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如護士的眼睛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如護士的眼睛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如護士的眼睛


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位出院患者對護士們的深情表白刷屏。

這位從浙大一院出院的武漢籍患者說:“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你們沒有看過這些護士的眼睛。”

這位患者經歷了怎樣的歷程,從而發出如此感嘆,我們尚且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這樣一句話,觸動了醫療行業內外很多人柔軟的內心,也引發了諸多共鳴。

護理是一門充滿人文主義色彩的專業,這已經深入很多人的認知。健康界想說的是,護理工作的專業性,是令她們贏得尊敬的深層次原因。這是更加值得凸顯的事實。

就拿這次一線抗疫人員來說,護理人員佔比75%。這些人當中,多為ICU護士、感染科護士、急診科護士、手術室護士、血透護士。她們不僅具備各自的人文內涵,更是尤其自身的專業優勢。

ICU護士

我最愛看監護儀上跳動的數字,

因為那是我的患者生命的跡象,

是人間最美的符號。


——我是ICU護士。


ICU是一個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又是一個離希望最近的地方。這裡是與死神拉鋸的主要戰場,每天上演著最緊張最危險的戰鬥。ICU實施的是“24小時無陪護制度”,護士們還要承擔為病人翻身、拍背、餵飯等生活護理,工作忙碌而繁重。然而,這裡給了護士為患者贏得生命的最大成就感,讓她們累並快樂著。

ICU對護士專業性要求很高,她們必須非常熟悉重症設備,要了解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徵數據都意味著什麼,要了解呼吸機,要能夠上血液淨化設備。而且,她們要對病人病情的變化具備高度的職業敏感,和醫生有很好的配合。

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期,有相當比例的病人出現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循環衰竭。重症管理的專業化科學監測、生命支持與救治,將是有效減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而ICU護士因其監測病情變化、給予臟器功能支持的專業特長,得以才成為本次“戰疫”的主力軍。

手術室護士

在你被推入手術室,

注入得普利麻的那一刻,

別害怕,我會輕輕握住你的手。

你會看不清我的臉,

但是我會給你我最溫柔的眼神。”


——我是手術室護士。


手術室護士是一個略顯神秘的群體。平日裡,她們“隱身”在大門緊閉的手術室裡,與外科醫生們並肩作戰開展手術。因為常年被口罩和無菌衣裹得嚴嚴實實,她們不為人所熟知。反而戴上帽子、口罩,只露一雙眼睛的時候,才能被叫出名字。

她們是手術室裡生命的守護者,對待專業嚴謹慎獨,幾近苛刻。手術配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隨著手術技術理念發展而不斷進步更新。面對大出血、心臟驟停、各種未知意外,她們的臨危不亂、主動配合、全力救援,都是為了給病患更多的踏實。

由於長久站立配合各類手術,手術室護士鍛煉出了較強的體力,以及對個人生理需求的耐受能力。加上手術室護士具備較強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且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急危重症護理技術,以及具備良好的無菌意識,她們才得以成為抗疫場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如護士的眼睛

圖源:圖蟲創意

急診科護士

在威脅生命的意外發生的時候,

不要恐慌。

把你交託給我們,

我們會全力呵護你、搶救你的生命。


——我是急診科護士。


車禍、中毒、打架……每天在以痛苦、哀號、無助為氛圍的環境裡工作,急診科護士見識了世間百態,受盡百般委屈,也練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顛簸的接診路程後,她們留下一身疲憊,贏得搶救成功的希望。

發熱門診大部分是隸屬於急診科管理,是急診科的一部分。不管是平時,還是在疫情發生時期,急診科的醫護人員都是衝在最前面。而且對於她們而言,衝向前去的時候,面臨的都是看不見的風險。

本次抗疫大戰,在大量精兵強將被調往抗疫一線後,其餘急診科人員要在疫情期間全程堅守崗位,做好日常工作。同時,她們又要避免攜帶病毒的患者進入醫院病區造成院內感染,承擔著守好醫院“大門”的重任。

感染科護士

即便你的親人,

因為害怕你身上疾病傳染性的厲害,

對你“敬而遠之”,

我還是會來到你身邊,近身護理。

因為你是我的患者。


——我是感染科護士。


感染科的護士,平日和別人避之不及的傳染性疾病打交道。這份職業,讓她們頂著親友不理解的目光,也面臨更高職業風險。練就了強大的內心和全面的職業防護措施。

在這場抗疫大戰中,各傳染病醫院以及醫院傳染科,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感染科護士自然也是主力軍。不少人大概記得,一位22歲感染科女護士的手的照片。那是因為她們長時間在隔離病房忙碌,被橡膠手套、消毒液、洗手液反覆侵蝕,導致的皮膚受損。

血透護士

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鐘沒回到體內,

我們的心就一分鐘不能放下。

人生的馬拉松,我來陪跑。


——我是血透護士。


做透析,是血透患者維持生命的必須。透析過程中,護士需要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注意血流量的變化,靜脈壓的變化,透析液的溫度、流量、濃度、破膜、凝血,還應注意一些危急情況,如:空氣栓塞、溶血、心臟驟停、低血壓等的病情觀察及處理。

血透患者是一特殊的群體,他們絕大多數只有依靠連續性血透來維持生命。大多數透析患者一週三次去醫院透析,一次3、4個小時。這就決定了血透護士對患者的護理,也是一種馬拉松式的陪伴。

透析室原本就是院感的“窪地”,血透護士是感控工作的落實的主要主體。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她們一邊要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幫助血透患者維持所需,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然而無論何時,血透護士不會放棄她們朝夕護理的患者。因為從患者的眼神中,她們看到過太多活著的渴望。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如護士的眼睛

圖源:圖蟲創意


寫在後面:

今天,我們只是通過近來映入大家視野的抗疫一線護士,對護理工作的專業內涵進行簡單介紹。事實上,關於護理的故事太多、太多。

現代護理學的開創者南丁格爾說過:護士的工作對象不是冷冰的石塊、木頭和紙片,而是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

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要有同理心,還要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眼睛。

希望更多的醫療行業同行,以及社會大眾,不僅記得護士們有美好的心靈、明亮的眼睛、勤勞的雙手。也更加懂得:護士之所以被尊重,根本在於其無可替代的專業技能,以及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因為無論何時,護士幫助患者走出困境、減輕痛楚,才能真正照亮他們心中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