杭州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三联书店前身之一新知书店主要创始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首先向中央提议在上海开辟国家第二经济特区。鲜为人知的的是,徐雪寒曾是中共最重要的情报系统之一,潘(汉年)系统“二号人物”,直接配合潘汉年工作,纵横敌后。

1925年冬,徐雪寒加入共青团。

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绍兴县委书记、杭州地委组织部长,成为大革命后期杭州的中共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右派于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雪寒奉组织命辗转于浙江各地(如绍兴、宁波)开展恢复组织及坚持斗争。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西柏坡时期的薛暮桥(左)和曾山

1928年初,由于叛徒出卖,徐雪寒在宁波被捕。随即,徐雪寒与鲍悲国、庄启东等一起关押于浙江省陆军监狱关押。将监狱当成大学和战斗堡垒,期间,徐雪寒与薛暮桥(中国经济学界泰斗,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张崇文、骆耕漠、苏渊雷、鲍悲国、庄启东、史永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难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进步群体。学习理论,储备知识。五年期间,在恶劣的狱中环境下,徐雪寒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理论,并学会了世界语和日语。

1933年6月,徐雪寒被保释出狱。

1934年春,徐雪寒到上海寻找组织。经先他出狱的薛暮桥介绍,参加了著名学者陈翰笙(著名苏联红色特工佐尔格在中国最重要和主要的助手)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参加研究会的还有骆耕漠、钱俊瑞、姜君辰、张锡昌等人;他们编辑出版《中国经济情报》周刊和《中国农村》月刊,撰写文章辩论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经济问题,评论时弊和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暴行。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陈瀚笙,佐尔格小组二号人物

1935年8月,徐雪寒奉组织命,承办新知书店,任经理、总经理等职。新知书店陆续出版了一批进步书籍:《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乡村建设批判》、《中国农村经济常识》、《通俗经济学》和《大众经济学》、《中国货币制度往哪里去》等著作。在编辑出版图书的同时,新知书店还组织专题讨论、组织群众运动、印制传单等宣传品、担负着中共隐蔽战线中政治、经济任务。

此外,徐雪寒接受组织任务,参与上海全市重大抗日救亡运动内部秘密行动指挥部工作,成员为胡乔木、徐雪寒、王纪华(王文清),徐雪寒另外推荐了沙文汉(著名地下党领导成员,陈修良丈夫)进入核心组。

抗战爆发后,徐雪寒进入长江局,后来的南方局系统,根据周恩来指示,在各地规划部署二线、三线书店、印刷厂和副业机构。作为中共出版宣传机构的两条腿之一(另一条腿为公开的中共《新华日报》)

1940年冬,周恩来交给徐雪寒一项特殊任务。从新知书店挑选一批能做买卖的可靠的党员干部,到江西、福建、浙江一带开设四五个灰色书店、文具店等,隐蔽待命,准备必要时作为掩护和交通站之用。

1940年初至皖南事变前,新知与尘活、读书三家书店在各地的分店陆续遭遇查封。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后,新知书店桂林总店被查封。徐雪寒面对被迫“清理内部暂停营业’’的局面,采取分散经营策略,从桂林撤退,从事地下工作。按照“设三条战线的策略”,徐雪寒、黄洛峰决定新知和读书两店店名暂不公开使用,安排部分人员参加胡愈之等联办的文化供应社,安排部分人员去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开展经营活动,设立图书文具公司,或文具店、土特产等副业经营机构。随后他们去香港执行任务,再到上海“孤岛”设立泰风公司作为和大后方及香港联系的公开机构,开展对外联络,并策划创办远方书店出版图书。与此同时,他与汤季宏等同志建立上海和苏北、山东以及浙东根据地之间的海上运输业务,向根据地输送书籍、药品、医疗器材及至军用物资。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进占上海公共租界后,徐雪寒等即不能再做出版工作了。经组织商定,撤销书店在上海的公开机构,徐雪寒潜伏沦陷区,并组织存书秘密转运去苏北根据地等工作。

