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依据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太平村李自成后裔提供的家族秘传,李自成于恭城创建洪门天地会,委派直系后裔潜入福建漳州、广东江门、雷州半岛海康等地,组织发展洪门天地会这一历史信息,顺利地找到了海康地标村——湛江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港村。

2016年11月13日,笔者在太平镇通明港村党支部书记卢振成、村妇联主任莫岸红的带领下,用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考察形式,对通明港村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调研。发现通明港村历史文化遗迹丰富,遗存遗迹完整鲜明。历史人物、时代背景、标志符号,彰显明朗,一看便知,这是李自成创建洪门天地会时,建立的水师秘密营地和军港基地。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图源:莫岸红)

通明港村的洪门天地会历史文化遗迹中,有“二龙戏珠”日明王三太子朱慈烺、月明王李自成的影子和足迹。为慎重起见,要查找更多的历史依据,寻觅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来进一步求证考证,证实这一重大发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于是,便前往湛江海康(雷州市)、湛江麻章区县志办查找民间文献资料,考察参观了湛江市博物馆。

由于海康、麻章、遂溪县志有十分详实的记载,所以,根据县志记载线索,沿着李自成创建洪门天地会和李自成家族这一清晰的血缘系统脉络,顺藤摸瓜,一路南下徐闻、海安,跨越琼州海峡,踏遍海口文昌,走遍三亚榆林。以及越南河内、下龙湾(鸿基岛)等地。折回到北海,北上桂林、湘西、南阳、陕南、关中、陕北,沿着洪门天地会“往北来南”秘密通道,终于发现有实物证明湛江太平镇通明港村的洪门天地会历史文化是真实的,无需置疑。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庙会民俗“龙门阵”。(图源:莫岸红)

在《今日头条》首次公开透露公布,解析太平镇通明港村重大历史发现后,受到雷州半岛和广东地区许多网友的关注。在与粉丝互动交流时,发现笔者的学术观点深受他们的欢迎和支持。相互交流,获知很多历史信息。

按照以往的田野考察程序,考察历史文化遗迹后,要进行社会调研,了解村寨历史,走访口述传说、民俗风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情况。当年来通明港村考察时,笔者为了急于寻求佐证,疏忽了走访调查这一环节。

三年后,首次与通明港村妇联主任莫岸红微信交流时,她在介绍通明港村一些历史传说时,发来一个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制作的连接文章,题目是《高清大图直击,通明“龙门阵”重新300年水师雄风》。此连接揭示透露了白鸽寨通明港村的历史秘密。仅从春节正月十五庙会“龙门阵”这一民俗艺术活动形式来看,竟然是陕西春节民俗艺术活动和庙会中的“社火”。两者相比,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龙门阵”。(图源:莫岸红)

连接文章报道:“据介绍,通明村‘龙门阵’是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村民庆元宵佳节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仪式,集民俗性、艺术性与娱乐性于一体,传承发展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清代康熙年间《遂溪县志。卷一 民俗志》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象遊戏,作火树放花炮烟火,打鞦韆猜灯谜,士庶嬉遊达旦,谓庆元宵。是日各街市社庙作纸船遣灾,乡落亦然。’麻章区通明村古属遂溪县地,民俗文化一脉相承。”

这段报道,引用《遂溪县志。卷一 民俗志》记载,结合图片来看,其:“龙门阵”内容包含:火树、花炮、烟火、灯谜、舞狮、耍龙灯、跑旱船、信子,以及走街进庙的表演形式,与陕西社火完全一致。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龙门阵”。(图源:莫岸红)

文章还报道:“通明村原为明清时期白鸽寨水师营寨之地,建有关帝天妃庙。据传清康熙年间天妃保驾护航,佑助官军收灭海匪,颁旨宣封。清道光《遂溪县志·卷之四 庙坛》记载:‘关帝、天后庙,在通明社。国朝康熙间显圣,佑助官军收灭海匪,大臣请加封赐银存营,每年陆两肆钱以为春秋祭费。届期命官行礼,永为常例。’康熙年间改关帝天妃庙名为‘宣封庙’,官民舞龙门阵民俗仪式以庆贺。此后,龙门阵成为当地年例。龙门阵集民俗性、艺术性与娱乐性于一体,传承发展着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龙门阵”。(图源:莫岸红)

此段报道,透露许多历史信息:白鸽水师的组建时间是明清时期;白鸽寨是白鸽水师营地;通明港村有关公庙(村人称老爷庙);村内有宣封庙;关帝庙、天后庙在通明村;通明原名通明社;康熙年间显圣庙;关帝、天妃庙改名为“宣封庙”;正月十五是庙会等。把通明港的历史、性质锁定在明末清初,迎合了笔者李自成(万云龙)洪门天地会研究课题。佐证了笔者对太平镇通明港村历史文化的学术判断。

由此可见,《麻章区志》“大事记”记载,道光二十九年记载,遂溪全县分为5个乡,11个都,都下分为26个社,其“5、11、26(两个13)”是洪门天地会秘密切口暗语数字。同时,揭开了陕西富县太平村李自成(万云龙)家族隐居的村庄,为何称太平、原庄、现头、马塔、马稍五村为一个“社事”,共同完成祭祀、庙会、社火活动之谜。以及陕西、湘西一些地方把村庄称“社”之谜。

湛江太平镇历史系列谜(五):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之谜

通明港村正月十五庙会“龙门阵”纛旗队。(图源:莫岸红)

看来,把村庄称为社,是天地会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建制。再看《麻章区志》“大事记”清代第一项记载:“顺治八年(1651)九月,大水侵南城,旋大风,海水涌,风中有火……”两个记载,一个出现“社”,一个出现“火”,两者结合,组成“社火”。不难看出,“社火”这一民俗文化艺术活动,是洪门天地会一种秘密集聚、集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社火中,洪门天地会的历史文化体现的浓眉重彩,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