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寫一篇SCI論文需要查閱大量文獻,沒經驗的科研小白只能參照文獻裡的英文描述,然後模仿,修改,化為己用(俗稱東抄西抄)。

但是,用pubmed搜只能搜到標題,用web of sci可以勉強可以搜到摘要,但一篇文章有那麼多部分,其他部分就只能老老實實下文獻來看了...

這也是為什麼廣大碩博每到寫文章就特別痛苦的原因:憋不出來!耗時耗力!

那麼,如果能夠提高效率,讓文章的每一部分的“語料”都能源源不斷地撲面而來呢?

回到我們之前重點介紹的神器網站“AI學術寫作助手”。

由於數據在不端的實時更新,相比之前的100多萬,目前網站收錄的語料已經突破了驚人的1100萬!

也就是說,這個數據庫裡目前有1100萬條已經發表的SCI句子,被分配到論文的各個模塊,要寫哪一部分,就選哪一個模塊,輸入關鍵詞,立刻獲得想要的句子.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整個網站仍然極其簡單!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網站相比之前,增加了“短語模板庫”模塊,小編嘗試了下,輸入“過去的研究未能清晰解釋”,這樣的描述在Background或者Disscusion裡會用到,為了引入當前文章有多牛逼牛逼...

結果驚人的優秀,就是我想要的!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同時,小編髮現網站的

搜索速度匹配度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1100萬的數據裡,如此快速的匹配到最佳的結果,程序員小哥哥估計也花了很大功夫的哈...

論文各個部分都放在了左側導航欄,寫哪一步分就選哪一部分。

使用方法也極其簡單,只要三步:

舉個栗子,比如我現在想寫一篇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前景”的文章,準備寫標題了。

第一步:選擇對應模塊,選擇Title。

第二步:輸入框裡輸入“腫瘤” “免疫治療” “前景”,三個以空格鍵隔開,或直接輸入這段話,網站支持中英,你也可以把以上關鍵詞換成英文或混搭輸入。

第三步:直接單擊匹配多的英文,該內容即被黏貼到寫作區,在此就可以修改了。

比如,我們發現第三條和我們想要的意思很類似,那麼直接就點擊“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mmunotherapy for glioma”。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修改調整:內容主體有了,那麼接下里就變得簡單多了,如果你研究的是肝癌的免疫治療前景,那麼就直接把“glioma”改為“liver cancer”。

於是乎,你文章的title就出來了,你根本都不用絞盡腦汁去想: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很多人會擔心到底這個title權威不權威,這個網站貼心地提供了語料的來源,直接點擊“語料來源”,以上題目來自以下這篇文章。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大家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發表在2018年的immunotherapy上,通過之前介紹過的小程序IF查與投查詢,很快就可以知道期刊的影響因子是3分+。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這下放心了,title參考自一本3分+的SCI哈,可以愉快且有底氣地和老闆交差了!

title搞定了,就順著左邊的導航欄一個個選擇後寫下來:Title(標題)、Abstract(摘要)、Keywords(關鍵詞)、Background/Introduction(背景)、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和方法)、Results(結果)、Discussion(討論)。

這個網站甚至連Figure legend都有,真是太貼心了。

總之,這可以說是一個拯救億萬一寫文章就掉頭髮的科研狗的神器!有了它,你很容易就能寫出發表級的句子...

神器在手!SCI寫作再也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