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句话,为何展昭消失了?

尤雅玲


包青天身边跟着一个对他从不抛弃的人,那就是展昭。其实像包大人这种能人,有很多忠心的护卫,比如王朝、马汉这一类的。但是要说起谁最特殊的话,那一定算是展昭。展昭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是哆啦A梦,每次包大人遇到了危险,他就会及时出现,这就像哆啦A梦每次都能帮助大雄渡过难关一样。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使得展昭的呼声如此之高,都快和包大人齐名了。

而且展昭这个人物的设定也很符合众人的心,他是一位大侠形象,对一些黑暗势力看不过去,主张正义。他之所以会在包拯的身边帮助他,就是由于他觉得包大人做的是为民的正义事,值得他去帮助、辅佐。这样一位三观相当正的人物,自然很得大家的喜爱。最主要的是,他如此的乐于助人,但是却不求回报,不需要名和利。这样一位正直又热心肠的人物,说实话,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他太直白了,心中计谋不深,容易中别人的算计。还好他跟着的是包大人,一位正直的人物。如果是一位拥有邪恶心肠的人,可能就会利用展昭替他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就是因为展昭的性格,包大人在去世之前才觉得格外放不下他,怕他吃亏,怕他被人害了。因此在临死前,包大人专门嘱咐了他一些话:你做的工作让你得罪了不少的人,我在的时候还能够护着你,但一旦我去世了,你的性命就将堪忧。所以现在你要赶紧远离这些尘世间的纷纷扰扰,退隐江湖才是保命之道。对于包大人的嘱托,展昭也是放进了心中,因此他后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隐匿于世间,不再过问江湖事和朝廷的事。

但是,展昭的故事其实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物。之所以安排了两人这一段对话,也只是撰写故事的作者希望以此表达出包拯的大智慧,同时也表达出展昭这个人物的光辉一面。

展昭这样的形象,是很多人的英雄,是很多人崇敬的对象。但同样,这样的英雄在世间其实很难找到,因为展昭太过于纯粹了,这种性格能得到世人的赞扬,但很少有世人真的会成为他这样的人。因为这种人在社会中常常会吃亏,你不去算计别人,也总会有别人来算计你。


紫禁公子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上班时,突发疾病,皇帝立刻派御医诊治,发现包拯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只能等死了。

包拯被送回府邸,他与展昭进行了一段只有两人在场的秘密对话。

包拯:展护卫,我不行了。

展昭:大人,我不许你这么说。

包拯:我是认真的。我今年64岁,年龄到了。

展昭:大人,你一定会没事的。

包拯:死有何惧!我什么都不担心,只担心你。

展昭:大人,我武功高强,有什么好担心的?

包拯:正因为如此,我才担心你。

展昭:大人,为何有此一说?

包拯:你不离我左右,保我安全,却得罪了多少高官权贵。我一死,我怕你逃不过他们的明枪暗箭。

展昭:大人所言极是,不过万一大人有何不测,我也不活了。

包拯:别说傻话!你还年轻,有父母妻儿,好好照顾他们。

展昭:大人你别说了!

包拯:听我一句话,我死后,你一定要退隐,最好一夜消失,不让任何人知道。

展昭含泪不语……

1062年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64岁,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

很多人都沉浸在包拯病逝的痛苦中,却没人注意到展昭,等人们想起他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就踪影全无,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展昭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包拯临死之前,暗中嘱咐展昭2句话,他听后为何辞官归隐?

说起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清官,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包拯。作为宋仁宗时期最有名的大臣,包拯在开封府任职的时候能够为老百姓着想,多次向朝廷直言进谏,不仅公私分明、两袖清风,还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因此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为“包青天”。由于包拯太过正直,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很多权贵大臣,因此皇帝特别派遣几位护卫保护包拯的安全,而展昭正是其中武功最为高强的一位。那么问题来了,在包拯去世之后,赫赫有名的展昭会去哪里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搞明白展昭在包拯心目之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实际上,包拯的手下有着张龙、赵虎、王朝等多名负责保护他安全的侍卫,但是唯独展昭是他最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在当初包拯准备进京赶考博取功名的时候,他在路上遇到了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幸好当时的展昭恰巧路过此地,这才让包拯脱落险境,两人于是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到了后来,包拯做了大官之后,自然对救过自己的展昭念念不忘,于是在包拯的推荐之下,展昭被宋仁宗封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负责保护包拯的安全。在包拯断案的时候,为了顾及老百姓的利益,包拯作出了很多损害豪绅利益的判决,这就让开封府的地方豪绅们怀恨在心。除了向皇帝进献谗言之外,他们还想方设法雇佣刺客想要暗杀包拯,可惜在展昭的保护之下,包拯连一根汗毛都没有被刺客碰到过。

