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山西運城市新絳縣光村是國家住建部等五部委聯合命名的全國曆史文化名村,又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勝寺和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村遺址。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光村以它肅穆雄偉的寺廟,堅固屏障的城池,古樸別緻的大院,精美儒雅的雕刻,形成頗具特色古民居文化。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行走在光村,看不完的豪宅大院,拍不夠的精美建築,品不盡的傳統文化。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看完藺家閣樓,就不能不去看一看李家的閣樓。打聽到一位好心的大哥,他帶我們到李家巷找到了主人。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遠遠就能看見李家的閣樓,青磚砌成,高大雄偉,各層有窗口,只是上部平頂,與藺家閣樓的木結構相比,稍有不同。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來到李家老宅,主人給我們介紹了閣樓頂部原為木結構。前多年意外損毀之後,本想憑藉自己的手藝修復頂樓。沒想到,根本無法恢復原樣,就連運送木料也十分艱難。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無奈之下,只好用混凝土預製板封頂了事。這才深切地體會到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清代建築風格的四合院保存完整。北房四扇格門,由立向的邊挺和橫向的抹頭組成木構框架。既能充分通風采光,又空靈通透,莊嚴大方,具有美感。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東西廂房為磚木結構,精巧緊湊,內建隔樓,清代時期晉南建築風格。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主人講,天氣暖和的時候,還在這邊居住,習慣了。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屋內保留收藏了不少當年的生活用具和傢俱。一開始是捨不得扔掉,後來也就積攢保存起來了。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光村的古民居隨處可見,光村的古建築各具特色,光村的傳統文化一定會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新絳光村李家閣樓頂部修復之難,印證了古人的建築藝術和智慧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于山川湖海,漫步在古村院落。擁抱大自然,鍾情古文化,記錄小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