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趙武靈王,嬴姓,名趙雍,今河北邯鄲人,趙肅侯之子,生於趙肅侯十年(公元前340年),卒於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公元前325年繼位為趙國君主,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

趙武靈王堪稱一代雄主,他十五歲繼位,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在內政、軍事、外交等領域頗有建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胡服騎射”,使趙國迅速崛起為東方頭號軍事強國。他縱橫於列國之間,充分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為趙國謀取利益,使趙國成為戰國一霸。他攻燕、滅中山、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雲中、雁門、代郡三郡,拓地千里,成為華夏民族少數能夠馴服北方遊牧民族的傑出君主之一。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趙武靈王雕像

然而,就是這位擁有輝煌經歷的一代雄主,卻由於自己在政治決策上的一再失誤,最終導致自己被活活餓死於內宮之中,窩囊的結束了其短暫又輝煌的一生,給後世留下了無盡的嘆息和遺憾!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英武非凡的趙武靈王最終會被落得一個如此慘淡的結局呢?這件事情要從他的兩段婚姻開始說起。

寵幸吳娃,改立太子

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維護相互之間的和平關係,有派國君的公子去別國做人質的傳統。作為趙肅侯的公子,趙武靈王早年時也被送到韓國做人質。在他的努力下,韓趙兩國維持了相對友好的雙邊關係。韓王對於這位膽識過人的趙國公子非常欣賞,很看好他的前程,便有意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以加強兩國的關係,趙武靈王對此也心知肚明。

趙肅侯去世之後,魏國發起魏、楚、燕、齊、秦“五國圖趙”,企圖借趙國國喪之際瓜分趙國。面對嚴峻的形勢,作為國君繼承人的公子趙雍在大臣肥義的輔佐下,縱橫捭闔,積極應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聯合與趙國關係良好的韓國,遂向韓王提親,雙方結成同盟。趙武靈王挫敗“五國圖趙”後,趙雍繼位,按照之前的約定娶了韓國公主。不久韓夫人便生下了長公子趙章,趙武靈王得子大喜,於是便把趙章立為太子,韓夫人立為王后。

趙章逐漸長大,而且越來越出色,他經常跟隨父親南征北討,屢立戰功。趙武靈王也越來越喜歡這位“英果類父”的大兒子,如果沒有什麼意外,趙章會穩穩當當登上王位,施展自己的抱負。但是這一切都隨著趙武靈王的一個春夢而改變了。

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攜群臣巡查大陵。一天夜裡,他夢見一個美麗的少女坐在湖邊一邊彈琴一邊歌唱:“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歌聲婉約,美人如花,明眸皓齒。夢中的趙雍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正當他伸手想要觸摸少女時,少女卻消失不見了,惹得他連嘆可惜。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吳娃劇照

第二天,對夢中女子念念不忘的趙武靈王在酒宴上把這個夢告訴了眾臣,還把夢中少女的樣貌體徵給描述出來,說的惟妙惟肖。近臣吳廣聽後,覺得趙武靈王說的少女很像自己的女兒孟姚,於是他就提議把自己的女兒獻給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一見到孟姚,頓時覺得她就是自己的夢中情人,大喜,立即將他迎娶到宮中,稱之為“吳娃”,就是吳美人的意思。對於這個夢中情人,趙雍寵愛至深,寵愛到何種地步呢?據司馬遷記載:“愛之,為不出者數歲”。意思是愛到為了陪著她,趙王可以幾年不出遠門 。次年,吳娃就為趙武靈王生下了公子趙何,即日後的趙惠文王。

隨著趙何漸漸長大,吳娃想讓自己兒子當太子的願望愈發強烈。仗著趙武靈王對自己的寵愛,她屢次向他說王后及太子趙章的壞話,不斷的吹耳邊風慫恿趙武靈王廢掉趙章,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趙武靈王寵愛吳娃至深,經不住她的耳邊語,稀裡糊塗的就答應了吳娃的要求,廢了王后韓夫人及太子趙章之位,改立趙何為太子,吳娃也當上了王后。自此,趙武靈王親自埋下了趙國內亂的禍根。

國有兩主,作繭自縛

經歷過“胡服騎射”的趙國脫胎換骨,軍事力量空前強大,趙武靈王開始對周邊地區發起強大攻勢,首要目標便是國土深入趙國腹地的中山國,他連年對中山國發動戰爭,奪取中山國的大片土地。又北上擊胡,打敗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奪取了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然後他又趁秦國內亂之機,攻取了秦國以北的榆林、雲中地區,對秦國北方形成壓頂之勢。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公元前316年戰國形勢

