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 淳风和顺”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常氏家族优秀品德”

三、通过立碑活动使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了升华

有些事是我们原来没有想到的。这次活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很多的思考。我们梳理了家族脉络,我们总结了父母的品德,我们统一了对家庭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总起来看,收效是好的。我写的书完全是无意之中所为,写些东西的想法早就有,父亲在世时也很在意,形成书是无意之中做的。没有想到大家都很看重,姐夫看了两遍,还一篇一篇读给姐姐听,还边听边流泪。还有不少人要这本书,说明产生了效果。如果我们的晚辈都认真读一读,肯定有好处。一方面阅读,一方面还要修改。魏荣这个干部不错,很稳当,有教养,话语不多,心里有数,位子摆的正,不张扬,不出头,像个工作人员的样子,一看就有放心之感。还有个摄像的小伙子,是我二姐的孩子,叫张宏伟,也还不错,办事扎实认真,有思考的头脑,素质也可以。拍摄编辑的片子,总体不错,我提了修改意见,再修改修改就很好了。总的是减少形式,增加内容:减少空泛的仪式,充实劳动交流等内容。要经过精雕细刻,成为一个家族教育的精品。我们在哪些问题上有升华呢。

一是深刻理解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家不和,事业怎么能兴呢。这次活动,家庭和睦、和气、和畅,很象个样子。乡里人都是正面评价的。我们要时常记着一个道理,和不和,是一种形象,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范。如果有了矛盾,要抓紧消除,越拖问题越多;有了疙瘩,要抓紧解开,越时间长越结的深。一个家要有人气,人要经常来走动。要人来人往,自己首先要经常走动,要和气待人,一个家里少了人气,也就少了和气。要和人,还是要自己的行为做起,要让人家能够和、愿意和。要多交朋友,少树对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对头、多一堵墙。要对子女们进行教育,要做和的楷模,不要东家长、西家短,人家的毛病让人家自己去说,不要传话,不要议论人,这很不好。我们在家的,听到这些要制止,要批评,不能不闻不问,不能听之任之。有些毛病,没有人制止,他本人是意识不到的。批评是爱护,不是害了他们。而在一个家里,必须有一个家长说了算,不能七嘴八舌,不能没有规矩,不能没有主心骨,重大事项,必须有人说了算,要专断、独断、决断,不能众说纷坛,更不能没有了主事的人,谁想咋办就咋办,这个不行。有主方能成家,和气才能兴家,勤劳才能发家,勤俭才能持家。

二是忠孝是根本的品德。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要用实际行动尽忠,把自己该干事的事干好。要想大局,要想大事,不要光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界要开阔,想事要大器,干事要认真执着。孝的根本是学习祖上的品德,传承常氏家风,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最主要的是把父母的精神学到手,把父母的品德传承好,要永远记着父母的恩德。当对兄弟姐妹有意见时,不妨想想父母。还要强调一点,我们忠也好、孝也好,要靠主观努力,不可强调客观,特别不要迷信,这个靠不住,父亲就不信这个,只信苦干。听信迷信带来的教训,要牢牢记住。在这些方面找原因,是不成熟、不理智的表现。一个人的成长,不免有些挫折和困难,这都是正常的。不要在其它方面找原因,如果总体不好,最主要的是从总体素质上找原因,从自身找原因,核心的是文化根基如何。话说不到点子上,事办不到根本处,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基础不行,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系统的大学学业训练,有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思维训练,有没有扎扎实实地持之以恒地读书。特别是有没有哲学基础.懂不懂辩证法,懂不懂唯物论。如果没有这些功底,肯定是先天不足,发展是有限的。一些事看不清,也说不情,当然办不清了。要想成功,必须把功夫下在学习真本事、真东西上,要下真功夫、苦功夫。如果这些不具备,不要紧,抓紧学习就是了。这应当是对我们看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启示。

三是要看到人都是善良的、本分的。我们可能会有一些矛盾,这很正常,不要一有矛盾,就把人看低了、看扁了。有矛盾是利益关系所致,与一个人的品格没有根本关系。我观察,无论叔伯兄弟,不论兄弟姐妹,无论亲戚朋友,绝大多数是诚实的人,是本分的人,都是靠自己劳动为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个性,有些脾气,有些小毛病,也是正常的。要讲辩证法,全面地、历史地看人看事,要用变化的眼光看事。这样就会避免片面性。要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人家的优点。同时,要多看人家的难处,经常做一些换位思考,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将心比心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乡人们听说修路上水,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使我们认识到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党和政府给老百姓一些实惠,群众就会真心感激政府、感激党。我们永远记住,自己是农民的孩子,记着农家的品德。

