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航空宇航學科是典型的工程應用方向,發表英文SCI文章較難。最近幾年,我在英文SCI期刊上發表過幾篇文章,雖說數量質量離學術大神們有很大距離,但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能夠寫幾篇文章,自己還是有點小得意。

不像生化環材等基礎學科,工科類學科很難發表影響因子較高的文章,更別說NATURE、SCIENCE之類的頂級刊物了。

本人的研究方向為氣動外形設計,隸屬航空宇航方向,更是難以發表影響因子高的文章。就我所知,航空宇航類近十年未有一篇文章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

航空宇航類SCI期刊影響因子較低、數量也不多,下表統計了2018年度宇航類期刊的名稱、影響因子、發文量和分區,按影響因子從高到低排列,共31種期刊。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表1 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統計表

排名第一的期刊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s, IF)也只有6.814,還未突破10,而且這個期刊是綜述類,只接受約稿,普通學者很難發文。其他刊物,大部分IF都在3以下。從中科院分區來看,只有第一名在2區,其他都是3區4區。

所以從事這一學科的研究者應該認識到,動不動就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走向人生巔峰是不切實際的。

那在這31個期刊中應該選擇哪些期刊呢?

我認為選擇期刊有三個原因:第一影響因子,大家肯定是想投高IF期刊;第二看有無特殊要求、方向合不合適,比如排名第一的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只接受約稿,普通人是沒機會的,排名第二的Journal of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Instruments and Systems,方向特定為天文望遠鏡,本人方向不合適;第三看發文量,年發文量多的期刊,錄用機會較大,發文量在100以下的刊物,要不就是編輯口味叼,要不就發表週期長,投稿得不償失。

我們課題組的投稿選擇在少數幾個期刊,下表列出發表過論文的期刊,共8個,本人曾在前五個期刊(3,5,7,10,15)共發表論文6篇。下面以出版商分類簡要點評一下。

31種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分析與總結

表2 發表過論文的期刊統計表 最後一列為投稿難度, 十分制1最易10最難,這個難度完全是個人主觀感受

Elsevier旗下的期刊有三個: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T)影響因子最高,而且漲的飛快,今年應該能突破3。它的難度不是很大,這幾年與國內很多機構有合作,語言要求較低,對中國作者比較友好,不過也因為中國人發文太多,很多聲音說它是水刊。綜合來看,性價比第一,非常推薦投稿,是畢業、評職稱的不二選擇;Acta Astronautica(AA)排名次之,IF=2.482,難度比AST稍大,因為我有篇文章投稿AA被拒,修改後投稿至AST錄用。AA上中國人文章沒AST多,不過我對它印象一般,貌似存在裙帶現象,少數幾個課題組瘋狂發文;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是航空學報英文版,這幾年辦的不錯,影響因子蹭蹭上漲,今年還被中科院分在大類2區,是國產SCI期刊的“希望之星”,我們課題組在上面發表文章較多。總體而言,難度尚可,推薦投稿。不過有中國期刊的通病,裙帶現象嚴重,你要是有文章掛名院士,它是不敢拒你的,但實話說很多院士掛名的文章也就那麼回事。

AIAA旗下期刊有三個。AIAA指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全球最權威的航空航天學術組織。AIAA旗下的期刊有兩個特點,投稿難度大,影響因子低:AIAA Journal是AIAA的旗艦期刊,影響因子1.951,尚不如CJA,但它難度非常大,審稿修改週期較長,編委和審稿人極其負責,在行業內認可度很高,如果能夠發表一篇,基本說明在業界有一定影響力。我去年中了一篇,高興良久。對於要畢業的博士生來說,不推薦投稿,難度太大,吭哧吭哧寫好文章,如果被拒十分影響畢業,也影響心情。但對於想提升學術影響力或提升學術能力的人,非常推薦投稿(或“受虐”),不管錄用與否,編輯和審稿人會給出一大批有建設性的意見,對自己是很好的磨礪。我現在投稿的第一選擇就是AIAA J,如果掛了再選擇影響因子較高的AST或AA;Journal of Space and Rockets 和Journal of Aircraft比較類似,是AIAA 旗下的分類期刊,只有一個詞評價-傲嬌!IF低的不得了,只有1上下,但難度很大,經常被編輯以創新不足拒掉。這倆業內影響力還可以,畢竟是老牌期刊,但不推薦投稿,難度大,IF低,性價比太低。

ASCE(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旗下的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這個期刊比較友好,IF尚可,難度較低,而且它不挑審稿人,一般都會在你填的推薦審稿人中選1-2個,對於要畢業的學生來說,很推薦投稿。

還有一個是Hindawi旗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Hindawi是著名的水刊出版商,它旗下的刊物都是開源的,開放獲取,讀者不收費,但論文作者要繳納不菲的版面費。我對開源期刊印象不好,感覺99%的Open Access期刊都是水刊(當然也有Nature Communications這種頂級刊物)。客觀來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還是Hindawi旗下辦的還不錯的刊物,投稿有一定門檻,收費很貴(1600刀一篇),如果課題組有錢而且老師報銷的話也可以投稿。但需要注意很多地方不認開源期刊,投稿前需要弄清楚,據我所知自然科學基金委很多評議專家不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