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2]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

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愛新覺羅·溥儀晚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溥儀的老師:陸潤庠

溥儀的老師之一是滿清遺老陸潤庠,乃同治十三年狀元,書法清華朗潤,意近歐、虞。在諸多老師的薰陶下,溥儀以染指書畫為風雅。據說,溥儀善楷書,取法歐陽詢;能作花鳥,取工緻一路,氣格較弱,但不俗氣。溥儀還有另一個老師,他叫袁勵準。至於他說法水平,只說一件事:被譽為“中華第一門”的“新華門”匾額書法就是出自其手,至今還懸掛在中南海。據悉,袁勵擅長詩文書畫,而書法更似米芾,勁力奔放,瀟灑自如。

作為清代皇室,必然會接受嚴格的書畫教育,溥儀的楷書沿襲了王室的雍容華貴,行書如沐春風,隸書更是工整雋永,花鳥取工緻一路,氣格較弱,但不俗氣。史學家稱他的字:虯勁有力字字透出帝王氣象。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節操掉了一地,但書法功力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