四是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次我们简单地说了一下,产生的效果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说明一个道理,思想工作要经常做。现在有的人不信这些,这恰恰是可悲之处。历朝历代,都有教育工作。比如,三字经、朱子家训、千字文等,都是古代教育后生的教材。我们这些人,一路走来,始终是在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下。在领导岗位上,更担负起既教育部属,又教育自己的责任。思想工作很重要,真正做到位了,就会有效果。一个家如果没有人经常出来说一说,是统一不了认识的。在家里,如果几年、十几年没有人出来说一说,如果很少做做思想工作,如果没有相互提醒提醒,任其自然发展,对后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海平应当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要在家庭发展上有所作为,而不能人云亦云。现在看来,我们这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尤其是晚辈做的不到的地方,我们有责任站出来教育他们,要经常讲一讲,有时要互相探讨,互相沟通,扶正祛邪,使晚辈走正路,走好路。这次我观察,晚辈们都很好,都有出息,不论干什么,都有建树。但也有些反映,认为有些做的不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好。我们听到了,要分析一下人家说的对不对。如果对,我们就要做工作。我感觉,晚辈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论在家的,还是工作的,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素质,要有自知之明。要起自己在社会上的座标点放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算什么,一个人在社会大潮中是十分渺小的。还要把自己在这个家的座标点放对,注重传统、注重家教、注重长幼有序。这个家不是一般的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很多,见过大世面的人亦不少,都有很强的洞察力,都能看出问题。是不善言辞,而不是不会说,也不是说不好,沉默是金嘛。所以,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位。第二,要谨慎行事。谨慎是做人办事的基本方法,不论干什么的,都不要张扬,不要抛头露面,不要显示自己。真正有东西的人,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要如履薄冰、如坐针毯、如临深渊,以这样的心态行事,肯定是准确的。要调整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不谨慎的后果是,使人家感到不舒服,暴露的是自己的知识不多、水平欠缺。我从军的历程上,从来没有高傲过,历来都是低调,不喜抛头露面,而喜埋头工作,勤奋学习。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看高过,也从来没有把取得的成绩归于自己。始终觉得许多知识不具备。是党培养了我们,是人民养育了我们,是军队哺育了我们,自己的努力是很微不足道的。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条。
第三,要约束自己。人在世界上,是要有效束力的,这个约束力就是周围环境对我们的要求。要时时想到,我们的言行是有人评价的,我们的行为是有人监督的,不可以旁若无人,不可以盛气凌人,要把约束自己作为一条准则,时时记住,经常约束,不可以放任。第四是要有自知之明。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应当经常想想自己的毛病。人无完人,有缺点、有毛病,这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有自知之明,要时常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尤其在外工作的人,更应当这样做。要知道自己具备什么,不具备什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这个世界上高人有的是。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座标点,要让人家觉得有教养、有风度、有涵养,而不要使人有感觉。

五是要终身学习。我们说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根本一条是学习。不学无术,不学无知,不学习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我们要教育后代,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自己不学习,无言说后代;自己做不好,期望后生们做好,是不可能的。我们千万要记住,我们既是父母,又是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自己刻苦学习了,后代就会仿效,就会跟着学。如果我们不看书,不注重学习,不善思考,怎么可以教育后生呢。我思来想去,所有的问题,都与不学习有关;所有的毛病,都与不学习相联。靠人不如靠自己,靠自已学习,靠自己努力,靠学真本事。学习又分为从书本上学和从实践中学,某种意义上,实践中学习更为重要。还有点就是不要大迷信,有些可以起到心理作用,不要太迷信,有时候是心理作用,乡俗的一些,不可以完全否定,但不要在这上面找出路,这不准确,不符合唯物论。要特别注意的是,看社会现象要两分法,任何时候主流是好的,是基本的,阴暗面会有,但不是主流。不要把社会看的很差。总体上国家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咱们家乡不少人家都有了车。发展中有些毛病,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不要看过了,看重了。现在有的人自己干不好,就说凡事都要花钱疏通关系等等,这都不符合实际。这种现象是有的,但绝对不是全部,不是主流,不能以偏概全。

六是要加强沟通。可以设想形成一种机制,每二年或三年,把家人聚会一次,以清明或春节为宜。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可以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也可以互相帮助。有些什么不痛快,有些什么意见,都当面说一说,或者间接提醒一下。这是教育后代的一个重要方法。形成机制长期坚持下去。每次都有一个主旨演讲,把该统一认识的问题,都杭理出来,表扬好的,激励大家。也可以正面进行教育,对做的不到位的,作出提醒。使之形成常氏家教的一种方式。一般可以委托有文化、有作为的人筹划,事先了解家族各方面情况,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一个主旨发言。然后请在老家的最长辈代表发言,请晚辈代表发言,也请姑舅家代表发言。每次都形成一个文件性的东西,印发给大家。每次活动之后,让上学的晚辈都写出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写成日记,把好的精神发扬起来。要教育后代,成功了不要自喜,挫折了不要气馒,形势好些的不要自傲,形势差一些不要自卑。一人有成绩,大家光荣。这对家族后代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倡导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初步定于明年清明再聚会。这次聚会,由我设计方案,由老爸、姑姑定夺。这件事办好了,好处无穷,影响久远,利于后代,功在家族。

总之,我们要把教育后代做好人、做好事,作为头等大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后代,永远忠于自己的职守,永远忠于人民,永远忠于祖国。跟上国家迅速发展的步伐,促进自己的成长进步,促进事业的发展有成,促进故乡的发展。为党、为民、为国家作出我们的贡献,真正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

读后感:这一篇文章原原本本的通读了一遍,尤其是这一段,通俗易懂。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不少,就如文中所说,辩证的去看待每一件事事情,换个角度分析问题,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方法。这一段对我们这一代,乃至后生,首长提出了几点期望,我真的希望我和我身边的朋友,按照这个方向去做,更要把它做好,这样才能好的方面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