公元1062年5月,包拯正在巡查北宋枢密院的时候,忽然患了重病,顿时卧床不起。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包拯急忙把展昭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嘱咐了展昭2句话:“我生前在世的时候,很多地方豪绅对你我都恨之入骨,但是我深受皇帝信赖,因此才能保住你我的平安。但是人死如灯灭,我死之后,你要迅速辞官逃离开封府,找一个远一点的地方隐居起来,这样才能够避免被仇家追杀。”于是在包拯死后,展昭就找了个借口辞官逃离开封府,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


送历史个救生圈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那么官场都是杀人不见血的。”

包拯要死了,展昭的靠山也就没了,展昭毕竟是武林中人,官场的谋生之道他是不会的,以前有包拯罩着他,他可以安然无事。但现在包拯要死了,想想这么多年来办过多少大案,杀过多少人,那又得罪了多少人,可想而知数都数不清,包拯死了,可以说展昭再留在官场处境十分危险,一不小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公元一零六二年五月的一天,包拯正在上班时,突发疾病,虽然皇帝立即派御医前来医治,但包拯此病是急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了,无奈太医只得回去禀报仁宗皇帝。

但包拯显然是放心不下展昭的,正好趁着无外人的情况下,包拯推心置腹地和展昭有一番谈话,这么多年,自己处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虽然为民办了不少好事,但也正因为惩治了各类犯法之人,所以得罪许多当朝权贵,现在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这些人虽然当时拿我没有办法,后现在一定会对你们施加报复,而你们位卑言轻,朝中必然没人再能保护你们了,你们应当早做准备。

展昭细细思量了包拯的话,知道包拯一死,自己毕竟处于非常危险之境,而当初自己做为一个江湖侠客,并不多么留恋官场,只是被包大人的正义所感染,才决心一心追随大人,并辅助包大人破案,现在包大人将死,朝堂之中再难出现像大人这样正直的人了,自己也是时候退出这污浊的官场了。

所以当晚,展昭就乔装改扮,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一齐离开了开封府,当昔日那些仇人找上门来时,开封府早已人去楼空。





会生气的豆腐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展昭就从此消失了?


《三侠五义》作为武侠经典被翻拍成电视剧后曾引起国民追捧,也是我们八零九零后的童年回忆之一,而电视剧里面的经典角色也就是小说里的主角之一展昭大家肯定印象极为深刻。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展昭这个人物角色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儒雅的绅士风度,为人不卑不亢,谦逊低调,性格也是刚强中不失温柔本色,在兄弟情谊中,又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武艺高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一位侠客。很多次包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都是展昭拔刀相助救了他。展昭不仅是包拯破案过程中的好帮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在这部文艺作品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塑造展昭这个人物形象。但是小编想问,在历史上这个人物形象真的存在吗?又或者说,这个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到底是以那个真实的人物作为模板刻画的呢?他所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生呢?

首先我们大家要清楚的就是,展昭作为《三侠五义》中浓墨重彩刻画出来的人物在真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展昭这一作者笔下虚构的人物,出身江湖本身就会带着一股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潇洒劲儿,是不愿意受到官场的束缚的。但是展昭又出于对包拯为政为官的的清廉的欣赏,展昭认为包拯颇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风范包拯的尊重,才愿意顺服朝廷,为官破案。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想,在包拯去世以后,包拯也绝对不会留恋官场,而是选择退隐山林,重新自己的山鸟之乐。

我们也可以从小说里看出,展昭在在朝为官之前并不是两袖清风的,他熟知天下事,因此官场尔虞我诈的种种陷阱和危险他都清楚,包拯因为铁面无私,为官上不通人情,其实在朝廷的官场上并不受人待见,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奔走的嘛,展昭最大的靠山就是包拯,而在包拯去世后,展昭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而包拯的敌人也会以此针对展昭,因此我们又可以推测,展昭会弃官而走。

