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最牛逼的辩论,不是打逻辑,而是打概念。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前两天知乎有个热榜问题,叫做《为什么人很难被说服?》

热榜第一名搬出了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

确认偏误:一旦我们的某个观念开始形成,我们就会把能够支持这一观念的信息尽可能地吸收进来,以丰富和强化这一观念,同时对不利于它的证据,就尽可能地挑毛病,最终将其忽略或否定。

接着有人提到了认知心理学。

因为当一个人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就等于是从大脑中强行卸载掉旧的思维,同时再安装一套新观念。而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大脑信息短路,从而造成思想系统的紊乱。——《谁会认错》

还有人搬出了逆火效应。

当人们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它们就会被忽略或反驳,而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

卧槽,听起来好有道理啊。

可是,人真的这么难以被说服吗?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其实不是的,人是很容易被说服的。

有个节目叫做《奇葩说》,每次我看奇葩说的时候都会后背发凉,原来我是一个这么没有主见和立场的人。

正方有人起来发完言,我就会觉得,卧槽,正方说得好有道理,我要支持正方。

结果反方有人起来说了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我居然觉得也对,立马又跑过去支持反方。

就这样,一场辩论下来,我就像根墙头草,不断的摆来摆去,一会支持正方,一会支持反方。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惊起一身冷汗,我自诩认知也还算丰富了,却还总是墙头草,没有立场,没有主见。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为什么呢?

不是说人很难被说服吗?

直到后来我学到一个词,叫做“概念滑动”,我才终于明白,我们的观念是如何轻易被别人所改变和操纵的。


概念滑动

哲学里有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叫做概念。

什么叫做概念?

这还不简单,概念不就是……

等会,概念是什么?

关于概念有3个定义:

1、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知识单元

2、通过抽象化的方式对一群事物提取共有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单位

3、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哇,好复杂,看不懂。

没关系不用懂,简单来说,概念就是一种知识单元,一种思维单位,一种共同想象。

这在哲学里叫做“范畴”

范畴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分类,人类通过对事物分类得以认识这个世界。

突然发现,是不是跟我们的《分类思维》很像?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OK,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这句话。

概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观念。

通常要改变人的观念有两种方式:

1、逻辑说服。

2、改变对方对事物的概念。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为什么一个人很难被说服?

因为我们总是希望通过逻辑来说服别人。

比如有些理工科的直男,总喜欢秀智商,秀自己的逻辑思维,想通过逻辑来征服对方。

结果呢?对方反而越来越坚守自己的观念。

因为逻辑说服这种方式会立马调动对方的理性,也就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讲的系统二,慢思维。

所以不管你说得多对,对方总能抓到你的漏洞来反驳你。

网上的杠精就是这样,你抓我的漏洞,我抓你的漏洞。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但是奇葩说却为什么能轻易的说服我们改变立场呢?

因为它直接改变你对事物的概念。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归纳分类,我们调用的是感性,《思考快与慢》叫它系统一。

所以只要有人改变了我们的概念,我们立马就认输了,觉得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就拿《奇葩说》最精彩那期神仙打架来说:

在陈铭这里,知识的概念是“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工具”,是“共享”

你会觉得陈铭说的好有道理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共享知识,医生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如果牛顿7岁就知道万有引力和相对论,世界又将往前推进多少。

啪,你立马按了支持键。

而詹青云立马就把概念从“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工具”滑向了“思想和信念”,把“共享”滑向了“被灌输”、“被操纵”、“不劳而获”

当你听到“被灌输、被操纵”的时候,你立马想到了百度竞价排名,想到了魏则西事件和权健事件,想到了今日头条和抖音的算法推荐,想到了各种垃圾信息;当你听到“不劳而获”,你立马就想到了很多人靠小把戏不劳而获。

你感到很愤怒,所以你立马又站在了詹青云那边,啪,按了反对键。

然而矮大紧看穿了这一切,立马又把“被灌输”、“被操纵”滑向了“知识垄断”,只有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你才具有辨别能力。

结果立马又被薛教授带跑了,薛教授把“知识垄断”滑向了“平等的垃圾”

你看,这来来回回,觉得每个人都说得好有道理,其实他们不过都是在概念滑动而已。也就是奇葩说里经常提到的偷换概念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再来,我们来看另一个神仙打架《救画还是救猫》。

傅首尔说:“我在乎的是临终体验。”傅首尔把救画和救猫概念定义为临终体验

傅首尔说:“我读不懂画,但我读得懂人情,我想把猫救出去,送还给他主人。”这儿,概念又滑向了人情

最后傅首尔还上了价值,直接把概念滑向了意图的传达

好有道理,好的,救画。

结果詹青云上来第一句话就是“这道题在问我们要救什么,可是当我们在实际选择的时候,我们实际选择的是我能够割舍什么。”

詹青云没有抓对方的逻辑漏洞,而是立马把概念滑向了割舍,把“画”滑向了人类的文明

救画割舍的是猫的生命,割舍的是它主人的愧疚;但是救猫割舍的却是“人类的文明”,立马就举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我们用生命对故宫文物的守护。

太特么精彩了,啪,立马就站到了詹青云这边。

然后许吉如一上来,立马又把概念滑回了意图的传达生命本身的价值

她说,画就是来向你传达“我们应该关注生命本身的价值”,现在你站在画面前,却说我要救画而不救生命,你凭什么说你看懂了这幅画?

