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平定“安史之乱”时殉难的侄儿颜季明撰写的祭文,其时,颜氏家族已痛失多位亲人。因此,其撰写时的悲愤和忧伤不难想象。或因为如此,思绪喷发,一蹴而成,免不了涂涂改改,如果不是具备较高的审美眼光,第一印象必是潦草而杂乱。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此卷没有颜真卿的署款、印鉴,与其常态书风也有明显的差距,通卷包括赵孟頫在内的不少藏印都是伪印,本幅也不见名家题跋……如果不是元初被鲜于枢定为“天下第二行书”,以及之后的豪华人脉流传,这些问题放在今天的市场,任何一条都能成为质疑甚至打枪的理由。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或因开篇时,颜真卿的思路、情绪没有完全放开,再是毛笔刚刚泡开,水分饱和。因此,文稿初始,速度缓慢,墨色清淡,直到第三行淡墨写干,才从“蒲州”蘸上浓墨。之后,书写速度加快,淡墨不再出现,线条一直处在浓墨的干湿变换中。这种明显的墨色变化,印刷品大多弱化,尤其是浓淡关系,几乎很难感受得到。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有过书法实践的人都知道,行草书的书写,淡墨水分多、胶质少,行笔不容易黏纸,而浓墨水分少、胶质多,容易黏纸。因此,淡墨适宜挥洒,浓墨则书写缓慢,难以表现快捷节奏。此次同时展出两件黄山谷的手卷,其中的《李白忆旧游诗》,淡墨,疾速书写;浓墨书写的《经伏波神祠》,则速度缓慢从容,正好体现了这两种状况。而《祭侄文稿》的高明之处在于,一反常态,以浓墨快捷行笔,表现出乎意料而绝妙无比,这在历代名品很难见到第二件。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从线条质感判断,《祭侄文稿》使用的是旧笔,文字多处涂改,因此,从技法的角度算不上精美,但技法精美并非书法的全部内涵。此卷不计工拙的线条,任其自然的形态,不顾章法形式,构成了浑然天成的篇章。加上一气呵成的气势,令精致技法的作品无法望其项背。尤其是最后阶段不可抑制的渴笔焦墨线条,如风雷闪电,疾风暴雨,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因此,看似潦草杂乱,却有一股莫名逼人的气势扑面而来,直捣内心,让人喘不过气来,其神妙处不可端倪和言喻。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这种气场和震撼,需要看到原作才有所感受,印刷品则不行。启功先生曾经表示,从印刷品看不到的信息,正是书法原作的绝妙之处,直接道出了玄机。回到前面的话题,颜真卿在书写《祭侄文稿》时,其悲愤、忧伤的情绪,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是内容,还是线条?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记得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便一直有学者不厌其烦地从线条的角度,分析其中的情感,哪儿强忍悲愤,哪儿咬牙切齿,哪儿又是悲从心来,最后无法自已,悲痛欲绝。但笔者愚钝,实在有点疑惑,如果不是借助文字内容,单纯从抽象的线条,如何解读出这些情感?当某种独特的现象或情绪被无限夸张的时候,往往会成为皇帝的新衣。书法的情感表达也是如此。过去人们对于颜辉道释人物的怒眼、朱耷的笔下禽鸟的白眼,以讹传讹地视为对前朝的不满,其实不然。当然,根据《祭侄文稿》目无技法且快捷的线条、无所顾忌的形态、随心所欲的章法,稍有审美感悟能力的人,都可以解读出其中强烈的情绪波动。

妙在何处?浅谈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

从《祭侄文稿》的表现,即可得知,一流的书法,往往在技法之外。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法在先。而真正的书法,却能忽略甚至抛开法的限制,而进入书道。所谓由技入道是也,两者的境界高低自然不同。

(摘自2019 年3 月13 日《收藏快报》,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