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躲猫猫”,为啥只藏脑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另有隐情

文|好孕姐

昨天朋友还在跟我说,家里孩子最近喜欢上了玩“躲猫猫”,要么他让你藏起来他找,要么是他藏起来让你找,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虽然,陪孩子“躲猫猫”玩了一段时间,但孩子“躲猫猫”的技术一点都没成熟,每次藏起来只藏脑袋。有时候孩子是把小脑袋埋在沙发里,露出下半身;有的时候孩子直接拿东西挡住脑袋。家里老公为了升级孩子“躲猫猫”的技术,还教过孩子怎么把自己藏起来,不过孩子似乎不买账,每次玩“躲猫猫”,还是只藏脑袋。孩子玩“躲猫猫”,为啥乐衷于只藏脑袋?

朋友提的这个问题很有趣,孩子玩“躲猫猫”只藏脑袋。事实上,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玩“躲猫猫”只藏脑袋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另有隐情。

孩子玩“躲猫猫”,为啥只藏脑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另有隐情

孩子依然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

孩子玩“躲猫猫”,只知道藏脑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2-6岁的孩子身上。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特点就是他还无法完全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很多行为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所以,他们在玩“躲猫猫”的时候,把脑袋藏起来,以为自己看不见远处,别人就看不到他。所以,才没想过要把身体也藏起来。

孩子玩“躲猫猫”,为啥只藏脑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另有隐情

如果你家孩子年龄是在2-6岁,出现这种行为,家长也不用感到奇怪,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情况会慢慢消失。家长可以暂且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当成孩子的一种童趣,好好珍惜吧。不过如果你家孩子年龄超过6岁,已经上小学了,还有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家长要当心了。孩子太长时间停留在“自我中心”的阶段,并不是好事,可能影响他的社会性。

孩子玩“躲猫猫”,为啥只藏脑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另有隐情

孩子享受和人互动的过程,不在意“躲猫猫”的时候,是否被找到

“躲猫猫”这个游戏,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配合,才能玩起来,因此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整个游戏中,只有躲起来的人不断被找到,参与游戏的人情绪才会同时推向高潮,刺激又紧张。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享受这一情绪变化的过程。

孩子玩“躲猫猫”,不好好藏起来,只是藏一个头,可能他的目的就是想让人找到,他享受和人互动的过程,而并不在意输与赢。所以,家长在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时候,不要对孩子不知道把自己好好地藏起来感到不解,他可能是故意的,是他想和你多交流、互动。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