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從西寧到塔爾寺,不到30公里,交通便捷。

塔爾寺停車也很方便,從停車場出來,穿過一條商業街,便到著名的塔爾寺。

這樣的人文景點,一定要找個導遊陪同,才能瞭解更多的歷史文化、故事傳說。跟著導遊,我們開始了塔爾寺之旅。

塔爾寺名字的由來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也叫塔兒寺,因為是母親為思念兒子而建的塔,故名塔兒寺。

塔爾寺主要因宗喀巴大師而聞名,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宗喀巴大師其人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宗喀巴(1357-1419年),格魯派(即黃教)的創始人,藏傳佛教說他是文殊菩薩轉世。大師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之意,生於青海湟中藏語稱為“宗喀”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塔爾寺一帶。按照藏族的傳統,他們對德高望重的名人、高僧活佛不能直呼其名,便以其出生地綴以“倉”或“巴”而稱呼,這位出生於宗喀一帶的大師便被尊稱為 “宗喀巴”,即宗喀這個地方的人。

宗喀巴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大師3歲時,父親就帶著他到夏宗寺和西藏著名的若白多傑活佛相見,活佛給宗喀巴灌頂加持,授了近事戒。大師7歲時,被家人送到夏瓊寺,開始學習佛法,經過9年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佛法基礎;16歲時,為進一步探求佛法,前往西藏,拜各教派高僧為師,繼續研學佛法。他研讀各派經典著作,汲取各家之長,年紀輕輕便能講17部經典,而且不會發生混亂和遺漏,顯示了很高的天資與悟性。據說他與其他僧人一起背誦經文,“前後經過十八天,大師就把《現莊嚴論》的本文、印度獅子賢的註解和藏人絳嘉的疏釋,背得滾瓜爛熟,義理脈絡也通達無餘。當時所有的教授師和同學們,對大師這種超人慧力,感到十分驚訝,無不深加讚歎。”

大師的傳說故事

(一)會說話的的自畫像

宗喀巴遠到西藏去求學,母親在家思兒心切,便寫信給他,表達思念之情,也希望他能回家讓母親看上一眼。大師作為一心虔誠事佛的佛門弟子,一方面,應放下七情六慾,斬斷思親之情;另一方面,從西藏到塔爾寺,山高路遠,來回要1年之久。因此,大師決定給母親寄一幅自己的畫像,母親看到畫像,彷彿見到兒子。信中還囑託母親在他出生地、長有菩提樹的地方,建一座塔,塔內裝上這幅自畫像,這樣母親每天繞塔,彷彿與兒子謀面一般。

宗喀巴的母親讀完書信後,開始仔細端詳兒子的畫像,這時,畫上的宗喀巴大師開始動了,他從畫中走下來,衝著母親磕頭,並開口叫了聲“阿媽”。

大師的母親看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大為驚異,心想定是佛法護佑才有此法力,更加虔誠敬佛,思兒之心也就平息了。而這神奇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二)神奇的白菩提樹

宗喀巴出生後,他的母親將胎衣埋在土裡,而就在埋胎衣的地方,卻神奇般地長出了一棵白色菩提樹(一說是大師臍帶血滴過的土地上長出了白菩提樹)。這棵樹枝葉蘩茂,共有10萬片之多。葉子非常特別,每片葉子的脈紋呈現出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這棵也因此被稱為貢本(即十萬佛之意)。風吹過菩提樹,沙沙的聲音如同吟誦經文。據說,虔誠的佛教信徒能看到菩提樹葉子上的聖像與經文,如果能得到一片飄落下來的樹葉,則能祛病消災,所以,塔爾寺菩提樹下永遠沒有一片落葉,因為還不等樹葉落地,早有信徒虔誠守候在此,將其收藏。

(三)建塔造寺

大師寫信囑咐媽媽,在其出生地、長有菩提樹的地方建塔,每日繞塔,“見塔如見兒”。媽媽遵從兒子的意願,便以菩提樹和畫像為胎,開始建塔。後來,隨著宗喀巴的聲望越來越高,又在塔附近建造寺廟,便是今天黃教六大叢林之一,名震海內外的塔爾寺。(宗喀巴及其弟子修建了著名的拉薩三大寺即甘丹、哲蚌和色拉寺,三大寺與另外三大寺(即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成為後來格魯派六大叢林。

