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柘城在商丘南約60公里處,是一片厚積著黃河文化歷史瑰寶、柘字分開是“木”和“石”,倚石之木,石益堅固,木愈奮然。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柘城乃上古之世朱襄氏故居,朱襄氏是炎帝的別名。朱襄氏受伏羲氏禪位而治天下,風調雨順,萬民歡樂。相傳,他三歲就知道莊稼的名稱,並且知道莊稼適合在什麼土地上生長。他的轄區內農業生產搞得相當好,人們送他外號“神農氏”。他教導他的臣民,如果男子漢不到田裡從事農業生產,天下一定會有捱餓的人;婦人如果一年不織布,天下一定會有受寒的人。所以他親自到田裡耕種,他的妻子也親自織布。他嘗百草為百姓治疾病,又建立集市,聚天下之貨,讓人們自由交易。因為他對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死後人們把他葬於祖居地柘城,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至今柘城朱崮寺仍有朱襄陵。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春秋時,柘城是陳國的領地,秦朝設柘縣,因縣城內有柘溝得名。不少到過柘城的人都大惑不解,為什麼方圓百里地平如鏡,單單城裡兩邊落低而中間落高呢?

傳說很久以前,柘城只是個村莊,兇惡的莊主霸佔著所有的土地,百姓們只好賣身為奴,不分晝夜地為他種地。有一年,碰上百年不遇的大旱,地上裂的口子都能伸進去拳頭,莊稼顆粒不收。可莊主們還是逼迫百姓交租納賦,不知逼死了多少人。

這一天,不知道從哪裡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他肩上擔了個挑兒,前邊一筐棗,後面一筐桃,繞著百姓們的破草房叫賣。“俺連草都吃不上了,哪有錢買你的東西?”大家無可奈何地告訴白鬍子老頭。白鬍子老頭卻意味深長地說:“鄉親們,棗桃好啊!”就這樣,老頭叫賣了半上午,人們才悟出老頭話中的話,是讓人們“早逃”。於是人們紛紛扶老攜幼,流落他鄉。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漸漸地,莊上除了莊主一幫人,只剩下一老一小祖孫倆。老太太年事已高,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小孫子守在床前,尋些草藥為老奶奶治病。就在賣棗桃的老頭走後的第六天,一大清早,村口突然出現一個賣油的老頭,身後貼著一張告示,上寫奉玉帝之命特來賜油,不收分文。怎麼回事呢?原來幾天前玉皇大帝微服出訪,下察民情,見柘城附近田地荒蕪,餓殍遍地,不禁怒髮衝冠。次日正準備呼風喚雨,淹死莊主等一幫惡人,可轉念一想,或許還有善良百姓在此,不能傷害。於是,玉帝叫過來二郎神吩咐一番,自迴天庭。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二郎神奉玉帝旨意,裝扮成賣油翁下界察看,見莊上除了莊主一幫人,已不見其他人。轉眼間日薄西山,暮色蒼蒼,賣油翁正欲收拾行裝返回,見一小童手拿著油瓶前來打油。小童走到賣油翁跟前,慢慢伸開了緊握的另一隻手,遞上一枚溫熱的銅錢說:“老人家,賣給我一點油吧,我想夜裡點個小燈,為奶奶多煎一會兒藥。”賣油翁聽罷緩慢而沉重地問:“孩子,你家住在哪兒?”“前面那間草屋就是俺家。”“莊上除了莊主那幫人外可還有人?”“只剩下我和奶奶了。”“好!”賣油翁接過銅錢打了油說:“快回去吧!”小童拿著油瓶,低頭走了幾步,再回頭看時,賣油翁已無蹤影。小童回到家裡,見臥床不起的奶奶容光煥發,小童又驚又喜,一頭撲到奶奶的懷裡。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就在這時候,忽聽一聲巨響,震得茅屋上灰土像雨一樣落了下來,腳下邊的房基地也上下顫抖。祖孫倆趕快走出屋門,只聽見莊主的宅院裡一片哭聲、喊聲、呼救聲……再過一會兒,莊子兩邊的地面漸漸下沉,大水滔滔,莊主的宅院漸漸陷入地下。

因為陷下去,豫東叫“蟄”。後人找不到恰當的同音字來表示下陷的意思,於是就用“柘”代替,把古代下陷的這個地方叫“柘城”。

朱襄故里——柘城縣,這幾個美麗的傳說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