為了控制秦國,趙武靈王積極干涉秦國內政,把秦國公子嬴稷推上王位。但嬴稷繼位以後並沒有感念趙國的恩情與趙國親近,這使得趙武靈王非常憤怒,產生了滅掉秦國的念頭。當時,趙國已經攻佔了秦國以北的榆林、雲中地區,秦國脆弱的北部邊界已經暴露於趙國,趙武靈王打算繞開函谷關天險,從北線以強大騎兵兵團對秦國進行突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秦國關中地區,為此,他甚至不顧危險親自扮成隨從前往秦國勘察進攻路線。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公元前296年戰國形勢

公園前299年,為了專心應對複雜激烈的對外戰爭,同時也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使權利平穩過渡,趙武靈王決定把王位傳給太子趙何,把行政大權交給他處理,自己稱“主父”(相當於後來的太上皇),專門負責對外戰爭。自此,趙國開始產生了兩個權利中心,一個是以主父趙雍為核心的軍事指揮中心,另一個是以趙王何為核心的行政管理中心。

然而令趙武靈王意想不到的是,退位後的自己逐漸失去了對朝政與大臣的控制權。天生聰慧的趙何在肥義等大臣的教導與輔佐之下,很快就顯露出一代明主的風範。他禮賢下士,虛心納諫,處理起政務來井井有條,逐漸贏得了大臣們的認可與擁護,趙國的大權逐漸轉移到趙王何的手裡。

父子爭權,禍起蕭牆

公子趙章無辜被廢之後,毫無怨言,一如既往的孝順自己。這讓趙武靈王心裡很不是滋味。趙章性格彪悍、體格強健,很像自己,自己也一直非常喜愛這個兒子,這些年一直帶著他東征西討,他也總是不負眾望,屢立戰功,深得國人的好評。只是因為自己對吳娃的寵愛才導致他無辜被廢,自己感覺實在是有點對不起他,所以趙武靈王一直都想找機會補償自己的大兒子。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公子趙章劇照

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徹底滅亡了中山國。趙章作為中軍先鋒為滅掉中山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趙武靈王順勢把趙章封在代郡,稱安陽君,派田不禮擔任他的相。

田不禮是一個私慾極重的陰險小人,他本來是一個失落的齊國貴族,落魄後一直在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來到趙章身邊以後,他決定依靠趙章來實現自己的野心。於是他多次向趙章表達了自己對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的不滿,暗中慫恿趙章奪回本來屬於自己的王位。在田不禮的鼓動下,原本已經對王位心如死灰的趙章又重新燃起了渴望之火。

趙武靈王禪位以後,在朝中的政治影響力、威望都大不如前,這讓正值壯年、不甘寂寞的趙武靈王十分失落與痛苦,他不甘心就此失去權位。同時,他意識到要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王權支撐,因此他覺得他必須奪回王位。可是,自己的兒子趙何早已受到眾大臣的擁護,牢牢掌握了趙國的各項大權,要想奪回王位談何容易?這個時候他想到了自己那個與自己同樣失落的大兒子趙章,他想出了惡毒的一計:利用趙章來與趙王何爭鬥,然後自己做仲裁者,趁機奪回朝政大權。

於是趙武靈王就故意更加抬高趙章的政治地位。他經常與趙章居住在一起,衣食用度與自己完全一樣。他還允許趙章使用與趙王何一樣的出行儀仗。朝中很多大臣看到趙章如此得勢,都暗中猜測趙武靈王有可能要廢何立章,於是紛紛跟趙章交好,趙章一黨的勢力由此得到增強,這更加激起了趙章對王位的覬覦之心。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肥義劇照

後來,趙武靈王又進一步向大臣肥義提出封趙章為代王的要求。這個分裂國家、貽害無窮的方案立即遭到了忠心耿耿的肥義的反對。他知道這個方案不會得逞,自趙王何登位以來,在諸大臣的輔佐下,趙王何已經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君主,肥義深知他絕不允許在趙國出現一個國中之國。趙章也是一樣,能力出眾,野心勃勃,一旦讓他自立他也絕不會允許趙王何的存在,屆時趙國將會面臨一場慘烈的內戰,趙國百年辛苦建立的基業將毀於一旦。肥義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趙武靈王的根本目的是想製造公子章與趙王何的對立,然後趁機重掌大權。

肥義立即把趙武靈王為趙章討封代王的事情告訴了趙王何,趙王何也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在肥義的謀劃下,趙王何開始部署防止暴亂的準備,他加強了宮衛及調兵虎符的管理,安排將軍李兌與自己的叔 祖、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趙成駐軍城外,隨時準備勤王平亂,同時還派人嚴密監視趙武靈王及趙章的一切動向。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趙惠文王趙何劇照

趙武靈王見討封不成,更加感覺自己被輕視,心中異常憤怒,他直接把這件事告訴了趙章,目的是激起他的仇恨,促使他與趙王何爭鬥。果然,趙章聽說肥義不肯答應封自己為代王后,立即火冒三丈,在得到父親的默許與縱容後,趙章與田不禮決定先下手為強。

一場決定趙國大權歸屬的血腥內鬥呼之欲出!