大師不僅精通佛法,還精通醫術。據說,他跟醫師學習醫書和印度、西藏等地著名醫師的註釋,還實習一切大小手術。經過沒多久,全部通達玄奧,圓滿善巧。

有一回,大師的身體欠安,雖然有十幾位名醫在聯合替他診治,但是,應該用什麼藥,如何配治,都還須請問大師。因此,這些醫師就在大師足前學習醫理,過了一段時間,都讚不絕口的說:“如今西藏所有醫師中,最精通醫道的,莫過於法王仁波切了(宗喀巴大師之尊稱)。法王仁波切只不過對我們略微地講解一些藥性的差別,就已經比我們過去所學到的,還要進步得多。”

看來,有大師之謂的宗喀巴既能幫助信徒解決精神的痛苦與迷茫,又能去除身體的疾患之苦。

現在塔爾寺的僧人,也是既要學習佛法,也要研讀藏醫藏藥。要成為真正的大師,必須既要能祛除肉體上的疾病,又要能去除心理上的疾病。

宗喀巴大師的成就

宗喀巴自幼學習佛法,一生從事佛法理論的研究與佛教的弘揚與傳播。大師著述極多,全集拉薩版共十八帙,凡一百六十多種。最重要的成就即是對宗教的改革,創立了格魯派。

格魯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藏語格魯意即善律。格魯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以示與其他教派的不同,因此,格魯派又被稱之為黃教。

黃教強調嚴守戒律,規定僧人的生活準則、學經程序、學佛次第、考核制度等,逐步形成一套嚴格的教階制,格魯派此後成為西藏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教派。

宗喀巴進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宗教派之間相互別爭權奪力,不斷髮生戰爭,寺廟組織渙散,缺少管理;僧人自由散漫,無戒律約束,他們結婚生子,享受著世俗的生活。上層僧人依仗其特權,欺騙百姓,不僅索取錢財,還索取婦女供其姦淫,美其名曰雙修。清淨寺院僧舍幾乎全變為有妻室之俗家與淫窩。

在這種情況下,宗喀巴決定開始進行宗教改革,他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僧人必須受戒,嚴格遵守,獨身不娶,不營世務,清淨禪院。經過律戒整頓,扭轉了當時僧院的頹靡之風,使僧人面貌煥然一新。他還提出要學習修持,制定出僧人的學習制度,規定學習內容,按部就班地學習佛教文化知識,通過學習,提高僧人對佛法的認知。

大師的改革措施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認可,追隨者也越來越多,大師的名氣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這讓我想起了歐洲歷史上馬丁·路德的改革,改革的原因也是因為教皇對百姓的愚弄與壓迫。當時,教皇向人們宣揚,只要購買“贖罪券”,無論犯了多大的罪,都可以得到上帝的寬恕,死後可以升入天堂。於是,許多有罪之人或是想升入天堂的普通百姓,紛紛慷慨解囊,購買“贖罪券“,銷售“贖罪券”成為教會人員發財致富之道。路德正是看到了教皇欺騙世人的醜惡一面,開始質疑“贖罪券”,他提出了應“因信稱義”,也就是每個人可以憑自己的虔誠信仰得到拯救,個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對《聖經》的獨立理解上。路德對教皇教會權威的挑戰,揭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動了廣大群眾反封建的鬥爭,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

大師對宗教的改革,對宗教文化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塔爾寺的“藝術三絕”

塔爾寺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藝術三絕”。

(一)酥油花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是由酥油配上各色顏料,雕塑成各種人物、花鳥、亭臺樓閣,形象逼真,顏色亮麗。在塔爾寺的酥油花館,可以看到這些由酥油塑成的藝術精品。

酥油花相傳源於西藏,唐朝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結親時,曾從長安帶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內。西藏的冬季寒冷,沒有鮮花獻佛,信徒們便用酥油製成花,供於佛像前,以表達敬意。

後來,酥油花的製作技術傳到塔爾寺,經過塔爾寺僧人的研究與發展,形成了塔爾寺獨有油塑藝術。

但由於酥油遇熱就會融化,酥油花的製作都是在冬季嚴寒季節,而且為了酥油定型,整個過程,製作油花的僧人必須將手浸泡在冰水中,長時間的冰水浸泡與勞作,使僧人的雙手都會生凍瘡、變型、得關節炎,因此,這種藝術又被稱為是“殘酷的藝術”。

當我們看到櫥窗內製作精美的酥油花作品時,可否想到那些僧人們的辛苦與犧牲。隨著科技的發展,不知有沒有一種新的技術能幫助僧人們擺脫這種藝術給他們帶來的身體的痛苦與疾病。

(二)堆繡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堆繡是唐卡的一種,是在布幔上用各色布塊堆砌、粘貼的大小佛像和周圍點綴的花卉圖案。它是塔爾寺獨有的一種地方民族手工藝品。將各種綢緞剪成所需的各種形狀,裡面塞以羊毛或棉花之類的填充物,使其鼓起,然後繡在布幔上。這樣製成的繡品,富有強烈的立體感,宛如浮雕。

