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明英宗朱祁鎮是反對人殉的,廢除明朝後妃殉葬制度的就是他。但是,因為深恨囚禁自己七年的異母弟朱祁鈺,恨烏及烏,連帶著恨上了弟妹們,弄死朱祁鈺後強令她們殉葬。

按理來說,朱祁鈺的原配汪皇后也在殉葬之例,但她卻幸運的逃過了一劫,平安活到正德元年,享年八十歲。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大明風華》裡的朱祁鈺

處事正直,因反對換太子而被廢后

和明朝的很多后妃一樣,汪皇后沒留下自己的名字,只知道她是順天府人(今北京),家族世代為金吾左衛指揮使,不是什麼高官。

《明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後有賢德,嘗念京師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

這樣一位心懷仁德的好皇后,卻被朱祁鈺廢了,原因是她反對換太子。說來朱祁鈺也是悲催,就連妻子都不支持他。

汪皇后的理由很充分,她說:“若此,恐礙監國名。夫猶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為帝而反其子,讓也。讓則公,公則賢名皆歸之。”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汪皇后

暗含的意思是,如果您執意換太子,恐怕有損名聲。這天下不是您的,是祖宗的,祖宗選定了長兄朱祁鎮,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天子,您能因土木堡之變取代他,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怎麼還能廢了他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呢?您應該在百年之後讓位於朱見深,這才是公理,遵循公理,您才能有賢德之名。

朱祁鈺勃然大怒,大臣們反對也就罷了,怎麼連你一個深宮婦人都敢反對?何況,你不是應該站在我這邊嗎?你到底是不是長兄派過來的臥底?罵道:“謂見濟非而子耶。”意思是朱見濟不是你親生的,你才能說出這種光明堂皇的話。

朱見濟的確不是汪皇后生的,是貴妃杭氏所生。但汪皇后反對此事,可不只是因為這個。她的反對不合情,卻合理。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朱祁鈺和汪皇后

當初于謙等大臣擁立朱祁鈺時,和孫太后約定好了,朱祁鈺只代朱祁鎮這一朝,下一任皇帝還是皇太子朱見深。為了確保這一點,孫太后先立朱見深為皇太子,再立朱祁鈺為皇帝。

其實朱祁鎮御駕親征前已經下詔立朱見深為太子,孫太后這是加個雙保險。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中記載了朱祁鈺繼任的過程。

文武百官合辭請於皇太后,曰:“聖駕北狩,皇太子幼衝,國勢危殆,人心洶湧,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定大計以奠宗社。”

文武百官給孫太后上書:皇帝被瓦剌俘虜了,形勢危急,皇太子年紀太小,不足以負擔江山,人心惶惶,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還請皇太后為了江山大計做出理智的決定。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大明風華》裡的孫太后

皇太后批答雲:“卿等奏國家大計,合允所請,命郕王即皇帝位,禮部具儀擇日以聞。”

孫太后的批示是:你們為國家考慮,我沒有理由反對。命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禮部擇日辦理。

群臣奉皇太后旨告郕王,王驚曰:“卿等何為有此議?我有何才何德敢當此請!

大臣們奉皇太后旨意,請朱祁鈺登基,他大驚道:“你們怎麼敢有這樣的提議?我何德何能敢登皇帝位!”

退讓再三,群臣固請,王厲聲曰:“皇太子在,卿等敢亂法邪!”

朱祁鈺再三推辭,群臣堅持所請,他厲聲斥責大臣們:皇太子還在,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你們怎敢亂國家之法!

最後在於謙國家大義的勸說下,朱祁鈺才同意了。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大明風華》裡的于謙

以上內容中,朱祁鈺的推辭並不是重點,在這種情況下繼位,推來推去表明自己並無野心是應有之義,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重點在於“皇太子在”這四個字。

身為皇子,朱祁鈺難道沒想過當皇帝嗎?不可能。只是他知道,朱見深有著皇太子的名份,會在未來給自己造成很大麻煩。特意在此時提出,是想逼大臣們甚至孫太后幫他想辦法處理這個隱患。

但經過一番交鋒,朱祁鈺看出孫太后和大臣們的意志很堅定,這任皇帝你來當,下任皇帝必須是嫡脈的朱見深。再糾纏下去,有可能連這任皇帝都當不了,還得留下不顧大義的壞名聲,所以于謙一請,朱祁鈺就順水推舟了。

真實的孫太后,並不像《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那麼厲害,她雖然表明了朱祁鈺只是代理執政,卻沒有更加有效的保障措施。當朱祁鈺想要廢了原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時,她沒有任何辦法。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大明風華》裡的孫太后

大臣們一開始是反對的,但對於他們來說,雖然朱祁鈺換太子這件事情不厚道,可朱見深和朱見濟都是朱瞻基的孫子,誰當下任皇帝,區別並不大。所以慢慢的也不反對了,倒也不支持,只是默認。