最后还说“万一你是那只猫呢?”,概念又滑向了弱势群体,博得人的同情心。

卧槽,牛皮,好有道理。啪,立马又跑去支持许吉如。

结果黄执中一上来,立马就说:“猫不是最弱的,那副画才是最弱的,那幅画不会求救,万一你是那副画呢?”

黄执中又把弱群体滑向求救的难度

然后立马上价值,再次滑动概念,“今天这道题不是猫在面临考验,不是画在面临考验,而是另一个层次的东西——同理心。“

然后再从同理心滑动到了遥远的哭声,滑向了你期待自己对这个世界理解到什么层次

“看,胖子捡橘子!因为他太年轻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有限,不是因为他冷血,而是因为他听不懂更遥远的哭声。同样,同情心跟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相关的,《八大山人》烧了就烧了,他没感觉,不是因为他冷血,而是他听不到遥远的哭声。

“今天这道题考验的是你期待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到什么层次。在那一刻,你期待自己是看得懂这幅画的,你就会去救猫,不是因为你冷血。而是因为,随着你对世界的认知越高,你听到的哭声越遥远。”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这儿不得不说,太精彩了,我再次回看,依然鸡皮疙瘩掉一地。

当时我就在想,这下再也没有人可以动摇我了吧?遥远的哭声,太牛逼了,直击心灵。

结果李诞一上来,立马就用梗把艺术的价值从“遥远的哭声”滑向了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把小猫滑向了生命,继而再把生命滑向了活着

“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而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活着。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

再把艺术价值滑向金钱价值,把金钱价值滑向故事的丰富度。

“哪幅画故事越多就越值钱,还有什么比蒙娜丽莎烧掉更有故事,尤其还救了一只猫。啊,蒙娜丽莎烧了?为什么烧了。为了救一只小猫。啊~”

然后又把概念滑向了遗忘

道德

最后上价值,又把概念滑回远方的哭声和近处的哭声,再把概念滑向牺牲

“正是那些为了远大的目标,去不计后果的牺牲别人,频频的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你立马就想到了希特勒这些人,怒火中烧,立马又跑到了李诞这边。

你就这样不断的摇摆,一会站正方,一会站反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奇葩说》时,完全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原因。

因为概念本身并无对错,它只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说什么都有道理。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懂了这个道理之后,前不久,我打了人生第二场辩论。(人生第一场辩论是在大一的时候打的,被对方摁在地上摩擦。)

辩题是《从来没有在一起更最终没有在一起,哪个更遗憾》

大家都在聊爱情,结果最后结辩时候,我直接上价值:

把概念从爱情滑向了梦想

把从来没有在一起滑向了从来没有追逐过梦想

把最终没有在一起滑向了为了梦想努力过但最后失败了

于是整个辩题变成了《从来没有追逐过梦想跟为了梦想努力过但最后失败了,哪个更遗憾》

很明显,肯定是从来没有追逐过梦想更遗憾啊。并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讲出这个道理。

然后现场直接炸掉,对方直接懵了。

这就是概念滑动的力量。

懂了吗?

最牛逼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直接滑动概念。

最牛逼的辩论,不是在打逻辑,而是在打概念。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概念积极滑动

好了,懂了这个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除了说服别人,不被别人说服,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吗?

意义大了去了。

第一,概念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工具。所谓的认知升级,其实就是概念的升级。

不过这个话题太大,我们今天不做讨论。

第二,能让我们面对困境更加积极乐观。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从小的时候,不知道谁告诉我们的,女生都喜欢乐观豁达、积极向上、阳光的男生。

我思考过很久,到底什么才是乐观,什么才是阳光积极?

后来我才明白,所谓乐观、积极、阳光,就是把概念从消极滑向积极。

我叫它“概念积极滑动”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既然辩论都可以滑动,那为什么人生就不能滑动一下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看完电影回来,结果刚出电影院,就倾盆大雨。

旁边的人都在埋怨,哎,倒霉,怎么办啊。

结果我和朋友反而更加开心了,因为我们好久没见到大雨了,更没有淋过大雨。

于是我们冲进暴雨中,奔跑打闹,像个孩子,别提多开心了。

消极的人把大雨的概念滑向了倒霉,滑向了挫折

而我和朋友把大雨的概念滑向了有趣,滑向了享受自然的洗礼,滑向了对童年的怀念

这,就是阳光、积极、乐观。

《奇葩说》告诉你,最牛的说服不是靠逻辑,而是概念滑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