在塔爾寺,有“獅子吼”、“釋迦牟尼”、“宗喀巴”、“金剛薩埵”這四種巨大的堆繡佛像,不過平時都看不到,因為這四種巨大的佛像只在一年一度的“展佛節”上展示,而且是每次只曬一種。

(三)壁畫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塔爾寺壁畫屬喇嘛教宗教畫系,具有濃郁的印藏風味。壁畫的顏料都是用石質礦物製成的,色澤鮮豔,且不容易褪色。

塔爾寺保存完好的大小壁畫有一千多幅,對寺廟建築起到很好的裝飾美化作用。壁畫內容廣泛,多取材於佛經故事、神話故事、釋迦牟尼生平故事、宗喀巴佛院的業績以及各種佛像、神像、陰間地獄畫面、生死輪迴和高僧大德的形象等。

壁畫的故事充滿了神秘色彩,讓人相信佛法的力量,要棄惡從善,弘揚佛法。

塔爾寺的主要建築

塔爾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喇嘛居住的扎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自古以來即為黃教中心及佛教聖地。

八寶如意塔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當你步入塔爾寺景區的話,首先會看到一組建築便可能是八大如意塔.

這組塔建於公元1776年。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築物,後來涵義則擴充至紀念佛陀生處、成道處等聖蹟,或安置佛菩薩聖像、高僧遺骨等作為禮拜、建築之用的建築物。塔爾寺內的八寶如意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業績而建。八座塔均是典型的藏式塔,方形底座,圓身。

這種塔普遍見於藏傳佛教廟宇的門道,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的泥佛像,但是塔爾寺的這八個塔中貯藏著該寺歷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來這裡繞塔參拜。

花寺

塔爾寺內的祈壽殿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為祝願七世達賴喇嘛長壽而建 的,藏語稱“夏登拉康”。祈壽殿院內有數株根連在一起的白旃檀樹(即菩提樹),每到盛夏,枝葉茂 密,濃陰蔽日,花開時節,芳香四溢,故該殿有“花寺”之稱。 “花寺”白旃檀樹下的花壇裡,還有一塊長梨狀的石頭,俗稱“護法磐石” 或“憩石”。信徒們到此,總要長跪合掌,並在石頭上抹酥油,貼硬幣。傳說宗喀巴16歲時離家赴藏求學,一去不返,母親香薩阿曲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每天背水路過這裡,總要把背桶放在石頭上稍稍休憩一下,一邊翹首西望,為愛子誦經祝福。這位慈母去世後轉世為第一世香薩活佛,因此這塊石頭在信徒們的心目中,也成了能消災降福的“聖石”。

塔爾寺學院

塔爾寺不僅是中國的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經四世達賴指示,萬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這裡的僧人也要讀書、拿證書,晉升大師,經過十年或更長時間學習,成績好的可以被授予“澤仁巴”學位,相當於博士文憑。看來,僧俗一樣,要想成為名師大家,必須潛心學習,不斷努力。

寺中“磕長頭”的信徒

塔爾寺:看宗喀巴大師的故事,遊塔爾寺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據說藏族的佛教信徒一生都會磕一次十萬的長頭,而虔誠的信徒則每年會磕一次十萬的長頭。在磕長頭過程中,他們風雨無阻,而且越是環境惡劣,越能增長他們的功德。

在塔爾寺內,有許多原地磕長頭的信徒,他們身前鋪一毯,原地不斷磕頭,嘴裡唸唸有詞,磕完一組會在本子上記個數,然後繼續。

他們是那樣的平靜、專注與虔誠,似乎將一切美好的心願都寄託在這長頭上。是信仰的力量,才能讓他們這樣不辭辛苦、心懷喜悅地五體投地跪拜。這樣的景象,讓人心疼,更讓人感動。

看著他們匍匐跪拜的恭敬的身影,看著他們轉著法輪轉佛塔的虔誠的神情,我們能做的只有默默祝福他們願望成真!

塔爾寺的遺憾

從塔爾寺出來,回到停車場仍要經過那條商業街。大多商品都沒有太多特色,看過也就忘記了,但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那青稞麥,當地居民用盆子盛著青稞,擺在地上叫賣。青稞模樣與小麥一模一樣,只是顏色是綠色的,看上去非常新鮮。可能是覺得那盛青稞的盆不夠乾淨,還是別的原因,我竟沒有停下來去品嚐。光顧這樣的小攤,也是一種善行,應常為之。

從塔爾寺出來,去祁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