展昭能力出众又武功高强,皇帝也非常喜欢,亲封他做御前侍卫,有了朝廷的官职,就算没有包拯也应该继续在朝为官啊,但是展昭在从官之前就已经和一名女子结婚,因此在包拯去世后,很有可能和妻子远走江湖。再加上宋朝皇帝重文轻武,因此就算展昭留下来仕途也不会走得太长久。


用户99005842586


包拯活着的时候,展昭是有靠山的,但是包拯一死,皇帝为了平息那些权贵的怒火,很可能要拉个替罪羊出来给大家泄愤,而展昭很可能就会被拉出来扮演这个角色。虽然他武功很好, 但是在皇帝下令后,他是没机会活命的。而且一旦自己死了,展昭虽然能不怕打斗,但是未必能防得住那些权贵的暗害,不管如何做,他都难以幸免。所以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包拯建议他等自己一死,就赶紧弃官出走,这样才能保住性命。所以包拯对他说:我死以后,你要赶紧隐退!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其实还有对展昭自由的考虑。原本展昭就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自己的缘故,把他拴在了官府,平时做事还需要守规矩,而且还要操心自己的安全,这些时间里确实他付出很多。如今自己快死了,那展昭就没有了眷恋,可以再度回到绿林去了。不过他知道展昭是个很念旧情的人,他怕自己死了展昭依然怀念他,而舍不得离去,所以执意让他离去。但是不管怎么样,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展昭安全问题,包拯连皇族都招惹过,那些显贵不敢拿他撒气,早晚要找展昭出气,所以展昭在听了他的话以后,就悄悄消失了。


古今历史观文


我是孙老师,我来回答。

我认为也许包青天包拯临死前想到与展昭展护卫除恶扬善,为百姓伸张正义的过往,想让展昭有个善终,所以让展昭赶紧退隐山林,远离朝廷吧。

我们大多数人对展昭的记忆来源于电视剧《包青天》。剧中脸如黑炭,额有弯月,一身正气的包拯,因为不惧权贵,为百姓除恶扬善,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而最吸引我的当属外形俊朗,武艺高超的展昭,小的时候经常和邻居扮演《包青天》里面的情节,谁要是抽到了展昭这个角色,都高兴一整天。

展昭本是一名游侠,自幼习武,剑法高超,行走江湖之间行侠仗义,而被称为”南侠“。与包拯结识后,估计也是一次次看到包拯与朝廷中其他鱼肉百姓的官员不一样,确确实实是一个敢为民请命的清官,被其折服,从而甘心情愿在其身旁,护其周全。包拯也感恩于展昭的救命之恩,向皇上推荐,于是展昭任职于开封府。

虽说二人年龄相差较大,有官职悬殊,但二人关系却很好。包拯任职期间,因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朝廷权贵,或者江湖势力。等到包拯即将去世的时候,肯定不忍心自己的老朋友展昭出现意外,所以嘱咐其赶紧远离这个是非之地,隐姓埋名于山水之间。

我们不去讨论展昭在历史上究竟是不是存在,或者以谁为原型,而应该注意到塑造展昭这个人物的目的在于是宣扬正义!包拯和展昭等一批开封府的人物,都成了正义的代名词,这才是我们要注意到的。关于展昭的结局,书中并未做说明,我想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点愚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孙老师,记得关注我哦


开心的鱼头


民间关于包拯包青天的传说很多,最扣人心弦的就是包拯与狄青“换脸”了,都说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而狄青是武曲星下凡,只因为两位天神在天庭拿错了脸谱才造成了主文的包拯脸黢黑,而主武的狄青却因为生的青秀不得不在打仗时戴着铜面具。


当然,还有关于包拯杀害身边重要谋士公孙策的说法。相传有个叫江龙的人为报弟仇愤而行凶,而在他行凶时有他的养女做为帮凶,但公孙策查到此案时却惊奇的发现江龙的养女如意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公孙策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放走。最终查明真相,包拯怒铡公孙策。

其实,我们了解的关于包拯身边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小说中的情节,有的甚至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电视剧情节,比如《包公出巡》、《包青天》等等,而我们经常说的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孙策、南侠展昭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只有包拯是北宋年间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小说、演义、正史区别开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探讨问题。

看过小说和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三侠中除了南侠展昭以外,另外的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都没有进入官场。

为什么都是武林人士,三侠中只有展昭进入了官场?这事需从包拯进京赶考说起。

包拯进京赶考路遇展昭,并且展昭多次救过包拯,而包拯在成名之后就举荐他,这才有了后来的展昭被皇帝封为四品带刀护卫,成了专抓五鼠的“御猫”。但是起初展昭并不想涉足官场,只因包拯御前保举,盛情难却:“唯恐学艺不惊,反要辜负了相爷的一番美意”。


