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導演貝託魯齊曾經說過,個人是歷史的人質,他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拍攝《末代皇帝》的。

電影當年上映的時候,國內罵聲一片。輿論認為這部電影在為充當偽滿傀儡皇帝的溥儀推諉責任,從客觀歷史而論有悖於真實,而“洋師傅”莊士敦則被描繪成傳播了西方文明和鼓勵個性發展的天使般的人物。

中國人對歷史的基本態度就是“屬實”。電影的確有太多荒唐的場景和對真實歷史的歪曲:慈禧留遺言的場景,像是廟裡做法事,一片鬼魅神秘的氣氛;溥儀和婉容的新婚之夜,婉容親的溥儀滿臉的口紅印;婉容和文繡居然成了難捨難分的閨蜜;川島芳子對婉容莫名其妙的性曖昧……

溥儀的一生能被多種文藝作品演繹,絕不僅僅因為他“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更在於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經歷了上個世紀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最風雲多變的年代。

周恩來曾對溥儀說:“你當皇帝的時候才兩三歲,那時的事不能讓你負責。但在偽滿時代,你是要負責的。”這應該是當年大多數中國人對他的態度。

但電影中的溥儀,不但不像我們史料所見的那個末代皇帝,甚至都不完全像一箇中國人。

這部電影不是以中國人習慣的“宏大敘事”來記述歷史,而是通過溥儀個體命運的沉浮來管窺和洞悉歷史的真相、人性的真相。

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豆瓣上這部電影評分卻高達9.2分,是什麼帶來了國人認知的巨大轉變?

在片中,莊士敦說:“皇帝從他登基那天起,就成為了自己領地裡的囚徒,在退位後仍是。但現在他長大了,他會問為什麼他是所有中國人中唯一一個不能踏出自家大門的人。我想皇帝是這個地球上最孤獨的男孩。”

貝託魯奇正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表現了溥儀如何從一個普通人變為“神”而最終又迴歸人的故事。人質這個詞,最形象不過地道破了個體身居歷史之中的無力感。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01.作為一個人,溥儀在所有的身份上都是失敗的

中國人的人格是需要關係來成就的自我人格,而不是突破關係自己成就自己的自我人格。在傳統的身份關係裡,溥儀是被父母拋棄的兒子,是被妻子拋棄的丈夫,是被國民放棄的皇帝。

① 溥儀是失去父母之愛的人子和失落夫妻之情的人夫

從被慈禧欽定為皇帝那一刻,他的命運就不再屬於他自己。金鑾殿上的龍椅上不過是一個三歲孩子藏匿蟈蟈的去處,他自己也如被圈養在狹小籠子裡的蟈蟈,一生都不過是被主人擺弄的一個玩物。

溥儀九歲才斷奶,過早離開生身母親,使他對乳母產生了深深的依戀感。他在《我的前半生》的回憶錄裡寫道:只有在乳母的懷裡,才能感到一絲的人性。並說“自己9歲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性了”。

乳母的離開讓溥儀肝腸寸斷,他哭喊著說“可她不只是我的奶媽。‌‌我離不開她”。乳母是這個世界唯一不念及皇帝身份,而是把他當孩子來寵愛的人,就這一點點的溫暖,溥儀都無權捍衛。

他太無力了,皇宮允許一個皇帝不容置疑 、飛揚跋扈地讓太監喝下墨水,卻不允許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情感依戀。

他是大清王朝的天子,紫禁城裡有1200名太監、350名宮女、185個廚子伺候著他,可是他仍然不能決定他最愛的乳母的去留、不能決定是否能配一副眼鏡、不能決定去看一眼死去的母親、更不能決定自己的婚姻。

婉容和文繡,是朝廷對一個適齡青年的配給。婚姻對於他,只是意味著生育能夠繼承大統的兒子,而不是娶一個兩情相悅的妻子。

文繡的離婚、婉容的背叛,都是對他作為君王的挑戰。他的憤怒和痛苦,並不是因為失去夫妻之情,在丈夫這個身份上,他始終是空缺的,他只是妻子們的皇帝,而不是她們的丈夫。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②失去臣民認可的人君

溥儀真正作為皇帝只有兩年,袁世凱上臺後給他留了半個紫禁城和四百萬兩銀子的養家餬口錢,但就是在這半個紫禁城裡,他都鬥不過算計皇室財產的太監。接著是走馬燈一樣的民國政府,他的境遇一日不如一日,直到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

“求利要求百姓利,求名要求萬世名”,溥儀也有這樣的君王利益觀,他夢想著在祖上的龍興之地重振。但他要復興的這個利益還是他的家族利益,他要復興的是大清王朝,而不是謀求發展中國這個國家的利益。

對於溥儀來說,中國這個國家是附著在他的家族之下的,如同他的人格也附著在其中,從未超越。這注定是不可實現的夢想,如果說三歲時紫禁城裡的登基大典是他荒誕人生的開始,偽滿洲國荒郊野外的登基大典就是他荒誕人生的高潮。

溥儀作為大清皇帝的人生是一個悲劇,他從未享有過作為一國之君的尊嚴,卻時時受著作為君王的身份限制。作為偽滿洲國的皇帝,他不過是日本人為侵華的合法性設計的一個棋子,卻又因此揹負了所有的罪責,成為國人心目中的罪人。

一個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卻無處棲身的皇帝,一個連祖墳都保護不了的皇帝,一個被大多數臣民視為異族的皇帝,一個不被國際認可的皇帝,一個一生都未能脫離傀儡身份的皇帝,這就是溥儀一生皇帝身份的寫照。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02. 不是人性決定歷史,而是歷史決定人性