這中間朱祁鈺使用了一些手段,比如以金銀或官位賄賂朝臣。

就在這種滿朝皆已默認的情況下,跳出來反對的竟然不是朱見深的祖母孫太后,而是朱祁鈺的皇后汪氏。

她難道不知道反對此事會觸怒丈夫嗎?她當然知道!但她覺得這是不對的,所以堅決反對,哪怕會引來丈夫的厭惡,也要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從中可見其品性正直。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朱祁鈺和汪皇后

禮法之下,朱見濟就算不是她親生的,也得尊她為嫡母,如果當上了皇帝,還得尊她為皇太后;如果朱見深繼位,她就只是皇叔母。只看利益的話,朱見濟繼位對她才是最有利的。

但她沒有選擇利益,而是選擇了心中的正義。

朱祁鈺怎麼能讓她壞了自己籌謀多時的好事?立刻廢了她的皇后之位,打入冷宮。隨即立朱見濟為太子,朱見濟之母杭氏為皇后。

我覺得朱祁鈺之所以這麼生氣,不全是因為汪皇后忤逆自己,還因為汪皇后說出了一個他不想承認的事實:他本沒有當皇帝的資格,只是長兄的替代品。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汪皇后

結果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朝野都認為這是因為天命在朱祁鎮一脈,朱見濟受不起這麼大的福氣。

朱祁鈺遭受極大的打擊,消沉了好一段時間,勉強打起精神繼續生兒子。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用在汪皇后身上真是無比貼切。

失了皇后之位本是壞事,但奪門之變後,朱祁鎮清算朱祁鈺這一支,讓他的后妃殉葬,議到汪皇后時,朱祁鎮信任的重臣李賢說:“妃已幽廢,況兩女幼,尤可憫。”

朱祁鎮恨的是朱祁鈺以及他所愛的那些人,汪氏既然是朱祁鈺所厭惡的,那就沒必要懲治。放過了她,並且讓她收拾所有財物,帶著兩個女兒回郕王府居住。

史料上的記載是:“凡在宮所有服御貲器及其故宮人,答應皆令隨後遷外王府而。於是外王府所蓄與宮禁等。”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朱祁鈺和汪皇后

性情剛烈,因玉玲瓏腰帶而得罪朱祁鎮

《明史》中還記載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朱祁鎮復辟後,某天忽然想起以前很喜歡的一條玉玲瓏腰帶,就問太監劉桓這條腰帶去哪兒了?劉桓說應該是在郕王妃那裡,朱祁鎮便讓他去索要。

也不知道這腰帶有什麼好,竟讓朱祁鎮這麼掛心。

汪氏把腰帶投入井中,對使者說沒有。事後對別人抱怨道:“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意思是我丈夫當了七年天子,難道我還享受不起幾片玉?

按照一般的套路,此時的汪氏應該對朱祁鎮誠惶誠恐,要什麼奉上什麼,怎麼能反其道而行之呢?只能說她性情太剛烈了。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大明風華》裡的朱祁鎮

而朱祁鎮知道她的怨言後,非常生氣。唯一的處罰是收回了她帶出宮的鉅額財產。大有一種“你不是不還腰帶嗎?我把你的財物全部收回,看你怎麼辦”的感覺。

很囂張,卻也透著種家常氣息,彷彿瞬間把宮鬥降低到了小門小戶宅斗的層次。

至於汪氏沒了財物後怎麼生存,大家完全用不著擔心。

第一,這不是抄家,朱祁鎮最多拿回重要的部分,不可能一點都不給她留;

第二,她的父親和祖父依然擔任舊職,沒受朱祁鈺的牽連,可以援助她;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女醫明妃傳》裡的朱祁鈺和汪皇后

第三,她和朱祁鎮的錢皇后關係很好,朱祁鎮被俘時,錢皇后日夜哭泣,汪氏時時安慰,兩人妯娌情深。而且朱祁鎮和妃嬪們被囚南宮時,她對孫太后多有維護。一朝復辟,兩人投桃報李,對她也很好,史料記載:“每歲時令節,太后與後,猶必召入飲宴,敘家人禮。”

有這兩位的照顧,就連朱祁鎮也只能以“罰沒財產”這種方式來出氣。

等到朱見深登基後,汪氏就更安穩了。朱見深及母親周太后知道她當初的維護,對她很是敬重。她生活無憂,心性平和。

滿朝文武皆默認的情況下,朱祁鈺之妻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換太子

正直剛烈的汪皇后

【結語】

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八十歲的汪氏去世,“葬以妃,祭以後”,即以妃嬪之禮下葬,以皇后之禮祭奠,諡號為“貞惠安和景皇后”,與朱祁鈺合葬景泰陵。

至於那位杭皇后,明朝從來不承認她的地位。朱祁鎮追廢她的諡號,陵墓都給毀了。

總之,汪皇后正直剛烈的性情,讓她逃過一劫,並且歷五帝六朝,在複雜的形勢中走到較好的結局,真的挺不容易。

參考資料:《明史》《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