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大家好,我是闲赋在家的游叔

日本刀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中国剑,我和世界各地的人曾经讨论过这件事,今天我就随便说说。

先说对比一下双方的客观条件,中国和日本同样作为亚洲国家,在世界上有着相似的地理位置,相同的肤色,相近的文化、相似的文字。相通却又互为师徒关系的历史。可是,在对于世界的影响上,产生出了如此的不同。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一、两种文化根本认知与文化符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是,我现在问你,什么文化符号是从古至今只属于汉民族的?什么样的标签是中华文明的独有标签?同时,又可以很具象的让其他文明很简单的认知?很遗憾,我想不太出来。如果说有,那就只有“功夫”英语说做“Kongfu”这一种。可能剩下就是知名度并不高的“旗袍”了。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反观日本,我在墨尔本的邻居都能说出来。武士“Samurai”、武士刀“Katana”、樱花“Sakura”、浮世绘“Ukiyoe”、柔道“Judo”……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没有错,鬼佬认得浮世绘,而且清楚的知道这个是日本的文化标签。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中国剑?当我给我的邻居看的时候,他说这不就是西方单手双刃剑么(One-hand sword)?他们的双手剑就是Sword,大保健就是英雄联盟的“暴风大剑(Big Fuccing Sword)”。

这一点上,就可以很具象的看出认知的不同。

二、文化输出的能力

中国的文化输出是远远早于日本的。不过,如果只讨论对现代造成影响的文化输出上,那中国不管是数量、质量、和识别度上,都要远逊于日本。

在西方世界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和日本在两个国家在闭关锁国。在西方进行着火器改革与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时,被2个操着英格兰语的国家打开了国门。2个国家同时被迫开始与世界进行交流,同时开始文化输出与收入。而两国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现在不说文化的输入,只谈文化的输出。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中国在5口通商之后若干年内,输出的依然是瓷器、茶叶等生产原料,直接卖给各国商人,他们再拉回到自己的东南亚殖民地包装之后弄回欧美。

同时期的日本人就聪明得多,日本他们输出的茶叶、油伞等产品质量远远不如中国,可是他们都是做成了成品在卖。19世纪的日本油伞上面带着象征着日本文化的花卉,茶叶也是套在了绘有浮世绘的精美茶叶盒里。浮世绘和日本的插花就是日本最早的文化输出,对于当时的欧美艺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当年的茶叶罐上的浮世绘


这个时候开始,欧美人更早,也更清楚的知道了日本文化的符号。

同时,经济就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清朝、民国的经济虽说发达。可是,也仅有满族的辫子头和开叉越来越高的旗袍“稍微”带有一点中国的特色。而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直到今天,只有二战战败的几年颓势。除此之外,日本的经济一直强势。日本文化最大的标签“武士”文化自然也就根着经济远播世界了。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稍一对比 也看得出哪种更具代表性


三、媒体的力量

因为部分历史的原因,我国和西方很多国家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打出了“脱亚入欧”的口号。隔着一层窗户纸的雾里看花和坐在身边贴在脸上的直观交流,自然很明显可以看得出哪种方式更加直接和高效。通过媒体,这一点被放大了无数倍。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50年代,日本已经开始有电视机了


同时,众所周知,全世界的网络分成“International Internet”和“The Great Wall Internet”两部分。在“保护”了全世界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网民与中国的超级巨鳄网络科技公司之外,也阻隔了文化的交流。55亿的油管用户与10亿的国内用户,虽说在一个数级上,不过量级差距大了点。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油管上随时可以看NASA的空间站直播


随时打开各种社交或者网络媒体,一大把一大把的日本文化符号充斥着网络(包括国内)。可是,在哪能找到中国“剑”的信息呢?没有信息,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播了。

四、人与剑的关系

作为一个老宅男,我熟读了金庸先生的武侠类文学。陶醉于武侠的世界里,意淫着自己获得绝世武功拯救天下苍生伟绩。好了,到此,打住。现在问你,大侠们的代表武器都是什么?郭靖?降龙十八掌!张无忌?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能和剑搭上点边的就只有令狐冲、风清扬、勉勉强强算上一个杨过!这些大侠之中,哪一个靠自己的“中国剑”行侠仗义的?少之又少吧。中华文化的内容比较可以强调“人”的修为。当人到达一定境界之后就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什么带尖儿,带刺儿的,带棱的,带刃的,带绒绳的,带锁链儿的,带倒齿钩的,带峨嵋刺儿的”样样精通,吐口吐沫都能弄死你。有剑客配名剑,可是,少之又少!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黄少华版的郭靖无人能出其右


再说日本。一个武士,可以没有家,没有老婆,什么都没有,可是,他只要手里有把“名刀”。手上在有点活,那就作为社会偶像之一了。哪怕是最低级的武士—足轻,手里只拿着一根竹子做的竹签当枪,他都没有放下过想拥有一把好刀的想法。名刀也是家门的象征。在日本的文化中“武士”与“武士刀”是捆绑在一起的,人与剑是一体的,手握“武士刀”才能穷道,理解“武士道”的真谛。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杀死大妖怪酒吞的名刀


时至今日,日本依然有着非常严格的“剑道”比赛与评级系统。从小学到专业,“剑道”依然是日本人求学、生活、社交与爱好的一部分。

其他国家人眼中的「日本刀 VS 中国剑」

​反观我国从宋朝开始,就可以放下了“剑”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一部分。从秦汉隋唐的“尊武”到梁、唐、晋、汉、周、宋的“恐武”再到清明两朝的“贬武”。最后,3品的文官在官场和社会上的地位都超过2品的武官。结果就是,整个民族都没有把“武”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更谈不上“武”中的冷兵器中的最小的“剑”这个分支了。

这个条件下,还期待着中国剑与日本刀在全世界有差不多的影响力实在是有点痴人说梦。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关注游叔。我们侃大山、聊民俗、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