歷史的變化就是人性不斷變化的過程,因而必然不斷展現人性。

①人性是在社會中、在歷史中形成的

一個三歲就離開親生父母的孩子,父母和他只有“君臣”之禮,而沒有人倫之情;一個被指定了妻子的丈夫,他也只是她的君王,她也僅是他的皇后。

“君臣”之禮擺在了“父母之情”和“夫妻”之情的前面,他和親人的感情只能是家國大義,而沒有毫無保留的情感依戀和甜蜜浪漫的濃情蜜意。

溥儀不無遺憾地告訴莊士敦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君子,因為“誰都不讓我說心裡話,他們都是教我該說什麼”。

他帶了眼鏡、騎了自行車、剪了辮子、學了英文,他有高牆外夢想的世界。但是,他還是那個如同被他自己裝在掛袋、生怕別人看到、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小老鼠,最終逃脫不了任人宰割的命運。

這個帝王所處的時代、所在的朝廷、所依附的文化,一層層一道道地織起了一張細密的天羅地網,把他深套其中,由不得他去掙脫。

而每一次的掙扎,都是更加緊密的捆綁,既不讓他好好活,又不允許他去死,在歷史的洪流裡,他也不過是一隻螻蟻而已。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格設計,讓人性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面前更顯卑微

電影的開場‌‌就是監獄長大喊著想在衛生間自殺的溥儀開門,‌‌溥儀永遠都是被關在門裡的那個人。

在西方人的眼裡,溥儀的孤獨是因為他走不出那扇始終關閉的自家大門,似乎走出去這扇大門,他就能解脫,就能找到那個真正的自我。

但是,西方人的人格設計是獨立於關係的設計,所以他們突破自我就是真的在自我這一個個體上尋找出口。而中國人的突破自我是突破關係,出了關係無所依傍的時候,中國人就是一顆遊子之心,是沒有根的,那是孑然一身的孤獨。

西方人的精神依賴於上帝,每個人都是平等獨立的個體,並不存在互相依附的關係,只要上帝在,他們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孤獨。中國人的個體要麼被包裹在家族裡面,要麼被包裹在他的利益集團裡面,中國人總是渴望歸屬於一個團體,他是不能獨立存在的。

溥儀的可憐在中國人看來,一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可以寄託情感的正常家庭關係,二是他無法在民國以後歷任政府所代表的國家身上找到認同。他是活在關係裡的中國人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03.歷史真正的意義,在於生命力的權利與歷史的結合

學者劉小楓認為歷史不是用來顯現王權和天理的,而是為了個體生命力的伸展。

①創造歷史的是人,憑弔歷史的也是人

每個逝去的文明留下的碎片,或是埋在地底下,或是寫在書本上。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它毫不吝惜地碾碎曾經存在過的一切,把它們變為自己的一部分,變為歷史。

恩格斯說的,歷史並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從歷史的角度,溥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君王,也不是人們心目中的皇帝。他所處的時代,不會給他創造歷史的機會。

他的前半生,扮演朝廷眼中擺設的樣子,國人心中期待的樣子,民國時期玩偶的樣子,日本人搶下傀儡的樣子,他用不屬於他自己的前半生,努力扮演一個皇帝的樣子。他是被各類政權塑造的一個人物,他只是按照各種政權的劇本設計出演他自己。

他是皇帝,他活在歷史和文化為他打造的身份裡,這段歷史註定悲憫,這些文化註定會被丟進故紙堆,但他所處的時代就是要推著他在這個身份裡進進出出。

他是被慈禧被袁世凱被張勳被日本人需要的一個道具,每當劇情發生變化,他就要走到臺前扮演一次皇帝的角色。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歷史的人質,都會不同程度地面臨被歷史綁架,而這種命運,在動盪的歷史情境之中,在佔大多數的普通個體之中,顯得尤為慘烈。

在中國,所謂歷史就是王朝盛衰興亡,國家崛起敗落,文明成為碎片,正是這些不斷化為歷史驚歎號的王朝興亡更替推動著中國歷史的前進,同時也任後人憑弔。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不變的人性永遠無法承載變化不居的歷史

人質的角度決定了電影的主體和站位是個體的人。溥儀的一生都是一個符號化的存在,在人質現象的背後,是一系列的社會機制、權力結構和人性基礎在發揮作用,才導致了溥儀悲劇的一生。

中國人對清末這百十多年的歷史記憶沾滿了個體的血淚,浸透了個體的苦難。劉小楓說苦難記憶拒絕認可歷史中的成功者和現存者的勝利必然是有意義的,拒絕認可自然的歷史法則。苦難記憶指明歷史永遠是負疚的、有罪的。

站在苦難訴說的角度,溥儀是標榜苦難的一個符號。他代表了那個一切都在崩毀的時代、一個沒落的王朝、一個衰退的文化。他代表了我們不堪回首的過往,一段遭人唾棄、被人鄙夷的歷史。

卸下歷史的包袱,我們才能看見溥儀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特赦以後的溥儀,成了一名普通的園藝工人,丟掉了歷史的賦予他的身份,他不再是末代皇帝,也不再是歷史的罪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渴望幸福生活的老人,他終於成為了他自己。

貝託魯齊把皇帝還原為一個人,讓這個“孤獨的男孩”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一個皇帝的孤獨,是那樣的高處不勝寒,又是那樣令人唏噓不已。

《末代皇帝》: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會這麼高?

我想是因為這些年國家的崛起,給了中國人理性回首那段屈辱歷史的勇氣,也讓中國人有了更多審視自我的能力,我們不會僅僅再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為自己的苦難喊冤叫屈。

今天的孩子們已經放下苦難歷史的包袱,他們已經能夠從一個“人”的角度來看溥儀,並對他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不能不說,這是時代巨大的進步,也是這段歷史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