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看完劉禹錫的這篇文章,詩詞君也默默問一句,這樣的陋室,何陋之有?生活在塵囂的我們不斷在追求高樓與豪車,名利與錢財,但是那摩天大樓的落地窗內是否有兩本好書?

《誡子書》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記得第一次看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還是在小學教室的黑板上方,當時的我不是很能理解這句話,但是卻深深記住了。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時候記住的,又是怎麼理解的?

《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想做到的,尤其說是《愛蓮說》,不如說是愛君子有此品格。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這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誨學說》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保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是如此。不想被淘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努力的學習。

《沁園春·雪》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書法家愛寫的七篇古文


該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裡,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