之后,展昭作为包拯的主力护卫,匡扶正义,辅佐包拯惩恶扬善。直到包拯弥留之际告诫展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碍于你职业的原因基本都是与人交恶的工作,我若在世你可平安,如今我即将西去,你要尽早远离世事才可全身而退”。于是,展昭在听完包拯的告诫之后便从此退隐江湖,不再过问世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因此,包拯在临死之前对展昭说出了他所面临的险境,展昭在认清事实之后便选择退隐,从此消失了。其实,展昭本身也是一个正义感爆棚的人,他作为江湖豪杰,愿意在朝为官只是出于对包公的敬重,包拯为官清廉替百姓着想,这一点深深感动着展昭,但他同样也知道官场的险恶,想当清官严吏自然避免不了得罪很多大势力大背景的豪强,包拯的去世不仅对展昭而言是莫大的悲恸,对普通黎民百姓来说,更是天大的打击。



小小嬴政


看过《包青天》的朋友都知道,包公断案是神出鬼没,一生断案无数且从来没有冤假之案子,因此被称为“青天”。但难免会遭到小人的算计,这就是需要有人保护了,有道是才能再大也怕遇到拳头,有理也说不清楚。

那么,包公的“保护神”是谁呢?答案就是——展昭,展昭作为当时时代武力值最高的一个人,为什么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句话,就消失了呢?笔者,今天从几方面探讨下。

一:年龄、身体因素。

当包拯年岁已至黄昏之时,展昭的年岁恐怕也不会小了。年岁大的人都喜欢平静的生活。展昭从二十左右时间,就跟随包拯。虽然武功高强,但古人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们都知道,每次展昭与他人进行武力拼搏之时,都能取胜,但是不免会留下一些暗伤。几十年下来,身体的积劳成疾。所以,到年老之时,展昭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威名和江湖朋友的帮助以退敌人。

二:心理因素。

南宋时,绿林人士皆以在官府机构为耻。在电视剧中,看看展昭与人对打之时,报自家姓名之时,会说“吾乃“南侠”展昭,然后报自己在开封府之类的。”为什么这样呢?首先呢,笔者认为:展昭内心其实一直认为自己是绿林人士,但奈何与包公的“羁绊”。

包公作为当时清明的代表深得民心,但在绿林人士的心中就是不讨厌罢了。展昭心中存在着大义,作为绿林人士为民除害怎么说也不合法的,遇到心意相投之人且能为国为民。但“羁绊”失去了呢?

三:包公情义。

包公一生在官场之中,为人铁面无私、坚持正义。也是包公深得皇上的信任,但其间触犯了不少大势力、江湖绿林的利益。虽然,包公生前一直深得皇上的照顾,但是,包公死后呢?皇上不可能对包公其下势力,进行各个的照顾。

而首当其冲最先被报复的会是谁呢?笔者认为是展昭,其一;展昭每次都冲在最前边,容易被人记住增加仇恨值。其二;名声,展昭在包公的一帮子成员下,名声是最响亮的,最容易被针对。

综上所诉,包公临死对展昭说的就是,他死之后必须归隐山林。为什么是必须呢?因为包公一来担心,他死后展昭会被人报复,年迈苍老且无子女但落得个身首异处,良心难安啊!二来包公子女,如果有人对其进行报复,相信展昭不会袖手旁观的。

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几十年的老朋友,包公不忍心这样做;一直麻烦这位好友。这位好友,应当回归他原来来的地方,与几个绿林好友一起谈笑风生,安享晚年。



无笔


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刚正廉洁,断案如神,深受百姓尊敬爱戴。包拯因不畏强权,坚持正义,自然免不了得罪权贵和绿林贼匪。包拯在查案中,遭遇刺客,便是常有的事。而包拯每次遇险,都能逢凶化吉,其中必然少不了展昭的功劳。