1943年3月,徐雪寒辗转从水路飘海到胶东,再飘海到达苏北根据地。周恩来同志电告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证明他的组织关系,开始担任华中情报部副部长(部长潘汉年)。他具体负责三方面工作:

1.情报分析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战略参考,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提供重要信息;

2.代表华中情报部和中央社会部(潘汉年),巡视沪宁情报工作,加固情报系统的安全事宜;如听取张唯一(代号‘老太爷’,是中央社会部敌后情报系统的出色领导人之一),刘人寿(继张唯一后接掌上海情报系统的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3.应对突发或特殊事件。如45年8月,汪伪警卫三师在六合起义,就是由其将八路军总部情报部门的关系徐楚光、马蕴平转入华中情报部门后,策动成功的。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解放后曾任政务院秘书长的张唯一

1943年底,华中局为筹建华中一级抗日政府,成立了政权研究小组(政策研究室),徐雪寒兼任研究员,在曾山和冯定领导下,从事抗日民主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及货币斗争。

1944年5月间,华中局成立经济情报处(经济研究处),任务是搜集研究战时三方经济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华中局和各部队参考,并支持后勤保障与经济建设,徐雪寒任经济研究处处长,同时仍兼任情报部工作。

1945年夏初,华中财委成立,徐雪寒任华中财经委员会委员。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徐雪寒任苏皖边区华中银行副行长、华中运输公司总经理。

1945年10月起,为准备参与国共第三次合作的联合政府和发展经济,华中局根据中央命令,派徐雪寒拓展上海、台湾、香港等地商贸活动,陆续投入上万两黄金资产筹建一批金融和对外贸易企业,并领导一个采办物资和运输的秘密工作机构。

1948年,9月,山东济南解放,徐雪寒随军接收济南的公路、铁路部门,任市军管会交通部部长和华东区铁路管理局局长,负责领导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送大军南下。

1949年3月,徐雪寒按华东局和华东财委指令,率队筹备接收以上海为中心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省一市铁路系统,为华东人力流动和物资流通,提供运输保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从苏北、皖南和苏南等地组织的粮食,从唐山、淮南和秦皇岛等地调运煤炭,从中南地区调运棉花能运抵上海。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1948年10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读书出版社、生活书店、新知书店三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联书店。其中,新知书店前身是钱俊瑞、薛暮桥、姜君辰、徐雪寒等编辑的《中国农村》月刊。成立时推举钱俊瑞为理事长,徐雪寒为总经理。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朱枫,原名朱谌之。和另一名中共情报、统战战线上的女杰,即原解放后中共南京市委主要领导人,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修良(曾是远东国际情报组成员)是同学。

1938年上半年,在武汉新知书店认识徐雪寒,接受中共主张,自愿加入中共抗日运动,并且变卖家产资助台湾抗日义勇队。

经过了7年的观察和考验,尤其是1944年新知书店外围上海同丰申庄被日情报机关破获,朱谌之被俘,却在严刑之下,无暴露身份,安全出狱。

1945年徐雪寒作为其入党介绍人之一,朱湛之加入中共,其组织关系隶属中共华中情报部,由张唯一(即党内著名的“老太爷”)直接领导。代号‘四阿姐’。党内用名,朱弥明(弥明为朱谌之的字)。

「说谍」新中国经济领导人之一,曾是中共情报“潘系统二号人物”

后朱枫由于台湾中共组织的破获,领导人叛变而被出卖,英勇就义。侦破此案国民党情报少将谷正文后来曾留下一篇《吴石等叛乱案》,

其中称朱枫“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并赞其“党性坚强、学能优良"。

徐雪寒,一个伟大的情报工作者,可以说,在情报战线上,他的功绩丝毫不逊色于目前曝光的那些耳熟能详的情报先驱们。

所谓,雪中寒梅暗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