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古代的帝王在死後,由後人給予評價,確定廟號和諡號。例如某祖、某宗就是廟號,就兩個字。再混蛋的皇帝,也得美化一下,廟號不好操作,就在諡號上做文章。到了明清,堆砌20多個好聽的字。光緒皇帝,一生傀儡,諡號“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廟號在初期是非常嚴格的,以兩漢為例,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西漢四位,東漢三位而已。漢代之後,標準降低,是個皇帝都能擁有。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漢高祖劉邦

中國封建時代推崇儒家,孔孟的地位不斷攀升,越來越神化。儒家的核心就是一個“”字,因此死後能得一仁字,實屬難得,就那麼幾位,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

宋仁宗:第一個仁宗,當之無愧

勤儉律己:宋仁宗趙禎雖處盛世,但卻異常勤儉,嚴於律己。有一次,趙禎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說何不吩咐御廚做。趙禎說自己一時需要,恐怕下面天天殺羊,形成定例。為一碗飲食,創此惡例,於心不忍,寧願忍一時之餓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宋仁宗畫像

善於納諫:聽取反對意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極難,宋仁宗算是非常能忍之人。包拯經常提意見,甚至唾沫都飛濺到皇帝臉上,但趙禎只是用衣袖擦擦臉,從不怪罪,意見還得接受

寵妃給自己老爹要官,結果包拯和幾個言官死活不同意,趙禎沒辦法只好認栽。心中的怨氣怎麼辦,跑到後宮衝著妃子說:“你只知道要官,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包青天

寬容仁厚:有一次,趙禎在散步,不時回頭看,也不說話,隨從們都一臉懵。回到寢宮,趙禎趕緊讓人拿水來,皇帝渴壞了。妃子不解,為何不要水喝。趙禎說看到隨從沒帶水壺,怕因此有人要受罰。

還有一次用餐,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

慶曆新政:宋仁宗時期是北宋的巔峰時期,即便如此趙禎依然能銳意改革,這點十分難得。提拔重用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力主實施范仲淹主導的“慶曆新政”。凡改革必然要重新分蛋糕,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由於達官貴族極力反對,新政失敗了,但為後來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

《宋史》贊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乾隆帝說有三個帝王,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趙禎。

明仁宗:在位十月,不損英名

端重仁愛:一次,朱元璋派少年朱高熾在破曉時去檢閱軍隊,結果朱高熾不一會兒就回來了,朱元璋很奇怪。朱高熾解釋說,清晨太冷,還是等到士兵們吃完早餐再檢閱吧。

善於理政:朱高熾雖然是個走路都困難的胖子,但不影響個人才華。朱元璋要他審閱幾份官員的奏章,他有條不紊地把文武兩類分開,恰當地逐條應對,太祖嘆之。

朱棣一生長期在外征戰,朱高熾就負責監國。朱高熾總是能將政事處理的妥妥當當,而且滴水不漏。朱棣曾派親信胡濙暗中監視,結果胡濙“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大明風華》朱高熾

曇花一現:朱高熾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赦免建文帝舊臣,平反冤獄,廢除許多苛政。總之是與民休息,開創了“仁宣之治”。可惜,僅僅在位十個月。

《明史》贊曰:“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清仁宗:矮子裡拔將軍,剷除和珅

運氣爆棚:乾隆一生有17位皇子,嘉慶帝永琰為15子,老媽出身也不高。不過,運氣非常好。乾隆作為最長壽的帝王,活了89歲。到了晚年,剩下的兒子沒幾個了,矮子裡拔將軍,就他了

剷除和珅:嘉慶帝的前4年,大權仍在太上皇乾隆手中,是徹頭徹尾的“兒皇帝”。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死了。初四,嘉慶果斷解除了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大臣,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和珅劇照

初九日,革除和珅、福長安的職務,下刑部大獄。十一日,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賜他獄中自裁。動作迅速,乾淨利索,這是嘉慶一生為數不多的亮點

庸碌無為:乾隆時期,大清王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在剷除和珅後,嘉慶似乎失去了方向,二十年間無所作為,只能用“平庸”二字概況。

三個仁宗皇帝,一位恰如其分,一位當得起,還有一個名不副實

嘉慶劇照

吏治腐敗,軍備廢弛,當年馳騁天下的八旗兵,只會遛鳥、鬥蛐蛐泡茶館了。天理教起義時,甚至在太監接應下攻進皇宮,這也是醉了。和大刀闊斧改革的雍正相比,簡直沒法比。

張宏傑評價說:從親政初期的偉大,到謝幕時的尷尬,嘉慶的滑落曲線如此令人嘆息。他二十多年的統治,前面連著“康乾盛世”,緊接其後的,則是“鴉片戰爭”。正是在嘉慶皇帝的統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萬劫不復的衰敗的關鍵幾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