展昭自幼习武,武功高强,为人沉稳、谦和、大气,一身的忠肝义胆,颇为受人敬重。因此,江湖人称其为“南侠”。

在开封府六大幕僚中,包拯与展昭结识最早。包拯进京赶考,途中曾遭遇凶僧、劫匪和刺客,幸得展昭相助,才化险为夷。二人也从此成为了莫逆之交。

包拯考中功名,入仕为官,特别将展昭推荐给了皇上。由此,展昭被封为了御前带刀护卫,并特赐“御猫”称号,留开封府供职。

原本,展昭对做官并无多大兴趣。他完全是因为感动于包拯的正直无私,以及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才在包拯请求下,留了下来。展昭是因为他帮包拯,就是在行侠仗义,造福百姓,因此才坚定了追随包拯的信念。也正因此,当包拯不在时,展昭辞官而去,也是必然的选择。

况且,离开了包拯,仅凭展昭、公孙策等人,根本无法在朝廷立足,甚至自保都不可能。毕竟,包拯在世时,有时候都自身难保,更不要说展昭等人了。

在有关包青天的传说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宋仁宗赵祯出生时,被当时的刘德妃,后来的刘皇后、刘太后(历史上有名的真宗皇后刘峨,其实她并不坏,而且才能不输于武则天),以狸猫掉包。仁宗生母李宸妃因生下妖胎被废,在刘德妃的不断陷害下,又被真宗赐死,幸得人搭救,才逃出了宫。而刚出生的仁宗赵祯,被刘德妃交给宫女寇珠勒死。寇珠不忍,交给了太监陈琳偷送出宫,并交给了八贤王抚养。赵祯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并在八王府长大。

真宗因为无子,就收养了八贤王的儿子为嗣子。八贤王趁机将真宗的亲生儿子赵祯还给了真宗。真宗去世后,仁宗继位。包拯在陈州放粮,偶遇流落民间的李宸妃,得知了真相。

包拯明镜高悬,设下计策,最终查明了真相。刘太后自尽,而李宸妃和仁宗母子相认,八贤王也成了护主有功的大功臣。看似圆满的结局,却给整个开封府带来了一场滔天大祸,包拯、展昭、公孙策,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差点因此被处死。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八贤王除了收养了仁宗赵祯之外,自己还有一个亲生儿子,名曰赵祥。在包拯查明了狸猫换太子案后,赵祥颇为怨恨八贤王当年没有用自己替换赵祯。他眼看着同自己一同长大的赵祯,成为了九五至尊的皇上,而自己却备受亲生父亲压制,大志难展,就想挑起朝廷争端,趁机渔利,甚至是夺取皇位。其实,八贤王是想保护自己的儿子,避开朝廷的险恶之争,只是父子之间没有好好沟通呀。

仁宗自幼在八贤王府,由王妃抚育长大,非常喜爱喝王妃亲手酿制的米酒。于是,赵祥就设下圈套,将掺有昏睡药的米酒送入宫中。仁宗饮后,连续昏睡了四天未醒。当时,正好有契丹等国使者来朝,国事紧急。赵祥就暗中运作,鼓动公孙策、展昭找来了跟仁宗长相相似的黑妖狐智化,并让智化假扮宋仁宗接待各国使臣。包拯知道后,怒逐公孙策,并疏远了展昭。

赵祥乘机利用自己兵部侍郎的身份,诬陷已经被包拯驱逐失踪的公孙策,说公孙策盗取了兵部名录,偷偷献于契丹。包拯为了救公孙策,也被诬陷为通敌叛国,并被判处斩立决。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知道包大人是被冤枉的,他们一起替包拯鸣冤,结果也统统被抓入了大牢。

而此时的公孙策,被赵祥施计,毫不知情的隐居于一山庄中。而展昭因为寻找公孙策,暂时未被牵连。但包青天要被斩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最终还是被展昭和公孙策得知。两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刑场之上……

刑场之上,包拯被押上了断头台,而展昭奋不顾身,挡在包拯之前,甘愿与包拯共死。展昭对包拯说:“黄泉路上,阴曹地府,展昭替你开路!”这才是忠义感乾坤,气节耀日月,开封府上下同心,为了正义公理,不惜全部血染刑场。这里只能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了!

幸亏,八贤王大义灭亲,揭穿了儿子赵祥的阴谋。仁宗一道圣旨,赦免了开封府上下所有人的罪责。

正是因为遭遇过差点全体覆没的大劫,包拯才在临终之前,特别交代展昭等人,在他死后,一定要辞官归隐,远离纷扰;只有展昭等人平安,他才能安心的长眠于九泉之下。

展昭本无意于为官,自然听从了包拯的遗言,从此浪迹天涯,退隐江湖。而三侠五义的故事也就此再无续篇,只有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流传不息的感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