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現代醫學,關於人體的疾病健康狀態,往往是以一種純病理特徵來切入的。

身體上的病變就是身體上的病變,幾乎不會和心理情緒產生聯繫。

如果心理有病,建議去看心理醫生。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隨著醫學的發作,人們會發現身心疾病的是互相聯繫和統一的,這點認知和幾千年的古中醫認知是一致的。

一個人,長期不開心,沒有激情的生活,人就會出現將就和陰暗情緒。就容易患胃病和呼吸系統疾病。

其實說是激情的生活是不正確的,還是會產生一些後遺症的,應該是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陰陽平衡,不會過度的消極,也不會過度的亢奮,才是最佳狀態。

​​​​土虛則木搖,土為脾胃之土,脾胃虛久,就會影響肝木之氣,脾胃虧虛日久,肝臟自然出現工作異常問題,比如女性的乳腺疾病和肝木有極大關係,也會造成頭暈眼花、身體乏力、筋骨變得僵硬、甚至面色青黑、指甲蒼白等。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脾胃不好能連累肝膽,導致情緒不佳。反之,情緒鬱悶,也會連累脾胃功能,飲食不開,胖瘦不司,過了度,終點都會影響生命磁場,養生的重要性此處也有說法。 ​​​​

講究疏導情緒不僅僅說它能致病,還可以耽誤美。如果身體的痰濁溼氣本身就很重,一生氣,很多慢性皮炎,溼疹,蕁麻疹,痤瘡,色斑反覆不愈根本原因就是這火氣把這痰濁溼氣往皮膚外透發。

當你的情緒自己都控制不好的話,就別指望有別人會控制的了,修心整理情緒也是為以後生活的一種投資。 ​​​​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最幸福的狀態應該是"身體無病,心裡無事",而如今人們二者兼得不說,還讓期望不到"感同身受"補了一刀。就有了降低慾望或許能讓你幸福一些的正能量治療手段,殊不知,真正的癥結不在此,終究治標不醫本。 ​​​​

人內外不充沛,內在的價值感就不及格,情緒就容易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

人的情緒不穩定,其身體必然不安,甚至都已經出現了疾病了。

容易挑剔的人你不要過多和其抬槓,就像長短板一樣,有的人認知能力不足,不擅長通過別人的長處來找尋自我提升,而是靠挑剔別人的軟刺來尋找自我的平衡。 ​​​​

情緒在人體內的流動是通過神經、經絡、體液或其他傳導組織來實現的,如果受到突然的、強烈的或者持久的情緒刺激。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在身體中就會出現一股很大的能量傳導,超過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從而導致紊亂,發生淤滯。這些能量的作用,就出現中醫歸納的理論: “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驚傷膽”。

情緒會帶動身體狀況走向是必然的。

按照古中醫的理解,情緒的問題,心理的疾病,都屬於情志病的範疇,心理的疾病會影響身體而導致出現身體上的病變,身體的疾病會輻射導致相應的心理疾病,其是二合為一的問題,一個問題的兩個面。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中國人養生的講究,對心態的穩定性是要求很高的,基本是第一位的,也是現代醫學比較忽視的一個方面。

人到底是意識決定行動,還是行動決定意識,這個問題如果沒有上升到哲學思辨,按照經驗而論,意識是第一的,而行動是受意識支配的,進一步才去改造自然,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心思意念的純正是必須的。

完全健康的狀態,身體如無病,心裡則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