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弱視是較為常見的兒童眼病,平均100個兒童中,大約有1~5個兒童患病,而且此種眼病僅發生在視覺未發育成熟的幼兒期。

  兒童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為0~3歲,視覺發育敏感期一般在8歲以前,在此期間,視覺系統的發育對視覺環境超級敏感,惡劣的視覺環境極易導致弱視,而恰恰此階段也是治療弱視的最佳年齡。研究顯示,低於4歲患兒治療效果優於6歲以上患兒。

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弱視的成因

  弱視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患兒在0~8歲左右存在視覺剝奪和雙眼相互作用異常。

  視覺剝奪:由於先天性(如先天性白內障、角膜混濁等)或在0~3歲期間進入眼內的光刺激不夠充分,剝奪了黃斑(眼睛結構中的視覺最敏銳部位)形成清晰物像的機會。嬰幼兒時期即便短暫地遮蓋單眼也可能引起剝奪性弱視,有研究表明,7天不恰當的單眼遮蓋就可以形成不可逆的弱視,所以在0~3歲尤其避免這種情況。

  雙眼相互作用異常:兩眼視覺輸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與模糊物像之間發生競爭,造成單眼或雙眼的視力減退。

弱視的危害

  弱視的危害在於患者不僅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功能及精確的立體感。而立體視覺是辨別遠近、深淺所必備的功能,一個人若沒有完善的立體視覺,即使每眼視力正常,也不可能很好完成精細工作。國家在招生或招工中,常將視力作為一項重要關卡,比如航海、航空、機械製造等對視力和立體視覺都有嚴格要求,若因為弱視而失去了合適機會,會造成終身遺憾。所以一旦確診為弱視,應立即治療,否則年齡超過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視力缺陷。

分類

1.斜視性弱視
發生在單眼,患兒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常見於四歲以下發病的單眼恆定性斜視患兒,其由於大腦皮質主動抑制斜眼的視覺衝動,長期抑制形成弱視,視覺抑制和弱視只是量的差別,一般為斜眼注射時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視則為持續性視力減退。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產生的抑制越快,弱視的程度越深。

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2.屈光參差性弱視
因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較高的一眼黃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兩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從而產生被動性抑制,兩眼屈光相併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較高常形成弱視和斜視。以至被動性和主動性抑制同時存在。弱視的深度不一定與屈光參差的度數有關,但與注視性質有關,旁中央注視者弱視程度較深,這類弱視的性質和斜視性弱視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臨床上有時也不易區分弱視是原發於屈光參差,還是繼發於斜視,此型如能早期發現,及時配戴眼鏡,可以預防。
3.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眼性,發生在高度近視、近視及散光而未戴矯正眼鏡的兒童或成年人,多數近視在600度以上,遠視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雙眼視力相等或相似,並無雙眼物像融合機能障礙,故不引起黃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時配戴適當的眼鏡,視力可逐漸提高。

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4.廢用性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兒期,由於上瞼下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或因眼瞼手術後遮蓋時間太長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進入眼球,妨礙或阻斷黃斑接受形覺刺激,因而產生了弱視,故又稱遮斷視覺刺激性弱視。
5.先天性弱視或器質性弱視
由於出生時黃斑出血,導致錐細胞排列不規則,在嬰兒出生後雙眼形成以前發生,因而預後不好。有些雖然視網膜及中樞神經系統不能查出明顯的病變,目前仍認為屬器質性病變,因現有檢查方法不能發現,此型為恆定性弱視,治療無效。

建議最晚6歲之前,要帶孩子做視力檢查,否則弱視的危害很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