沙丘之變,英雄落幕

雖然趙章已經決定動手,但是由於趙王何早有準備,趙章一時間無從下手。為了給趙章創造動手機會,趙武靈王決定以到沙丘給自己看墓地為由,讓趙王何與趙章隨行。趙王何無奈,只得帶上忠心的肥義與近衛軍統領信期前往。

趙章與田不禮決定趁這次機會殺掉趙王何,然後再逼迫趙武靈王傳位給自己。他派人手持趙武靈王的令符到趙王何的住處,說主父要招趙王何去主父宮議事。肥義感覺氛圍不對,為小心起見,他提出由自己先去主父宮探聽虛實,如果自己回不來就說明趙章已反,趙王何同意。於是肥義隻身來到主父宮內見趙章。趙章見趙王何沒有來,知道趙王何已起疑心,就一不做二不休,斬殺了肥義,可憐的一代忠臣肥義就這樣命喪黃泉,成了自己苦心輔佐的兩代君王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公子趙成劇照

趙王何見肥義許久未歸,知道趙章已經叛亂,立即派信期率兵進攻主父宮,與趙章的人馬展開激戰。早有準備的趙成與李兌率領援軍很快趕到沙丘,參加平叛。公子章的人抵擋不住,敗退到主父宮內。趙成在沒有請示趙王何的情況下直接攻入主父宮,誅殺了趙章及其黨羽。趙武靈王試圖阻攔,可是此時已經沒有人肯聽從他的號令了。

趙武靈王本想力戰而死,但是沒有人願意承擔弒君謀逆的罪名,紛紛躲避。趙成命令軍隊殺盡趙章黨羽後,又把主父宮內的宮女、內侍全部趕走,只留下趙武靈王一人,然後封閉宮門,禁止任何人往宮內輸送食物飲水。趙武靈王就這樣被獨自困在宮內達三個月之久,最終被活活餓死,一代雄主就此隕落!

身後之事 ,如何評說?

無疑,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主,他以非比尋常的膽略與魄力實施了“胡服騎射”,作為一個傑出的改革家,他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就他的軍事才能,近代名人梁啟超有過評價,認為他是中國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因為他和後來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一樣,是少數可以打敗、馴服北方遊牧民族的君王之一。然而這位英武不凡的一代雄主,最終的結局卻是餓死沙宮,讓天下人為之惋惜感嘆。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沙丘平臺遺址

有人說趙武靈王的死是因為他對趙章氾濫的父愛,正是因為他過於抬愛趙章才導致了兩個兒子刀劍相向,並最終把自己也搭了進去,私下以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到後來,趙武靈王已經純粹把趙章當做一個用來與趙王何爭鬥的棋子,硬生生把他往火坑裡推,這哪裡是什麼父愛呢?

歸根結底,造成趙武靈王這種悲慘結局的直接原因是他在處理繼承人問題上的一系列失誤。太子乃國之根本,不可輕易廢立,而趙武靈王卻因對吳娃的愛就輕率地廢掉了趙章的太子之位,埋下了內亂的禍根。後來,因為自己要專事軍事,同時也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實現權力的平穩過渡,他又把王位讓給了趙王何,還一廂情願的以為這是很好的政治安排,孰不知此舉從根本上違背了專制國家“國無二主”的基本原則,其結果必然是導致禍亂。

英雄一世的趙武靈王,為了趙國的強盛,以極大的勇氣與決心揭開了“胡服騎射”的改革大幕。“胡服騎射”與歷史上的歷次改革一樣,都必然會損害舊貴族的利益,也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反對,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就是反對改革的代表人物,但是他沒有能夠阻止雄才偉略的趙武靈王。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舊貴族保守派逐漸被邊緣化。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何會被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胡服騎射

失勢的保守派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他們只是在等待時機。趙王何的繼位使他們看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為了應對自己父兄的奪權企圖,趙王何不得不依靠舊貴族保守勢力來支持自己,在沙丘之變中帶兵平亂的就是保守派的代表公子成及李兌。殺死趙章後,公子成命令繼續包圍沙丘宮並困死了趙武靈王,其原由固然是因為害怕趙武靈王對他們進行秋後算賬,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想徹底除掉改革派的領頭人物趙武靈王,廢除他們厭惡的改革政策。因此,沙丘之變最後演變成了保守派對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清算。

令人可嘆的是,在趙武靈王被困的三個月之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前去相救,可見讓他死幾乎是朝堂之上所有人的共識。這也印證了歷史上一個普遍的現象:自古改革者多無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